<返回
APP下载
从“绿化树”到“文学林”--小省区宁夏的文化梦想
发布时间:2011-09-11 14:25  更新时间:2011-09-11 14:25  点击:1628
 第八届茅盾文学奖日前揭晓,宁夏作家郭文斌的《农历》在最后一轮投票中名列第七,叩击茅盾文学奖大门,书写了宁夏长篇小说评奖的最好成绩。

    “这次参评的小说作品不乏高山大河,《农历》能跻身其中已是不凡,更难能可贵的是在轮次投票‘过山车’般升降变化中,《农历》的排名稳步攀升,这也是西部省区唯一进入前十名的作品!”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评委、宁夏文联副主席哈若蕙说。在这次茅盾文学奖评奖中,宁夏有6部长篇小说通过评委会审查,从8000部作品中脱颖而出,进入参评作品目录,这在宁夏文学史上史无前例。

    一位作家说,要实现一个地区文学的突破,不能忽视整体的文化氛围的提升、文学气场的凝聚。事实上,近年来宁夏青年作家频频在国家级文学大奖、文学刊物露面,先后斩获两届鲁迅文学奖、三项骏马奖,两部作品入选

    中国作协和中华文学基金会主持出版的“21世纪文学之星丛书”;2000年至今,在《人民文学》《中国作家》《诗刊》《十月》《当代》等著名刊物上所发表的宁夏青年作家作品多达百余篇,部分作品被翻译成英、法、德、希腊、阿拉伯等文字,介绍到国外。在宁夏这片土地上,作家们长期深入生活汲取营养,创作出了一大批优秀作品。一路走来,宁夏文学已经由改革开放之初的一株“绿化树”,成长为郁郁葱葱的“文学林”。

    宁夏作家群异军突起,引起了中国文坛的震动。中国作协副主席陈建功说:“宁夏的中青年作家队伍,路子正、根底厚,创作态度严谨、创新意识强,是一支大有前途的队伍。”

    有人说,宁夏作家群的横空出世,是因为宁夏从来不缺乏文学创作的资源,一个历史时期的苦难历程和物质生活的相对贫困与匮乏,反倒催生了文学无边的想象与真情流淌的歌唱。然而,更难能可贵的是,宁夏的文学艺术家们一直将目光投向基层老百姓,时刻关注民生,用作品深入思考社会生活、探索发展道路,表现出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著名作家石舒清的代表作《清水里的刀子》,讲的是回族群众最常见的活动,故事里的每一个人物都有家乡人的影子;青年作家李进祥的小说《换水》以“乡下人进城”为主线,讲述社会转型大时代背景下底层群众的迷茫、阵痛和纠结;郭文斌的小说《农历》,以两个乡村孩童的眼光,回味、追索、询问渐渐消弭的传统乡村文明,以“小说节日史”的方式呈现中国文化的根基和潜流,展示中华民族经典化的民间传统,唤起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坚守。

    “在这个浮躁的时代,我们需要这样一些温暖人心的作品。”本届茅盾文学奖评审会上,一位评委评价说,宁夏作家表现出对人性的关怀,对传统文化的关怀,令人钦佩。“宁夏作家们用质朴、充满人文关怀的作品,展示了作家对文学的自觉和自信。自觉,就是能够主动承担起一个作家的社会责任,用优秀的文学作品感染人的心灵。自信,就是不管社会怎样发展,都不会忘记和放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在自省中有所坚持、有所肯定,肯定自己,肯定悠久的中华文明。”哈若蕙说。

    宁夏文艺事业之所以呈现喜人局面,与自治区党委、政府对文学艺术创作的高度重视分不开。多年来,自治区党委、政府以“小省区办大文化”的气魄,精心营造有利于作家艺术家从事创作的良好的社会氛围和精神环境,各级文联组织和艺术家协会以“出作品”和“出人才”作为事业前进和发展的标志,精心策划、认真组织,使广大作家和艺术家的创作受到热情的鼓励和全社会的关注。

    青铜峡市回族残疾青年作家李少军的散文集《坐在阳光里》出版后,宁夏作协与青铜峡市文联共同召开了座谈会,为李少军送去文学书籍和慰问金。青年作家李进祥的小说集《换水》出版后,宁夏作协与同心县委、政府联合举办了“李进祥小说作品研讨会”,为他的创作注入文学理论的动力。

    各级党委、政府和文联的关注,为宁夏文学艺术创作营造了良好的大环境,人民群众对文学作品的喜爱,更为宁夏作家群的成长增添了动力。《农历》出版后,有人一下子买了2000册,送给学校的孩子们,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读者特意为每个孩子包了书皮,并在每一本书的扉页上写着:“像五月和六月那样活着。”

    正是这样的环境,给了宁夏“文学林”蓬勃生长的土壤,让宁夏作家抱着一种神圣感来从事创作,他们将自己的生命融入文学,以对文学艺术事业的认真持守和痴情奉献,在不长的时期之内攀上了文学和艺术的高峰。 (记者 尚陵彬)

关于网站  |  触屏版  |  网页版
首页 刷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