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7苗木网2011年10月17日讯:荆楚大地,兴起森林乡村建设的热潮。继武汉争创“国家森林乡村”之后,9月8日,宜昌、随州又通过首批省级森林乡村考评。这是全面推进湖北省森林乡村创立的一个重要标志。曾几何时,火柴盒般的水泥森林”成为许多乡村推崇的地标”时光流转,随着森林乡村理念传入我国,这种“呆板的毫无生气的乡村形象,逐渐受到冷落。让森林走进乡村,让乡村拥抱森林”成为乡村人居环境的发展趋势,也成为乡村发展的奋斗目标。
2004年,国家森林乡村”评定顺序启动以来,湖北省森林乡村建设出现强劲发展势头。
纪念全民义务植树活动三十周年之际,省委书记李鸿忠撰文强调,要“开展好国家级和省级森林乡村的创立工作”今年政府工作演讲中,省长王国生明确提出,要“加快创立国家
走进宜昌,满眼皆绿,山水如画,人景益彰,天人合一。
目前,宜昌森林覆盖率达到58%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5.56%树冠覆盖率达到42.2%专家考评认为,宜昌“已经形成了城乡一体、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的森林湿地生态系统”生态宜居、产业发达、文化丰富、人民增收、山清水秀”这是宜昌描绘的森林乡村建设蓝图。
根据位于三峡工程所在地的特殊区位,该市把创立森林乡村作为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安、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的重大举措,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
翻开宜昌总体规划,无论是世界水电绿都、峡江森林名城”乡村定位,还是一城带八极,一环连三网,三区加多点”建设格局,都渗透着宜昌人“生态立市”发展理念。
把森林作为有生命的重要基础设施,纳入到乡村建设总体规划之中,并严格实施,扎实推进森林乡村建设。这使得荆楚乡村发生巨变。
滨湖滨水的武汉发明出“水乡林城”模式,重塑乡村形象,全市三分之一土地被森林覆盖,市民出门最多500米即可见到绿地、1000米可见到公园,2010年4月获得“国家森林乡村”称号。
抓创立森林乡村,就是抓发展、抓民生、抓特色。荆豫要冲”随州科学编制森林乡村建设规划,并创新领导、投入、管护三项机制推进规划实施。随州市委常委、副市长彭明方说,目前,随州乡村森林覆盖率达到50.42%绿化覆盖率达41.1%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0.17平方米,出现出“碧水穿城、林茂花艳、建筑精巧、环境秀美”迷人风貌。
森林乡村有一个重要标准,就是乡村生态建设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依照规范,省各地统筹城乡生态建设,做到规划、投资、建设、管理一体化,造林树种选择外地化,森林绿地配置多样化,人工管护措施近自然化;实现乡村、森林、园林“三者融合”城区、近郊、远郊“三位一体”水网、路网、林网“三网合一”乔木、灌木、地被植物“三头并举”生态林、产业林和乡村景观林“三林共建”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景更美”
近年来,随州市投入城乡绿化资金达10.2亿元,农村,以道路、水系、农田为框架,着力编织“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沟相连”绿色林网,让“青山长绿”荒山披绿”名山添绿”乡村,积极实施规划建绿、腾地造绿、拆墙透绿、见缝插绿等细胞工程,让广大市民“看到绿色、闻到花香、听到鸟鸣”
森林乡村,并非只是简单地把树木栽到乡村里,更重要的让乡村生态更和谐、功能更完善。省政协副主席郑心穗指出:必需把发展乡村森林作为保证乡村生态平安、增强乡村综合实力、提升乡村形象品位的重要手段和乡村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标志。
这个方面,宜昌进行了胜利实践。多渠道融资60多亿元,开工建设50多个乡村基础设施,供电、通讯等10多种管线全部下地,乡村天空“蜘蛛网”完全消失,270多条背街小巷路面硬化,环境美化,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0.84平方米,凸显出山水园林和“水电之都”神韵。
森林乡村建设,关系广大群众,惠及整个社会,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支持和参与。坚持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并举,广大林农从森林乡村建设中得到实惠。宜昌市副市长王国斌介绍,近三年来,重点推广了恶劣立地植被恢复、猕猴桃低产园改造等10大林业实用技术和林药、林菌、林菜、林牧等立体开发模式,全市林下种养75万亩,产值达13亿元。人人参与森林乡村创立,个个分享林业发展效果”宜昌形成了政府主导、全民参与创立森林乡村的局面。
近三年来,宜昌举办各类生态科普活动111次,每年定期举办世界名花展、爱鸟活动周、森林旅游节等大型活动10多次。据调查,公众对森林乡村建设的支持率和满意度达到92%。创立森林乡村,基础在群众”随州也利用工会、共青团、妇联、学校等联系群众广泛的优势,开展了春蕾护花行动”等一系列生态活动,全市干群铭志于林、寄情于林、植树造林蔚然成风。
放眼楚山汉水,乡村森林化的理念一步步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城乡居民,加入到义务植树的行列;众多古树名木,已被市民挂牌认养;绿色社区”生态村庄”等品牌在乡村创立…人们与自己休养生息的乡村一起,张开臂膀,拥抱森林,拥抱绿色。黄金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