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APP下载
山西太原市将建设“城市大园林”
发布时间:2011-11-04 14:00  更新时间:2011-11-04 14:01  点击:1810

  597苗木网2011年11月4日讯:今后太原的乡村园林绿化重点将放在南部新城和旧城区,并将新建一批公园、游园和风景林带,努力建设乡村大园林景观格局。这是从昨日的太原市园林系统传达贯彻省十次党代会精神大会上获悉的

今年年初,太原市启动了绿染龙城,花满并州”三年植绿大行动,决心三年植五年的树,截至目前,共栽植各类乔灌木73万余株,栽植绿篱色块、花卉、地被等200万余平方米,使乡村绿量大增。24条绿化空白道路、20个绿化空白社区的绿化完工。街心公园、文瀛公园、南寨公园等市属15公园提档增绿完成,景观效果变得更美。六城区132条街道行道树首次大范围补栽补种完成。罗城入口、古城营出口等12个高速入口提档增绿,提升了市城市“窗口”亮丽形象。另外,城区内一些河道、排洪渠也得到绿化美化,为市民提供了更多的滨水休闲空间。

太原市乡村园林绿化,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比方园林绿化不平衡,特别是老城区绿化薄弱,500米的公园服务半径仍未达标等等。

为此,明年我市的乡村园林绿化重点将放在南部新城和旧城区,新建一批公园、游园和风景林带,消除绿化空白点,使乡村绿化出现“大绿量、全覆盖、高标准、强震撼”景观效果,努力建设乡村大园林,使太原更加宜居,市民能“推窗见绿、出门见景”

乡村大园林:

乡村大园林”北京首先提出的园林绿化理论体系,1985年“建设首都大园林”被写入北京第二次园林工作会议决议,1990年这一理论被正式定名为“乡村大园林”

乡村大园林”个有机综合体系,涵括了城乡大地形形色色的园林绿地,具有改善乡村生态环境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的功能;美化环境提高乡村品位档次的功能;为群众提供游览、休闲、健身、交流、活动场所的功能;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的功能;提供防灾减灾避灾场所的功能;保证城乡协调继续发展和乡村永续 盆景艺术利用等功能。其核心是建设园林式的区域、乡村。

关于网站  |  触屏版  |  网页版
首页 刷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