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APP下载
以林业科技创新引领绿色增长
发布时间:2011-02-23 00:32  更新时间:2011-02-23 00:33  点击:1293
胡锦涛主席在首届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林业部长级会议上针对加强林业建设提出了“推进科技创新”的明确要求。胡主席的重要讲话,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全局出发,把科技提升到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绿色增长的战略高度,为今后林业科技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指明了前进方向。深刻领会和贯彻落实胡主席讲话精神,对于加快林业科技进步,充分发挥林业科技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深刻认识林业科技创新在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绿色增长中的重大意义

当前,气候变化、土地退化、能源资源短缺、自然灾害频发、生物多样性减少等全球性生态问题日益突出,已经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有效应对挑战、实现绿色增长,已经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课题。绿色增长的突出特点是低消耗、低排放、可循环,核心是不断增加生态资本。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依靠科学技术,全面提升森林资源的数量、质量和效益,是扩大生态资本、实现绿色增长的重要途径。

从全球层面看,科技创新已经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进入新世纪以来,全球科技发展突飞猛进,正在催生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生命科学与生物科技、生态环保科技、能源资源科技、材料科技、信息科技等前沿领域孕育着新的重大突破,以绿色、智能和可持续发展为主要标志的新兴产业飞速发展,全球产业结构将进入新一轮大调整周期。在国际金融危机和生态危机的双重压力下,世界各国都在加快调整科技创新战略,把绿色、低碳、环保作为新一轮产业发展的重点,抢占制高点。科技创新已经成为最具时代特色的理念,成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和重要标志。

从国家层面看,科技创新已经成为推动转变发展方式的内生动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增长,由此带来的能源、资源、环境压力日趋加剧,依靠资源要素投入以及低成本优势支撑发展的模式难以为继。转变发展方式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最根本的要靠科技,关键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只有依靠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才能有效解决困扰经济增长的深层次矛盾、打破日益严峻的资源能源瓶颈;只有促进科技与产业的融合,才能尽快使我国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轨道,赢得发展主动权。

从行业层面看,科技创新已经成为破解林业发展难题的关键举措。当前,我国林业发展正处于战略机遇期、黄金发展期,现代林业建设对科技的需求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紧迫,科技对现代林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突出。加大资源培育力度,实现“双增”目标,应对气候变化,迫切需要依靠科技提升森林资源培育技术水平;加强森林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保障国土生态安全,迫切需要攻克生态保护与建设的技术瓶颈;发展潜力巨大的生态产业、可循环的林产工业、内容丰富的生物产业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迫切需要科技推动产业升级;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现兴林富民,迫切需要科技提高林业生产效益。随着全球新科技革命的兴起,为林业科技创新提供了广阔空间。只有加强林业科技创新,才能尽快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只有在生物种业、生物能源、生物材料、生物医药、生物环保等关键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才能引领未来林业的发展,只有加强先进实用技术的集成配套和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才能大幅度提升我国林业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的水平。

二、加强林业科技创新的目标和重点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我国林业科技取得了显著成就。目前,我国林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率超过50%,林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由35.4%提高到了43.0%。但我国林业科技仍处于“总体跟进、局部领先”的发展阶段,与林业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

《林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十二五”期间,科技进步贡献率要达到50%以上,成果转化率达到60%以上,基本建立起适应现代林业发展的国家林业科技创新体系。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贯彻落实胡锦涛主席重要讲话精神,努力把握国际科技发展重大趋势,全面分析林业科技面临的需求与挑战,合理统筹科技资源,超前部署各项重大林业科技任务,大幅提升林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

一是重点突破核心关键技术,全面支撑生态建设提质增效。当前,我国生态建设依然面临着严峻挑战。全国沙化土地面积174万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达356万平方公里,60%以上的宜林地集中在三北、南方石漠化及干热河谷等困难立地区域。土地沙化、水土流失、物种减少、湿地萎缩等重大生态问题,依然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着力突破森林生态系统建设和保护、荒漠生态系统改善与治理、湿地生态系统管理与恢复、生物多样性维护和发展等方面的关键技术,支撑“十大生态屏障”工程建设,提升林业生态服务功能;必须着力攻克碳汇林业建设与管理关键技术,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必须研究构建森林可持续经营技术体系,促进森林质量和总量双增长。

二是超前部署高新技术研发,加快引领林业产业转型升级。我国是林产品生产和贸易大国,人造板、木地板和木家具等主要林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但我国林产品加工业80%以上为中小企业,人均劳动生产率不到发达国家的1/6,在国际产业分工中处于产业链低端位置,木材进口依存度居高不下。促进林业产业的转型升级,必须紧密结合林业“十大主导产业”,超前部署高新技术研发,重点攻克杨树、桉树、松树、杉木、竹子、珍贵树种等培育技术和加工技术,构建先进的用材林培育与加工利用技术体系,为实现木材资源有效供给与高效利用、维护国家木材安全提供技术支撑;开发林果、林粮、林能、林纸、林化、林药等林业资源全产业链技术,攻克林特产资源增值利用技术瓶颈,为保障国家粮油安全、能源安全提供科技支撑。加快培育林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我国林业产业向着高效、高值、高端、低碳“三高一低”的绿色方向发展,尽快实现由林业产业大国向林业产业强国转变。

三是大力推进成果转化应用,显著提高现代林业科技进步水平。成果转化与推广应用是科技创新的延伸与拓展,是一种实践意义上的深层次的创新活动。与林业发达国家高达80%以上的成果转化应用率相比,我国林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率差距仍然很大,创新成果与转化应用脱节的问题依然突出。必须加快林业新品种、新技术推广与高技术产业化,通过组装配套和集成创新,加速科技成果的孵化和工程化开发,使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加强林业标准制修订工作,强化标准实施与应用,健全林业质量监督体系,全面提升我国林业生产建设规范化和标准化水平;进一步加强林业科技示范区建设,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结合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以服务林农为宗旨,以兴林富民为目标,继续深化科技特派员制度,深入开展科技下乡、技术咨询和技术培训活动,促进生产者素质和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切实满足广大林农的科技需求。

四是着力构建科技创新平台,大幅提升林业自主创新能力。科技创新平台是科技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根本保障。长期以来,我国林业科技创新平台投入严重不足,基础设施和能力建设相对滞后,已成为制约科技创新的短板。“十二五”期间,必须大力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以生态效益监测、服务功能评估和重大科学问题研究为目标,加快推进生态定位研究站网建设;通过优化布局、项目带动、保障运行等手段,着力建设以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永久性综合实验基地和林业生物基因库等为主体的研究实验平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可视化的信息共享平台;积极探索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新机制,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创新服务平台,大幅度提升林业自主创新能力。

三、为林业科技创新提供更好的条件

认真贯彻胡锦涛主席讲话精神,大幅度增强和发挥林业科技在建设现代林业、促进绿色增长中的创造力和支撑力,必须加强统筹,优化环境,形成合力,为林业科技创新创造更好的条件。

一是进一步加强林业科技工作的组织领导。用科技的力量支撑好、引领好现代林业发展,是实施科教兴林战略和破解绿色增长难题的当务之急、核心所在。必须进一步提高科技对现代林业建设作用的再认识,加强对全行业科技工作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把科技创新与应用列为提升全行业科学发展水平的中心环节,切实落实到生态建设工程和林业生产的全过程。

二是进一步健全林业科技体系。林业科技投入的力度,决定着科技创新的能力和水平。积极争取各级财政加大林业科技投入,切实落实林业重大工程3%的科技支撑经费,形成以国家财政长期稳定投入为主,多元化、社会化的林业科技投入机制。组建国家林业科学中心和区域林业科技中心,完善国家林业科技创新体系。建立健全以林业科技推广站(中心)、乡镇林业站为主,以林业科研院所、高校和涉林企业为辅的多层次林业科技推广体系。深入贯彻林业标准战略,完善林业标准化体系,建立健全林业质量监督体系。推进林业植物新品种权保护、生物安全管理、林业认证和知识产权保护等工作,优化完善林业科技发展保障服务体系。

三是进一步优化林业科技发展环境。良好的政策环境是激励科技创新的核心要素之一。从政策层面上积极探索并形成林业科技工作在激励创新、鼓励研发和加快转化等各个环节中的新机制、新举措,形成重视科技、依靠科技、应用科技的良好环境。以服务全局、支撑发展为中心,进一步完善以立项、验收、转化、应用为节点的全程科技评价机制,建立以知识、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计入绩效与薪酬为核心的分配机制,健全以开放科研院所和高校公共科技资源为内容的资源共享机制。发挥科技对林业发展重大问题的决策支持作用,全面提升我国现代林业的科学发展水平。

四是进一步加强科技队伍建设。推进科技创新,离不开德才兼备、具有创新能力的各类优秀人才。要全力实施“3211”林业科技人才培养计划,造就一批林业科技战略科学家、领军人才和基层林业科技骨干。充分利用国家“千人计划”等人才引进平台,吸引海外高层次优秀科技人才回国工作,加快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科技创新人才。加大对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重点学科领域优秀创新团队的稳定支持。加强面向生产一线的实用工程人才、卓越工程师和技能人才的培养。

五是进一步推进林业国际合作。当前,林业在应对气候变化等国际重大热点问题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国际谈判的专业化、学术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必须时刻把握、追踪追赶国际科技创新前沿,加强国际先进技术的引进和再创新。巩固和扩大与林业发达国家、重要国际组织间双边及多边科技合作与交流。积极参与有关林业国际进程、国际公约和国际标准制定。积极拓展对外技术援助的渠道和领域,提高我国林业的国际影响力。

关于网站  |  触屏版  |  网页版
首页 刷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