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APP下载
江西凤阳乡发展转型迈大步 让“绿色经济”唱主角
发布时间:2012-05-04 12:13  更新时间:2012-05-04 12:13  点击:1113
  597苗木网2012年5月4日从互联网获悉:四月起,分宜县凤阳乡种植杭白菊,据当地赴浙考察人士称,此举开江西首例。连日来,该乡300亩杭白菊基地一片农事繁忙景象,30多位农民工正在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刷新土地种植历史。

建立杭白菊种植基地是凤阳乡今年乃至今后转型发展重点推广项目。就在前不久,笔者在沔村看到,1500亩花卉种植基地还在翻耕、平整,近日已经披上绿装。据悉,今年该乡花卉苗木种植面积将达到3500亩。大路边村“西瓜大王”陈小红,其牵头注册的洪阳合作社,去年种植麒麟西瓜3万亩,今年将扩大到32000亩,同时推进苗木种植上百亩。高陂、社下两村各新建200亩蔬菜基地;大路边、郭家两村的上千亩葡萄多年前就是远近商家的订购点,为当地农民持续增收彰显“绿色力量”。

“凤阳乡已经是绿色经济唱主角。我乡发展绿色经济,主要是葡萄、西瓜两大产业取得了大成功,葡萄农、瓜农年均纯收入都在三四万元以上,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杭白菊基地负责人袁以文说,“杭白菊这个项目,按照‘公司+农户+基地’的模式运作,实行产供销一条龙。年底变为种苗基地,明年扩种到500亩,采取订单式推广,同时转型为深加工。走势良好的前提下,杭白菊有望成为凤阳乡第五大支柱性绿色产业。”

“目前,花卉苗木、果林、有机蔬菜、西瓜和葡萄构成全乡四大支柱性绿色产业,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厚实基础。”凤阳乡党委书记袁丁说,“要实现市委提出的,到2020年人均寿命期望值80岁目标,就必须要有山青、水绿、空气清新的生存环境。凤阳乡走绿色发展之路,这是政府和农民的双向需要。”

翻开资料显示,2002年以前的相当长一段时期,该乡不愧是“煤炭之乡”,1998年至2002年期间,煤炭税占乡财政总收入的近50%!“那些年,全乡男女老少齐上阵,百分之六七十的成年人都去挖煤。在凤阳与杨桥交界处有一座名叫平步岭的山,煤井多的时候有100多口,全乡鼎盛时期多达500多口。礼堂、蕉木、西茶、东山等村处处呈现‘不夜山’。礼堂村靠近萍乡矿务局杨桥煤矿,解放前就开始挖煤。”该乡煤冶所的一位老干部回忆。

“钱是赚了几个,蛮多人都成了老板。可是水沟里的水是黑的,天空是灰蒙蒙的,一天到晚都是拉煤的东风汽车声。住在路边的人家桌面上每天一层厚厚的灰,晒在晾衣架的衣服都没办法干净收回去。”官陂村袁福英老人描述当时的情景时,脸有苦色。

“还是党的政策好。2002年以后开始整顿小煤窑,全乡所有小煤窑几乎一年之内全部关停。山上种了树,田土里种了绿色作物,水都变清了。”东山村的一位村干部说。

5月1日,笔者来到“平步岭”山上,放眼四望,当年千疮百孔的画面荡然无存,找不到一个煤井口,就连10多年前煤井口四周的煤矸石堆,也被一棵棵高大的树木覆盖着,“绿色银行”完全取代了“乌金战场”。

“小煤窑关闭以后,我们兄弟就在这曾经挖煤窑的地方承包土地。种植经济林200亩、黄花梨和蜜橘60亩、莲藕20亩,包了一口14亩的鱼塘,年发展养猪1000多头。现在算一下,与当年挖煤窑的收入不相上下了。”礼堂村袁润牙告诉笔者。据调查,该村自筹资金、自主创业农民占30%左右,发展生态种养业占20%,出外打工占40%,拥有小微企业40多家,农民年均纯收入在7000元以上。像礼堂村一样,凤阳农民在转型发展的路上迈开大步奔小康!

关于网站  |  触屏版  |  网页版
首页 刷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