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世界上受荒漠化影响面积最大、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各方面多年来坚持不懈的努力,我国荒漠化防治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土地荒漠化和沙化趋势得到扭转,整体上实现了由“沙逼人退”到“人逼沙退”的历史性转变。进入新世纪以来,全国荒漠化、沙化土地面积逐年减少,分别由上世纪末的年均扩展1.04万平方公里、3436平方公里,转变为目前的年均缩减2491平方公里、1717平方公里,有力地促进了沙区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在长期治沙实践中形成的坚韧不拔、锲而不舍的治沙精神,已经成为激励全国人民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
随着防沙治沙事业的快速发展,我国沙化土地植被平均盖度已由2004年的17.03%提高为2009年的17.63%,沙区生态状况逐步好转。荒漠化和沙化重点保护治理区动植物种类明显增加,群落稳定性有所增强。局部地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土壤侵蚀模数大幅度下降,每年进入黄河的泥沙减少3亿多吨。沙尘源区和路径区植被得到恢复,释尘量呈逐年减少趋势。今年3至4月,北京地区发生沙尘天气2次,明显低于2000年至2002年年均13次的水平。
随着保护和治理力度的加大,沙区人居环境和农牧业生产条件得到改善,防灾减灾能力和生态承载能力逐步提升。各地结合治沙,积极发展木材、灌草饲料、中药材、经济林果、沙漠旅游等特色产业,拓宽了农牧民增收渠道,促进了沙区生产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了沙区可持续发展能力。据统计,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区人均GDP从1999年的4687元增加到2010年的27193元,年均增长17.3%,工程建设对区域可持续发展贡献率为23%—28.3%。
我国防沙治沙取得的巨大成绩,是对全世界的重要贡献,彰显了我国负责任大国形象,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有力地提升了我国国际影响力。2008年联合国第十六次可持续发展委员会主席称:“中国的荒漠化防治工作处于世界领先地位。”2011年6月17日,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专门发来贺信,充分肯定了我国防治荒漠化的成绩。
经过长期的实践探索,我国初步走出了一条适合我国国情和沙区实际的荒漠化防治道路,为推动全球防沙治沙事业积累了宝贵经验。
一是坚持政府主导,国家投入与发动群众相结合。各级政府在荒漠化防治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加强组织领导,加大投入力度,同时完善政策措施,创新体制机制,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广泛参与治沙事业。二是坚持生态优先,改善生态与改善民生相结合。始终把改善生态作为治沙的首要任务,在确保生态受保护的前提下,合理开发利用沙区资源,增加群众收入,改善沙区民生。三是坚持遵循自然规律,保护与治理相结合。自觉按自然规律办事,注重发挥生态系统自然修复功能,强化各种保护措施,同时因地制宜地加强沙化土地综合治理。四是坚持工程带动,重点突破和面上推进相结合。在生态脆弱地区和薄弱环节启动重点治沙工程,加快治理步伐,同时充分发动群众加强面上治理。五是坚持科学防治,现代技术与传统经验相结合。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充分发挥现代科技在荒漠化防治中的作用,同时注重总结推广已经成熟的实用技术与治理模式。
我国荒漠化防治工作虽然已经取得巨大成就,但是目前形势依然十分严峻,防治任务十分艰巨。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262.37万平方公里,沙化土地面积173.11万平方公里,分别占国土面积的27.33%、18.03%,局部地区沙化土地仍在继续扩展,已经治理区域的生态系统尚不稳定。土地荒漠化仍然是我国最主要的生态问题,严重制约着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今后,必须把防沙治沙作为建设生态文明的伟大实践和重要内容,坚持依靠群众、依靠科技、依靠改革,积极借鉴一切先进治沙经验,大力弘扬宝贵的治沙精神,不断加大治理力度,努力提高治理成效。
依靠群众就是要依靠人民群众的创造和奉献。防沙治沙最大的力量不是国家投入,而在于人民群众的创造和奉献,人民的力量是无穷的。依靠群众治沙,为了群众治沙,治沙成果让群众共享,应该成为治沙工作的基本原则。在治理过程中,要科学利用沙区资源,大力发展特色产业,让沙区群众在治沙中致富、在致富中治沙。
依靠科技就是要尊重自然规律。治沙本身就是一个自然规律的变化过程,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和环境条件,坚持用科技手段,让自然演化过程向着良性的方向发展。要强化基础科学和应用技术研究,加强基层技术人员和农牧民培训,把最简便的、老百姓最欢迎的科技手段和科技方法教给群众,走一条成本低、速度快、可持续的防沙治沙之路。
依靠改革就是要创新防沙治沙的体制机制。要通过深化改革,完善治沙工程项目的管理措施,积极推行沙地承包治理和承包管护,调动各方面防沙治沙的积极性。要认真落实各级地方政府防沙治沙目标责任制,加强考核工作,及时公布考核结果。要坚持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林业、农业、水利措施多管齐下,巩固和扩大综合治理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