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APP下载
绿化苗木主要害虫及防治方法
发布时间:2012-10-02 03:15  更新时间:2012-10-02 03:17  点击:1526
绿化苗木主要害虫及防治方法
1.黄刺蛾
食叶性害虫,分布广泛,可危害紫薇、悬铃木、梧桐、毛白杨、梅花、石榴、紫荆、极杨、重阳木三角枫等观赏苗木,寄主植物达 120余种。
 形态特征成虫体长1.5厘米左右。头和胸部背面金 黄色,腹部背面黄褐色,前翅内半部黄色,外半部褐色,后翅淡黄褐色。幼虫黄绿,背面有哑铃状紫红色斑纹。
                                                                         发生特点黄刺蛾一年发生1    ~2代。成虫白天静伏 在阴暗处,夜晚活动,具趋光性。以幼虫啃食造成危害,严重时叶片吃光,只剩叶柄及主脉。幼虫结茧时,在茧的顶端咬一圆形 伤痕。成虫羽化时从伤痕处顶开茧帽脱出茧外。黄刺蛾有很多 天敌,如大腿蜂、姬蜂、赤眼蜂等。
 防治方法刺蛾类害虫天敌种类多,黄刺蛾自然寄生 率可达75^以上,因此对刺蛾防治应以保护天敌、人工除茧为 主,辅以药剂防治,防治适期掌握在3龄幼虫以前。防治药剂可 选用杀螟松溴氰菊酯混合液(50<^杀螟松0.8千克,加溴氰菊酯 乳油0. 2千克)1 500倍液,或50%敌敌畏乳油1 _倍液,或 95%敌百虫晶体800倍液等。
俗名白地蚕、白土蚕,主要有铜绿金龟甲、小青花金龟甲等,其幼虫叫蛴螬。分布广泛,食性杂,危害杨、柳、榆、櫻花、月季、 山楂、海棠等观赏苗木。
 形态特征幼虫一般为乳白色,头部赤褐色或黄褐色。 体长因种类不同,在530毫米之间。身体软柔,皮肤皱折多细毛;腹部末节圆形,向腹部弯曲呈“0”形。成虫体卵圆形或长椭 圆形,鞘翅铜绿色、紫铜色、暗绿色或黑色等,多有光泽。
 发生特点一般一年发生1代。以幼虫或成虫在土中越冬。翌年3~4月温度上升,蛴螬也逐渐上升,当土温回升到 15 1以上时,蛴螬可上升到表土层活动。夏季气温上升,土壤干燥时,当年刚孵化的小蛴螬则又下潜到土壤深处不食不动,待 秋季再回升到表土层活动。10月后,陆续下潜到30厘米深的 土层中越冬。夏季多雨,土壤湿度大,生荒地,厩肥施用较多的苗圃地,蛴螬发生严重,
 防治方法一是利用黑色灯诱杀成虫;二是利用成虫 假死性可于黄昏时人工捕杀成虫;三是苗圃地遭蛴螬危害,可灌 注80%敌百虫乳油1 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 _倍液, 或施用10<^兰宝素微粒剂7. 5 ~11.25千克/公顷,59^甲拌 磷颗粒剂22.5千克/公顷(1公顷=15亩)。在树苗周围10厘 米左右挖深、宽各20厘米的环状沟,1 : 10氨水后覆土,可有 效杀死蛴螬。
        尺蠖
分布广泛,危害大叶黄杨丝棉木扶芳藤、卫矛、欧洲卫矛、榆树、柳树等多种观赏苗木,常见的有大叶黄杨尺蠖、大桥造虫、 梨尺蠖、金银花尺蠖等。主要蚕食叶片,严重时可将叶片吃光。
 形态特征幼虫体细长,枯枝状,拟态很强,通常除3 对胸足外,只在第六及第十腹节各有腹足1对。行动时身体弯成一环,一屈一伸,似以尺量物,故名尺蠖造桥虫”、“步 曲等。大叶黄杨尺蠖又称丝棉木金星尺蠖,成虫腹部金黄色,有黑色斑点,翅银白有淡灰色斑纹,为中型蝶式蛾子。大桥造虫 的成虫为浅灰褐色的中型蛾子。
 发生特点一年发生45代,以第三至第四代老熟幼 虫在土中越冬,翌年3年中旬越冬代成虫羽化。成虫白天多栖于树冠枝叶间,黄昏后外出活动,有弱趋光性。卵产于地面杂草 上或寄主叶片边缘。1~2龄幼虫喜在顶端嫩叶的背面取食,在叶片正面留下上表皮,3龄后啮食叶缘,以后食量渐大,常将叶 片食光而留下枝条。幼虫能吐丝下垂,转移危害。幼虫老熟后人土化蛹,入土深度约4厘米。幼虫有两种寄生蝇和一种姬蜂 寄生,姬蜂能随蛹一起越冬。
 防治方法一是冬季清园,人工挖蛹,清除枯枝落叶, 减少虫源,利用假死性,可敲树震虫,收集并杀灭;二是灯光诱杀 成虫;三是在幼虫发生初期喷洒苏芸金杆菌制剂,每克含100亿 的可湿性粉剂100倍液,或90%敌百虫原药1 000倍液,或50% 杀螟硫磷、40*乙酰甲胺磷乳油、50<^辛硫磷乳油中的任一种 500 ~ 1 000 倍液。
         大蓑蛾                                                                    .
食性极杂,可危害梅花、櫻花、花桃、石榴、蔷薇、月季、紫薇、桂花、蜡梅、山茶等。
(1)形态特征雌成虫无翅,蛆状,体长约25毫米。雄成 虫有翅,体长约为15~17毫米,黑褐色。幼虫头部赤褐色或黄 褐色,中央有白色字纹,胸部各节背面黄褐色,上有黑褐色
 发生特点一般一年发生1代,少数2代。以老熟 幼虫在枝条上的虫囊中越冬。雌成虫交配后产卵在虫囊内,繁殖率高,平均每头产卵3 000余粒。至6月中下旬幼虫即 从虫囊内爬出,吐丝随风扩散,取食叶肉,造成孔洞和缺刻, 严重时仅留叶脉。每逢高温干旱持续期长的年份,就更为猖獗。幼虫具有较强的耐饥性,如在78月间,可停食10天 以上而不死。
 防治方法一是初冬人工摘除植株上的越冬虫囊;二 是悬挂黑光灯诱杀雄蛾;三是幼虫孵化初期喷90%敌百虫晶体 1 0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油800倍液,或50%杀螟松乳油 800倍液。
         豆毒蛾
又称毒毛虫。危害月季、蔷薇、樱花、梅、海棠、银柳、紫藤等。
 形态特征体翅黄褐色,触角羽状,雄蛾较长。幼虫体 生有浓密黑褐色毒毛,身体前后两端和腹部前几节有成束的 长毛。
 发生特点一年发生2~3代。以幼虫越冬。越冬代成虫4月下旬出现,有趋光性。卵产于叶背,呈块状,每块有 50~ 200粒卵。初孵幼虫群集叶背,稍后分散危害。幼虫毒毛常 能引起人体皮炎、斑疹、肿痛。
 防治方法一是刮除老桩翘裂树皮,涂白涂剂或波尔 多浆;二是悬挂黑光灯诱杀成蛾;三是药物防治,喷施25%可湿 性西维因粉剂500倍液,或50%杀螟松乳油500 ~ 800倍液;四 是利用天敌,主要有毒蛾赤眼蜂、桑毛虫黑卵蜂等。
主要有桃蚜和棉蚜。分布广泛,食性广,危害桃、杏、樱桃、 梅花、蜀葵、夹竹桃、木槿、扶桑、大叶黄杨、木芙蓉、月季、蔷薇、 石榴、番石榴等300余种植物。
 形态特征桃蚜的无翅孤雌蚜,体卵圆形,体色变化大,体表粗糙,有粒状结构,但背中域平滑,第七、八腹节有网状 纹,额疣显著,腹部背面有一黑斑,腹管圆筒状,向端部渐细,有 瓦纹,尾片圆锥形,上生曲毛6~7根。有翅孤雌蚜头、胸部黑 色,腹背亦有黑斑,还有翠绿色中带和侧横带,腹管端部黑色,圆筒形,为体长的2/5,尾片圆锥形,黑色,上生曲毛6根。
棉蚜体积微小,初淡黄,后为黑色,雄蚜均无翅,比雌蚜短 1/3,颜色相似。
 发生特点桃蚜一年发生30代左右,以卵和成、若蚜越冬,卵多在桃枝上,而成蚜、若蚜多在十字花科蔬菜及杂草上 越冬。翌年早春2~3月桃树萌发时,越冬卵开始孵化,先群集在嫩芽上危害,后转向花及叶危害;另有部分成虫可从冬寄主上 迁移到其他桃树及观赏苗木上危害,并行孤雌胎生繁殖3~4 ;5 ~ 6月产生有翅蚜,迁飞到夏寄主烟草、马铃薯及十字花 科蔬菜、禾本科植物上繁殖危害;10~11月产生有翅性母蚜迁 回桃树及观赏树木产生雌雄性蚜,交尾后产卵越冬。冬季温暖、 春季雨量适中时有利发生。桃蚜有较多天敌,捕食性的有异色 瓢虫、七星瓢虫、二星瓢虫、四斑月瓢虫、草蛉、食蚜蝇等,寄生性天敌有烟蚜茧峰、蚜虫跳小蜂等。
棉蚜一年发生20余代,平时都是卵胎生,而且都是雌蚜,行 孤雌生殖,一头雌蚜平均生30~40个小蚜;10下旬,无性生殖 停止,有翅雄蚜发生,这时的雌蚜全无翅,雄蚜又全有翅,经交配 后,产卵在棉株顶端茎1:或叶柄上,也有产在灌木杂草中的,这 种蚜卵主要为越冬卵。当各类草木幼苗萌发的时候,蚜虫即由 其越冬寄主植物上飞出危害,口器刺人叶片吸食液汁,受害幼苗叶缘向底面卷曲萎缩,变成黄色,严重时全株枯萎。
(3)防治方法一是保护和利用天敌,一些瓢虫和寄生蜂 可培育、释放;二是若蚜期喷洒40*氧化乐果乳油1 000 ~ 1 500 倍液,或50%灭蚜净乳油2 000倍液,或10%除虫菊精2 000倍 液,或50%敌敌畏乳油1 000 - 1 500倍液等。
         介壳虫
观赏苗木的重要介壳虫种类多,常见的有吹绵蚧、角蜡蚧、日本龟蜡蚧、红蜡蚧等数十个种类。全国各地均有发生,主要观 赏苗木寄主有石榴、海桐、玫瑰、月季、樱桃、台湾相思、女贞、大 叶黄杨、合欢、三角枫、棕榈、柳杉、锦带花、蚊母树、雪松、珊瑚树、蔓长春花、悬铃木、金丝桃、南天竹、含笑、山茶、樟树、麻叶绣 球、夹竹桃、扶桑、木芙蓉等250余种植物。
(1)形态特征介壳虫是小型昆虫,体长一般1~7毫米, 最小的只有0.5毫米,大多数虫体被有蜡质分泌物,繁殖迅速。 其中吹绵蚁雌虫体长约5毫米,橘红色,背面褐色,有很多成束 的短毛,被有白色蜡粉;雄虫黄褐色,触角、中胸和足褐色,翅暗 色,脉纹揭色,腹部后顺'2突起。
角蜡蚧雌成虫体被坚硬的蜡壳,蜡壳淡红色或灰白色,周围有8个角状突起,中间有1个角状突起,虫体红褐色或紫褐色, 腹部扁平,背部凸起,形似半球形。
日本龟蜡蚧雌成虫蜡层灰白色,老熟产卵时略带红色,背面 分成几小块,状如龟背。红蜡蚧雌成虫体覆盖有红色蜡层,背面 隆起,四角有4条白色蜡带。
                                                                                               发生特点吹绵蚧在长江流域一年发生2 ~3代,以若 虫和雌成虫越冬。各代发生不整齐,各虫态有重叠现象。初孵 若虫在叶背、枝上缓慢爬行,在新叶背面主脉两侧定居吸食,蜕皮后更换位置。雌虫一经定居,终生不移,并分泌丝棉蜡质物组 成卵囊,产卵于其中,一般产卵数百粒,多则达2 000粒左右。适宜繁殖温度为25 ~ 26 t ,40 以上或12 ^C以下即大量死亡。 天敌种类多,但以瓢虫为主。
角蜡蚧一年发生1代,以受精雌成虫在枝上越冬。翌年3 月中旬~5月中旬产卵,5月下旬~6月上旬孵化若虫。若虫经 3次蜕皮变为成虫,全部发育期大约90天左右。雌若虫一般寄 生在枝梢上,雄幼虫栖息在叶面上。
日本龟蜡蚧一年发生1代,以受精雌成虫在枝上越冬11 月初大部分虫口从叶上转移到茎枝上,而雄虫仍在叶上。翌年 3月下旬起越冬代雌成虫开始孕卵,5月上旬起陆续产卵,5月 下旬开始孵化为若虫,8月上旬开始见到3龄若虫,到11月上 旬变为雌成虫。
红蜡蚧一年发生1代,以受精雌成虫在枝干上越冬。雌虫 蜕皮3次,共4龄。5月下旬陆续产卵,5月下旬~6月上旬是 产卵盛期。雌若虫6月上旬陆续孵化;雄幼虫8月中下旬羽化。 可以借风、人及昆虫传播。
 防治方法一是结合修剪剪除虫梢;二是保护和利用 天敌;三是初孵若虫期喷洒80%敌敌畏乳油1 OOO ~ 1 500倍液, 40;氧化乐果乳油丨500倍液,或50%杀螟松乳油800 ~
1 000倍液等,冬季可用3波美度石硫合剂。
8.蓟马
危害观赏苗木的蓟马有黄胸蓟马、烟蓟马、花蓟马、中华管 ^!马等。可危害玫瑰、月季、茉莉、白兰、芍药、夹竹桃等。
                                                                                               形态特征蓟马体形小,通常体长仅有1 ~2毫米,较 难发现。其中黄胸蓟马成虫体略呈纺锤形,橙黄色或黄褐色,腹 部黑褐色,口器锉吸式;2对,狭长无色透明,前翅略宽,后翅很狭,周缘有较长的缨毛。若虫体形与成虫相似,体较小,色较 淡,无翅,眼部退化。
烟蓟马成虫体长〗.1毫米,淡褐色,触角7节,第一节灰白 色。若虫体黄色,触角6节。
 发生特点蓟马一年可发生10多代,在温室可终年发 生。成虫、若虫隐匿花中,受惊时,成虫会振翅而飞。雌成虫将产卵管插人花瓣或蕊表皮内产卵。卵产于表皮下,或一半埋在 表皮下,一半露在外面。取食时,用口器锉碎植物表皮吸取汁 液,但口器并不锐利,只能在植物较幼嫩部位锉吸,花的组织一般较幼嫩,且具有吸弓I蓟马的气味,所以多集中在花部危害。在 同一朵花中,常有2~3种蓟马混合发生。大发生时,一朵花中 可有蓟马20~30头。高温干旱有利蓟马发生,多雨季节发 生少。
 防治方法一是冬季清除田间杂草和枯枝落叶,深耕 土壤,消灭越冬虫源;二是药剂防治,可喷40%氧化乐果乳油 1 5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 0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油
    500倍液,或50%杀螟松乳油1 000倍液,或2. 5%溴氰菊酯乳 油2 500倍液;三是温室内可用敌敌畏等药剂熏杀。
9.天牛
危害观赏苗木的天牛有星天牛、褐天牛、光肩星天牛等多个种类,分布广泛,主要危害批橘、杨、柳、无花果、樱桃、枇杷、苹 果、梨、刺槐、悬铃木、白杨、薄壳山核桃、玫瑰、月季、碧桃等多种
观赏苗木,以幼虫蛀食木质部方式危害。
 形态特征各种天牛形态及生活习性差异较大。成虫 体长9~40毫米,多呈黑色。星天牛成虫漆黑色略带金属光泽, 翅面具白色细毛组成的小白斑,每翅约有20个,排成不整齐的 5横行,有时靠中缝的斑点易消失,每五条外侧的斑点常与翅端 的斑点合并,以至每翅约剩15个,鞘翅基部具疣状颗粒。
光肩星天牛成虫漆黑色,有光泽,鞘翅上有不规则的白色斑点,基部光滑。幼虫老熟时黄白色,其上有两个大小不同的 字形硬板,相互重叠。
 发生特点一年或二至三年发生1代,以幼虫或成虫 在根部或树干蛀道内越冬。卵多产在主干、主枝的树皮缝隙中。幼虫孵化后,蛀人木质部危害。蛀孔外堆有木屑和虫粪。
 防治方法一是人工捕杀成虫;二是刮除老树皮及树 干涂白,去除树皮内幼虫及防止成虫产卵;三是在幼虫未钻人木 质部前,用钢丝探人,钩杀幼虫,或用小棉团蘸敌敌畏乳油ioo 倍液堵塞虫孔,毒杀幼虫。
10.盲蝽
危害观赏苗木的盲蜷主要是绿盲蝽,可危害紫薇、月季、木槿、石榴、花桃、扶桑等观赏苗木。
 形态特征绿盲蝽成虫体长5毫米左右,绿色,较扁平,前胸背板有许多小黑点,小盾片黄绿色,翅革质,部分为绿色,膜质部分半透明,呈暗灰色。
 发生特点一年发生5代左右,以卵在植物组织的内部越冬。成虫或若虫用口针刺害嫩叶、叶芽、花蕾,被害的叶片 出现黑斑或孔洞,发生扭曲皱缩。花蕾被刺害后,受害部位渗出黑褐色汁液,叶芽嫩尖被害后呈焦黑色不能发叶。该虫在气温
< __ 观赏苗木育苗关键技术__
Jm.
20 ^C、相对湿度80%以上发生严重。
(3)防治方法一是清除苗圃地内及其周围的杂草,减少 虫源;二是用80%敌敌畏乳油1 000倍液,40%氧化乐果乳液
             000倍液50%杀螟松乳油1 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
              000倍液,或50%杀灭菊酯2 000 ~ 3 000倍液,或50% 二溴磷 乳油1 000倍液喷雾防治。
11.地老虎
地老虎是地下害虫的重要类群,危害作物及大多数观赏苗木,常咬断地面的茎,造成幼苗死亡。已知危害植物的有20多 种地老虎,长江中下游发生的主要有小地老虎、大地老虎、黄地 老虎。
 形态特征小地老虎成虫黄褐色,前翅有2对横列 字纹,将全翅分为三段,中段灰黄色,3个黑圈及1个三 角点,又有8条白色或淡黄色波纹及8对黑点排列其中,非常整 齐,后翅白色,但近后缘处则为黑色,内缘的缘毛长如绒毛。
大地老虎成虫灰黑色,前翅有褐斑数个,中部下方有黑色肾形斑纹1个,斑纹内后端有一小黑圈斑,再向内有一条波浪纹, 后翅内缘生有很长的缨毛。
 发生特点小地老虎一年发生4代。以成虫或老熟幼虫及蛹在土内越冬,但以成虫越冬为主。翌年3月中旬~4月 下旬发生第一代成虫。幼虫盛发期在4~5月间。初孵幼虫多 食害于叶心,不人土,潜伏在地面土缝中,待4龄后则开始昼伏土中,夜出取食,早晨与黄昏尤其活跃。待老熟时人土作穴 化蛹。
大地老虎一年发生1代。以幼虫在土中越冬。翌春开始活 动,4月下旬开始危害,5月下旬人土越夏,9月上中旬化蛹,10

月下旬到11月上旬羽化。卵散产在幼嫩杂草近地面的叶面上' 或土块上,至11月间孵化。5龄以后幼虫转居土中,昼伏夜出。
(3)防治方法防治地老虎应以第一代为重点,采用农业 防治与药剂防治相结合的综合措施。一是灭草除虫,发蛾盛期 用糖醋酒液及黑光灯诱杀,清晨田间捕捉高龄幼虫;二是毒饵诱杀,饵料可用豆饼、鲜苹果拌敌百虫、辛硫磷等杀虫剂;三是药剂 处理土壤,将5<^辛硫磷颗粒剂30千克/公顷,或25*微胶囊剂 15千克/公顷加上细土 225千克,拌匀后施于幼苗周围,挖穴施人;四是喷药处理,3龄前危害幼苗地上部分时及时喷 药,药剂有2. 5%敌百虫粉剂45千克/公顷50%敌敌畏 乳油1000倍液。
12.蝼蛄
俗名土狗,是重要的地下害虫。以成虫或若虫在土中取食多种苗木的种子、种芽和种根,或咬断幼苗根茎,被害部呈麻丝 状。此外,蝼蛄在近地面活动,开挖的隧道常使苗木的根系与土 壤分离,使之失水干枯。发生普遍及危害严重的有非洲蝼姑等。
 形态特征非洲蝼蛄成虫体浅茶褐色,全身密生细毛, 触角丝状,前胸背板中间具一明显的暗红色长心脏形凹陷斑,后 足胫节背侧内缘有3~4个棘,腹部纺锤形,尾部具1对尾须。 若虫暗褐色,与成虫相似。
 发生特点非洲蝼蛄南方一年发生1代,以成虫或若 虫在地下越冬。4月中旬出土,56月为第一次危害高峰期。 78月天气炎热,转人地下活动,9月初又上升到地面,进入第 二次危害高峰。10月中旬后,陆续人土越冬。蝼蛄昼伏夜出,夜间911时活动最盛。有趋光性,对香甜物质有趋化性。蝼蛄在土温16~20(^,含水量22* ~27*时活动最适宜。土壤
^中有大量未腐熟的厩肥、堆肥等,易导致蝼蛄发生。
(3)防治方法一是灯光诱杀及马粪等趋性诱杀;二是用 毒土毒杀,在做苗床时,每公顷用109^兰宝素微粒剂12千克, 加人细土450 ~600千克,搅匀撒人土中;也可用5*辛硫磷颗粒剂30千克撒于受害苗木行间,或均匀撒在地面立即翻耕;三是毒饵、毒谷毒杀,每公顷用谷子11.25~15千克,煮至半熟捞 出摊晾,或将豆饼、米糠等炒香后,拌人75*辛硫磷乳油750 ,随种子混播或撒于沟内。
13.螨类
螨属于节肢动物门的蛛形网。全国各地均有发生。危害观赏苗木的害虫螨主要有叶螨、瘿蛾和附线螨一个类群,种类很 多。可危害枇杷、桃、葡萄、柿、石榴、茶、女贞、大叶黄杨、蔷薇、 棕榈、柳、紫玉兰白玉兰、杜鹃、夹竹桃、绣球、野丁香等。通常称红蜘蛛的为叶螨类群。它们刺吸叶片、嫩枝及芽的汁液,造成 叶片黄化、脱落,或产生瘿状、疱状、毛毡状、锈斑状等症状。螨 还可以传播病毒。
                                                                   形态特征雌成虫体长0. 42 ~ 0. 5毫米。体色变化 大,红橙色、褐绿色或浓绿色,体的两侧各具有深色大斑。雄成虫体长0.26毫米,体后方略尖,呈楔形。卵乳白色,透明。若虫 4对足,比幼虫多1对后足。
 发生特点一年发生10余代。10月中下旬雌成虫群 集在枯叶内、杂草根际、土块隙缝或树皮缝内越冬。翌年2~3 月间在杂草上取食产卵繁殖,经1 ~2代,待幼苗出土后即转移 危害。靠爬行、风、雨、水及随寄主转移传播,由下部叶片向上部蔓延,幼螨、成螨均喜在叶背活动危害。遇天气干旱,高温低湿, 则繁殖率增大。
(3)防治方法一是加强检疫,防止带螨苗木传人;二是加 强肥水管理,增强树势,保护和利用天敌;三是药剂防治,若螨 期喷洒20*二氯苯醚菊酯乳油3 000倍液,或40*水胺硫磷 乳油1 000倍液,或20%三氯杀螨醇乳油800倍液,或50%敌 敌畏乳油1 500倍液,或35*杀蟥特1 500倍液、或509^辛硫 磷乳油1 500倍液等。
关于网站  |  触屏版  |  网页版
首页 刷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