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APP下载
云南的林权制度改革模式介绍
发布时间:2010-10-11 22:41  更新时间:2010-10-11 22:42  点击:1704

597苗木网2010年10月11日资讯:2006年以来,一场以落实林地林木家庭承包责任制为主体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在云南已走过了5年的风雨历程。

5年来,云南省从天然林多、生态维护面积大、内地多民族地区等特点出发,走出了一条符合云南实际的林改路子,数亿亩林地实现了山有其主,800多万户农民成为山林的主人。国家林业局把云南林改工作称为“云南模式”

林业大省面临“大资源、小产业、低效益”尴尬

云南地处长江、珠江、澜沧江、红河等六大国际国内河流的源头或上游,国四大重点林区省份之一,也是全国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的区域,素有“植物王国”之称。全省林业用地3.71亿亩,占国土总面积的64.71%,居全国第二位;全省公益林地占林业用地的50.2%;商品林地占林业用地的49.8%。森林覆盖率近52.9%;活立木总蓄积量达17.12亿立方米,居全国第三位。

云南林业用地中80%是集体林地,涉及农户845万户,占全省总农户的92.3%,希望在山,潜力和出路在林。为了破解山区发展难题,根据国家林业发展的总体规划,云南省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释放林地生产力,让山林活起来、林产业强起来、山区富起来。

云南省林权制度曾经历了土地改革时期的分山分林到户、改革开放初期的林业“三定”和上世纪90年代中期的扩大林业经营自主权等几个阶段,但由于没有震动“产权”这个核心,广大林农“耕山有责、经营无权、分配无利”守着金山银山却无法靠山致富。集体林区普遍存在林农不愿造林、集体无力造林、林业部门无钱造林,广大山区走不出“资源富区,经济穷区”怪圈,林业大省面临“大资源、小产业、低效益”尴尬。

林改主体改革与配套措施同步推进

2006年初,云南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率先在罗平、景谷等9个县试点推行。同年秋天,云南省作出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决定,拟用3年左右时间完成主体改革、用5年左右时间完成主体改革及其配套改革。次年,围绕“山有其主,主有其权,权有其责,责有其利”目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在云南各地轰轰烈烈推开。

云南省林业厅厅长陈玉侯介绍,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关乎800多万农民切身利益,没有现成经验和模式,具体实施中,云南省高位推动、强势推进,形成了省、州(市)县(市、区)乡镇、村五级党政主要领导抓林改,党委、人大、政府和政协四套班子齐参与,强势推进林改工作的局面。林改期间,全省抽调了75.75万名懂法律、政策、技术的工作人员参与林改,林改工作队深入林区,对自留山、责任山、四荒”拍卖山等集体山林进行全面排查,摸清搞准山林、户口、人口底数等基础数据,坚持“因地因林制宜、因村因组施策”不搞“一刀切”

多次专题调研的基础上,云南省把林改范围扩大为全部集体林,并对生态公益林区、自然维护区、天保工程区等“三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政策作出明确规定。针对主体改革中存在发大证、联户发证问题,提出确保集体林均山到户率、集体商品林均山到户率不低于80%的决定。林改始终严格依法办事不违规,执行政策不走样,对改革方案,经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会议2/3以上成员同意后付诸实施,做到林农情况不明不动手、不了解政策不实施、公示有异议的方案不审批。对每一片山林、每一个地块做到图、表、册一致,人、地、证相符,确保了将林权证发成“铁证”

主体改革推进的同时,云南省出台了林权抵押贷款、集体林地林木流转管理、地方公益林管理等配套改革方法,林权流转服务中心建设、林权抵押贷款、森林安全、林地使用权流转以及中低产林改造、商品林采伐管理改革等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

南涧县委书记苏发吉由衷地说:林改中最难的历史遗留的纠纷,破解这些难题,将有效促进山区农村的和谐稳定。对林改中遇到纠纷,各地充沛发挥基层组织和老干部、老党员、老族长的作用,依靠民间力量协调,做到户与户纠纷不出村组、村组纠纷不出乡镇、乡镇纠纷不出市区、县市区纠纷不出州市,大部分纠纷都在基层得到有效调解。

林改让大山焕发出了活力 林农走上富裕之路

5年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使云南大地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开启了山区兴林富民的希望之路。目前,全省已确权集体林地25823.65万亩,确权宗地1194.45万宗,发证率达98.07%,集体林均山到户率达91.2%,共调处山林纠纷162014起。建成县级林权流转服务中心73个,流转林地林木面积334.94万亩;各类金融机构发放林权抵押贷款额达26.52亿元,省级公益林生态效益弥补全面启动。

林改后,广大农民造林护林积极性普遍高涨,推动了以发展特色经济林为主的林业产业快速发展。2007年、2008年、2009年,全省造林面积分别比上年新增200多万亩,仅核桃种植面积就新增989万亩,特色经济林总面积达4400多万亩。至今,全省共有涉林企业8309家,带动农户291.34万户。2009年,全省林业总产值达459.87亿元,比林改前2005年增长了222.08亿元。林业产业快速发展使农民林业收入继续增长,2009年,农民人均特色经济林收入达710元,一些山区农民的收入已经超越了坝区,许多山区农民靠发展林业解脱贫困,提前步入小康富裕之路。

林改还解决了大量历史遗留问题,化解了沉淀多年的矛盾纠纷,一些村从“上访村”变成了和谐村”从“赌博村”变成了文明村”林业的社会功能得到有效发挥,有力推动了新农村建设,促进了林区社会的团结、稳定、和谐。

关于网站  |  触屏版  |  网页版
首页 刷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