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APP下载
我国园林苗木栽培学的成就、问题展望
发布时间:2016-04-15 17:24  更新时间:2016-04-15 17:27  点击:1074
     素有世界“园林之母”之称的中国,自古就有重视苗木栽培的优良传统,改革开放以 来,伴随着城市绿化事业的蓬勃发展,苗 木资源的开发利用、苗木繁育、绿化施工、养护 管理等方面也获得了较快的发展与提高。
      园林苗木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各地在普遍开展了园林树种调查规划的基础上,狠抓那些具有地方特色的野生观赏树 木资源的开发利用,如湖南的红檻木,广西的金花茶,福建的榕树,河南的柽柳,广东、 海南的棕榈科植物等种质资源利用,还有时下正红火的木兰科、观叶植物(含木本植物)资 源的开发利用等。此外,那些既有观赏价值又有果品价值或药用价值的野生木本植物种类 也很受园林绿化建设者的重视。
     为适应城市化和城市绿化建设飞速发展的需要,建设部特别委托北京林业大学、杭州 植物园、沈阳市园林科研所3个单位进行关于中国城市园林绿化树种区域规划的研究。该 研究将全国960万km2陆地及约300万km2海域中诸群岛共分为10大区含20个分区,以 及每分区内生长的树种,总共4500个种(包含变种及一部分品种)。最后按各树种的学名、 分布区、生物学特性(含观赏特性)、生态习性、园林与经济用途等做一树种査询软件,可 快速查询有关讯息。
随着闶林科研机构的相继建立和日趋完善,苗木引种、驯化工作得到迅速发展,为园 林绿化建设提供了一大批优良的绿化树种。如我国从澳大利亚、北美洲引进的木麻黄、湿 地松、火炬松、加勒比松,在南方生长茂盛,其中木麻黄已成为南方海滨城市绿化的先锋 树种。南京市中山植物园自1954年重建以来,广泛开展以中亚热带为主的苗木引种驯化 研究,成功地引种苗木近千种,除积极推广优良树种外,还进行了外来苗木在新技术下的 生长发育和适应性的观察研究。北京市植物园在引种驯化大量华北地区野生植物资源的基 础上,近几年已搜集到观花、观果、观叶、观枝干和其他园林植物约600种,经科学的引 种驯化实验,有180多种(或品种)获得成功,此外,庐山植物园、广州植物园、杭州植物 园、上海植物园、昆明植物园以及其他各省市植物园均进行了引种驯化工作。
     新品种选育方面,随着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电离辐射等新技术的应用研究,培育出了一定数量的 名优新品种,如悬铃木无球果系的培育成功,可有效地解决球果飞毛污染环境的问题;四 季兰丁香新品种的培育成功,可获得一年开两次花的丁香品种。此外,在抗性育种方面也 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各地在普遍开展古树名木调查的基础上,对古树的复壮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取得 了极大的成功;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调控植物生长发育方面取得了成功;组织培养技术、全 光照间歇喷雾扦插技术、大树裸根移植技术、无土栽培技术和保护地栽培技术等在生产上 的应用,为苗木的繁殖、栽植养护技术的提高开辟了广阔的前景。此外,榕树盆景、古桩 盆景、月季盆景等的开发成功,不仅美化了环境、陶冶了情操,也为国家创造了一定的外 汇收入、为国家增添了光
     我国园林苗木(栽植养护技术)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仍有相当 大的差距,这主要表现在:
     资源丰富但栽培品种仍感贫乏与不足,引种驯化工作有待加强。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原产种子植物25000种以上,其中原产苗木(乔灌木)约7500种, 远远超过许多国家,并且不少已久经栽培?利用,如山茶属,全球共约250种,其中90%以 上产于中国;杜鹃花属共约800种,其中85%以上产于中国,但时至今日真正应用于城乡 绿化中的山茶、杜鹃花品种却相当贫乏,相反,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在掠夺、引种我国一些 花木资源之后,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几经选育培养了一大批具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并 广泛栽植于各类绿地,如我国的一些重瓣的山茶园艺品种传至西欧200多年以来,西欧各 国已培育出新品种3000个以上。与这些绿化美化先进国家相比,我国城乡绿化上应用的 栽培花木品种是极其贫乏的,如国外公闶中观赏植物种类近千种,而我国的广州也仅有 300多种,杭州、上海200余种,北京100多种,兰州不足100种,这与资源大国的地位 是极不相称的,因此,大力加强引种驯化工作是必须和必要的。
改革开放以来,苗圃业的确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呈现出国营、集体、个体一起上 的这种多层次、多行业发展的大好形势,但与国外苗圃相比,我国苗圃业存在规模过小、 土地退化、基本建设滞后且不配套的弊端。由于规模过小、条件差,一方面限制了专业技 术人才的引进,也限制了专业技术人才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不利于机械化作业、不利 于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同时,由于规模过小,各苗圃业主大多只顾眼前利益,缺乏长远 的新品种培育的能力和动力,所培育的苗木几近雷同而且规格小,大苗特别是容器大苗几 乎没有。据国外苗圃业的经验,苗圃的面积只有达到67 ~100hm2时,才具有比较合理的 规模效益,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绿化施工的机械化程度低、苗木成活率不高、整体苗木养护水平较低。首先在植树工程特別是大树移植中,许多本应机械化作业的环节由于缺乏相应的机械 或由于经济上的考虑等大多停留在原始的手工操作阶段,这是导致成活率低的一个方面, 其次,由于行业整体素质低、从业人员良莠混杂,不识“地”、不识“树”的现象时有发生, 加之责任心不强、后期养护管理不力,致使新植1 ~2年的苗木大量死亡。最后,错误的 修剪技术,粗放甚至放任的土、水、肥管理,不适宜的病虫害防治技术等,致使苗木生长 不良、早衰甚至死亡。
     大力培育新品种,防止盲目采种。发达国家之所以能够在短短一二百年的时间内培育出数量众多的优良的新品种,与他 们健全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不无关系,相反,我国大多数人没有这种新品种意识,对于别 人辛辛苦苦培育出来的品种,可以随便拿来甚至偷来就用而无需交纳任何费用,这在很大 程度上妨碍、挫伤了科技人员培育新品种的积极性。近年来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 等相关法律的逐渐落实,相信我国科技人员培育新品种的积极性一定会逐渐高涨,也一定 会培育出更多具有中国知识产权的新品种。
     另外,生产上经常发生贪青采种、有种就采的不正常现象,这既有悖于良种良法的原 则,也是导致一些品种退化的重要原因,这在草花的繁育上表现得更为突出,如重瓣凤仙 退化为单瓣凤仙等。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通过引种、驯化、吸收国外的优良品种、设施设备及技术 成果,基本上走完了发达国家近一个世纪所走的路程。目前,我国园林苗木科研已具有紧 跟世界先进水平,在个别领域时有超越或领先之势(如2012年已故陈俊愉院士的世界梅花 登录权威性等),但从总体上看仍有相当的差距。随着城市化和生态园林实践的迅猛发展, 我国园林苗木及其栽培在与相关学科的交叉和融合的过程中,在生态城市的建设道路上, 苗圃业必将向着生产区域化、专业化、社会化的方向发展;栽植养护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开 发研究将进一步加强;苗木配置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必将有极大的提高;养护管理、法规、 法制建设必将日趋完善。
     展望未来,在继承与创新的时代潮流中,我国园林苗木及其产业化经营必将得到迅猛 发展,我国与发达国家在园林绿化建设方面的整体差距必将进一步缩小,尽快赶上并超越发达国家的水平也是可能的。我们深信园林绿化、城市森林在十八大提出的“美丽中国”建 设、“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洪流中,必将大有可为。
关于网站  |  触屏版  |  网页版
首页 刷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