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木工匠——培育艺术化精品苗木
近年来,大余县有效引导苗木生产者以工匠精神抓苗木质量,以精品苗木扩大市场份额。大余县抓质量出精品的方式主要有两种:苗木造型、苗木矮化。不少苗木生产者将盆景造型技法运用到苗木生产上,对小叶榕、枸骨、竹柏、桂花、女贞、大叶黄杨、刺柏、罗汉松等苗木进行打枝造型,主要是通过人工绑扎、修剪等方式对绿化苗木进行加工造型,基本分为精修剪式和盆景式两大类。精修剪式是通过修剪将苗木“雕塑”成几何型、立体物象型等;盆景式则是将苗木培育成形态各异的中国传统盆景状。造型苗木尤其具有价格优势,胸径10厘米的造型竹柏单价约为2500元,而未经造型的同规格竹柏出圃价才600元左右。有些精品造型苗甚至能卖到10万元以上。时下,人们走访大余县花木市场和花木基地,盆栽苗木随处可见。不仅有传统的红皮榕、罗汉松、竹柏、银杏、红豆杉等,还有红枫、黑松、木易杨、澳洲杉等许多引进品种。据大余县花卉苗木协会有关负责人介绍,造型苗木和盆栽苗木无论是内需还是外销,都呈现出较好的增长势头。仅以盆栽苗木内需来说,大余县盆栽苗木已进入50%以上的县城居民庭院、阳台和60%以上的单位院落。
苗木产业跟其他行业一样,精品永远处在市场的前端。当前,苗木市场疲软低迷,各地苗木种植者都在寻找出路,但实际上苗木需求量还是很大的。一方面,劣质苗木产品生产过剩;另一方面,消费者尤其是园林工程施工单位又常常采购不到优质的苗木产品。以工匠精神打造精品苗木,是破解这一矛盾的有效举措。工匠精神的内核体现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持之以恒。精益求精即是注重苗木的品质细节,追求完美和极致,不惜花费时间精力,孜孜不倦,反复改进苗木产品种植结构和栽培方式;一丝不苟即是抛弃侥幸和投机取巧,确保每株苗木的质量,对苗木产品采取严格的检测标准,不达要求绝不轻易交货,让消费者采购到称心如意的苗木;持之以恒即是耐得住寂寞,认准目标,专注于自己所专注的苗木培育方式,不为外界所动,坚持打通“最后一公里”。
观光旅游——树立苗木应用样板
大余县既是“中国花木之乡”,又是江西省旅游大县。近年来,大余县乡村旅游又快又好发展,先后荣获 “中国最美乡村旅游目的地”、“中国最美绿色生态旅游名县”等称号。其中,丫山乡村生态园被评为江西省首家5A级乡村旅游点,黄龙花木产业旅游示范园、新城周屋乡村旅游点等成功创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大余县把苗木产业与生态旅游有机融合,创新发展思路,将乡村旅游作为以旅游经济推进苗木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大余县以“苗木、生态、旅游互生共荣”为理念,以县内苗木地为依托,打造了黄龙苗木观赏园、丫山乡村生态园、浮江三月三生态长廊等一批综合性乡村旅游示范点。为使乡村旅游景点有品位、有层次,大余县一直坚持高标准规划建设,邀请规划设计院和园林专家对各示范点进行规划设计,每个示范点在规划时均确立了各自的定位和建设主题,并适度超前,以特色苗木营造特色景观,实现“一村一景、一片一景”,以各具特色的苗木勾勒出大余县乡村旅游的鲜明个性。借籍乡村旅游,促进苗木外销。仅2015年,大余县乡村旅游内销苗木562.32万株,外销苗木635.26万株。
为了更充分发挥苗圃的生态价值和美学价值,大余县把苗圃设计成观光花木园,让人们或在茂密的绿苗中呼吸着新鲜空气,或在成片的花丛中漫步、享受自然之美,或在果树上采摘果实、享受休闲的乐趣。观光休闲的方式可为苗圃带来潜在的客户。在观光休闲区域,种植的苗木质量好、树形好,乔、灌、草搭配合理,互相衬托各自的美妙之处,来考察或买苗的大客户看到示范后,会对苗木有个更好的印象,从而放心足量购买苗木。大余县的一些苗圃和乡村旅游点还搞起了苗木生产示范活动,让游客充分参与并享受全过程。游客在苗圃里边观看、边听介绍,同时体验起苗、移苗、种苗、嫁接、修剪等。这样,不少游客了解并体验后便会购买苗木,把它带回家自己去种植。
生态修复——拉动苗木消费
章江是江西母亲河——赣江的两大支系之一。大余县地处章江源头。多年来,大余县围绕“美丽家园提升、生态产业发展、生态文化繁荣、生态机制创新、生态能力增强”目标,积极推进章江源头生态保护与修复。这些生态修复工程主要有:源头水库库区生态修复、城镇公园(广场)街头园林景观提档升级、矿山废弃地复绿。矿山废弃地复绿更是一项苗木消费重头工程。大余县因钨金矿储量大、品位高而被誉为“世界钨都”,现驻有西华山钨矿、下垄钨矿、漂塘钨矿、荡坪钨矿等4个国有大中型矿山企业和20多家民营矿山企业。长期的矿业活动,留下一些工矿废弃地,对矿山本身及矿区周边环境造成很大压力。2011年,大余县被列为全国第二批资源枯竭城市。此后,大余县以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为契机,启动了矿山环境修复治理项目,持续对工矿废弃地、废弃尾矿库区进行复绿修复治理。这些生态修复工程每年消费各类苗木350万株以上。
随着生态建设的推进,城乡生态修复将日益成为绿化建设、苗木应用的重要模式。不少以前建设的绿化工程项目,因受时空、技术、品种、资金等因素制约,难以持续。但显而易见的是,生态修复项目将越来越多。这些生态修复项目中,主要是要解决生物多样性缺乏这一突出矛盾。以往,不少园林景观的设计并不生态,过多的模仿花坛、草坪、绿篱等,需要定期花费人工打药维护,其投入的成本很高。对于此类的景观项目,未来势必要对其进行生态化修复改造。此外,高速公路、铁路等生态廊道建设将是未来基础建设领域一项必不可少的规划。人们会思考高速公路两旁种植什么树种更有利于形成长久的自然生态群落,使铁轨两旁以及高速公路两旁等大型基础设施能够和谐地融入周边的生态环境,而不是去破坏周围的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