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原因
一、自然原因 值得指出的是,以下原因中经常是几种交织在一起导致的干旱。
1.高温高温会导致苗木水分蒸发加速,更快的散失水分
2.大风大风同样会加速苗木水分的散失
3.干燥的空气这意味着苗木无法从空气中获得水分。
4.少雨少雨是整个环境干燥的根本原因。
5.地势高土壤水作为最重要的苗木水分来源,在较高的地势中,水分含量相对较少。
6.土壤板结板结的土壤加速了土壤表层水分的蒸发。
二、人为原因 1.缺乏专业知识养护人员对苗木本身水分循环的机理不了解;对环境的限制因素不了解。
2.缺乏责任心没有细心查看苗木的需水情况,更不能有针对性地给苗木补充水分。
相关问题的探讨
1.树木干枯死亡肯定是干旱导致的。
笔者认为这种说法不正确。例如,夏季苗木栽植时保持全冠移栽,这种做法很容易造成苗木枯死,而原因却不是干旱,而是苗木自身水分平衡机制被打破,无法达到平衡。
2.经常浇水就不会导致干旱。
这也是一个常见的误区,隔三差五浇水,怎么可能干旱呢?笔者用数学的方法来说明问题,我们假设苗木浇灌一次需要500斤水,这500斤水可以深入到树木根系半米的深度,满足树木的水分需求。而实际只浇了50斤水,水分渗入只有不到10厘米。虽然经常浇水,但是在10厘米的深处形成了一个分层线,水分在此处很难再渗下去,更多的是往水平方向浸润。这就会造成大部分根系还处在干旱状态。
3.整床漫灌、沟渠灌、水盘灌、滴灌、微喷雾、渗灌、喷淋的区别。
以上浇灌方式中,喷淋模仿自然降水过程,将水分分散到整株树吸收;漫灌、沟渠灌、水盘灌都存在使土壤板结的问题;滴灌、微喷雾、渗灌是节水并且防止土壤板结的很好的灌溉方法。
4.生理干旱和环境干旱、机制破坏干旱的区别。
生理干旱是苗木本身无法吸收水分甚至还将水分反渗到体外造成的干旱,与环境中水分的多少没有关系。
环境干旱,说明苗木自身水分可以遵循水分平衡机制,但是外界的水分无法充足供应。
前两种干旱都是在水分平衡机制良好基础上出现的干旱,如果水分平衡机制失衡,也会因为水分的吸收无法满足植物的蒸腾量而使苗木枯死,这就是水分平衡机制被破坏导致的干旱。
5.新栽植树木干旱和久植树木干旱的区别。
新栽植树木干旱:根系的吸收水分功能还不能完全恢复,吸水能力较弱,甚至需要利用树冠部分的水分吸收来补充水分;对环境干旱敏感。
久植树木干旱:出现的干旱情况较环境干旱稍晚。
6.一年当中容易造成干旱的几个时间段及其原因的探讨。
①春季化冻期土壤化冻从土壤表皮开始,逐渐向下扩展。此时,由于在表土和下层土之间有一个冰冻层,下层土中的水分不能通过毛细作用到达土壤表层。因此在春季化冻期,光照和大风会带走土壤表层的水分,产生土壤表层的干旱。因此,浅根系的苗木,如幼苗、白桦等要在此时期浇水。
②雨季前的干旱期以沈阳为例,6月末才到雨季,在这之前的3、4、5月份,都是容易出现干旱的,特别是5月份,土壤已经解冻,雨水少、风大、空气干燥、阳光充足,极易造成苗木整体的干旱,无论是根系、叶片都面临着缺水的问题。
③雨季结束后的干旱期以沈阳为例,9月份雨季基本结束,此时也正处在秋季的高温期,也极易造成苗木的干旱。
④冬季结冰初期结冰初期,由于土壤温度骤然降低,根系开始进入休眠状态,而刚开始阶段,地温温差过大,会损伤根系,因此要利用水结冰释放热量的原理进行浇水,以保护根系安全进入冬眠。
⑤冬季结冰期的净蒸腾干旱在冬眠状态下,根系通常有雪覆盖,不会产生什么问题。而树冠在整个冬天如果缺少降雪的水分补充,则其树冠部分只有水分的散失,这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韧皮部的损伤,导致树冠上部部分死亡,这种情况在干旱的冬季过后的春季较为常见。
⑥冬季小苗的冻拔冻拔通常出现在新栽植的小苗上,土壤表层开裂,导致小苗根系裸露,在大风不断带走小苗体内水分后导致小苗死亡。
关于浇水的探讨
笔者这里针对露地栽植的苗木浇水进行探讨。
1.浇水量水量可以测算,按测算后的水量科学浇水,能更好地掌握浇水的质量。例如,栽植时1立方米的栽植穴,可以浇1立方米多的水;而随着浇水次数增多,土壤渗实,水分不易快速渗入土壤中,此时可按栽植时的水分供应量确定浇水量。
2.浇水原则见干浇水,浇要浇透。苗木根系的主要分布深度都要浇透,例如根系集中在半米深的范围内,浇水时达到半米就可以了。
3.浇水时间小苗避免在中午浇水,因为露地浇水通常是井水直接利用,水温较低,容易造成小苗根系感冒。
4.浇水水源的处理通常要将水储蓄到水池中,经过阳光照射一段时间后再使用。这样一方面使水温升高避免伤根,另一方面可以在储蓄时调节水的酸碱度,更有利于苗木生长。
5.浇水检查主要看苗木根系的集中区域,集中在哪里就浇多深。检查时用棒子试探水分渗的底部深度,用力扎土直到扎不动,这样基本接近水分的渗透深度。
推荐阅读:乐昌含笑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