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APP下载
菏泽牡丹从行业向产业进军
发布时间:2016-09-02 15:38  更新时间:2016-09-02 15:50  点击:907
  2011年,卫生部正式批准牡丹籽油为“新资源食品”。此后,在一系列国家政策的推动下,油用牡丹产业发展迅速,甚至一并带动了观赏牡丹的市场行情。作为全国最大的牡丹种植和生产中心,山东菏泽在这股热潮中发挥着风向标的作用。但是,当地从业者在感受好行情带来收益的同时,也在担心超速发展会扰乱产业健康成长的节奏。
油用牡丹,困难与机遇一样多

  好行情下藏隐忧7月上旬,菏泽市花木协会(以下简称“协会”)举办了“菏泽市首届牡丹芍药产业发展研讨会”,对油用牡丹和观赏牡丹产业的现状及问题进行探讨。“八九月份是牡丹种苗和种子的销售季,赶在这之前开会是为了给市场把脉。”该协会会长孙文起介绍说,以现在的情况也需要开个会了,菏泽牡丹要实现从行业向产业的进军。
  目前,全国油用牡丹种植面积接近300万亩,产区涵盖山东、河南、甘肃、山西、安徽、四川等11个省份,各地政府对新的油用牡丹基地都有资金补贴。2014年起,菏泽的政府补贴从每亩700元增加到800元,连续补贴三年。现在,菏泽种植面积在39万亩左右,是国内最大的油用牡丹种苗交易中心。
  协会秘书长潘先军从事苗木经纪人工作多年,十分了解牡丹产量、销量、价格变化等信息。在协会分工中,他负责为企业和农户提供市场行情信息咨询。“粗略估算,最近两年,菏泽每年的油用牡丹种苗销量为3亿株至5亿株。”他指出,当地交易的品种以‘凤丹’为主,近两年销售季都是2年生苗初始售价0.26元左右,后来涨到0.3元以上;3年苗单价则从0.32元涨到0.45元。
  在市场红火之余,一些有经验的从业者对产业发展前景表示担忧。“很怕走苗木行业的老路。”协会副秘书长成继敏表示,以前都是一家一户种植,如今不但单体面积增加,外省市一些大型企业动辄发展上千亩。随着产量的增长,以及人工费用、土地租金等变化,行业盈利前景并不确定。以菏泽为例,平均地租1400元至1600元,相对收益成本已经过高。而更为重要的是,作为最终产品的牡丹籽油、牡丹茶等深加工产品,还没有形成消费规模,尚未真正走向终端市场。
发展节奏把控难

  “今年,全国油用牡丹种植面积有可能超过500万亩,发展步伐与节奏要把控好,否则很可能出现牡丹籽原料积压或紧缺。”菏泽市牡丹产业办公室副主任陈学湘表示,产业要发展,但不能盲目地一哄而上。
  业内有这样的声音:同样是小油种,按照目前国内每年橄榄油消费水平的60万吨计算,需要油用牡丹原料林1200万亩。扣除已经发展的,还有900万亩的发展空间。
  “不能这么简单地算账。”陈学湘分析说,虽然到2015年,我国食用油消费总量约3300万吨,其中2900万吨是居家消费的食用油,但牡丹籽油的消费量不足500吨,这种程度还不是真正地走上餐桌。而500吨油仅需要1万亩稳产的油用牡丹原料基地供应种籽即可。按囤积2倍计算,2万亩成熟原料基地也足够了。以前,一个小油种的推广时间需要30年左右,现代信息传播快速多向,若按需要10年推开计算,也要等到2025年才能达到如今橄榄油的市场程度。因此,动辄数百万亩的面积,恐怕还为时过早。
  “面对这样的发展热情,把握好节奏才能规避风险。”孙文起表示,以前是以种苗和种子的生产销售为主,如今产业链越来越长,除了榨取牡丹籽油,制作牡丹花茶、牡丹花蕊茶、牡丹化妆品的企业也在增加。从原料基地到深加工企业,很多面临资金、市场、技术等难题,需要加以引导。
种植没那么简单

  与种植热情未能形成正比的是有待提高的油用牡丹种植和培育技术,尤其是很多新入行的企业和农户,在这方面比较欠缺。协会副会长李丰见有着多年的种植经验,生产技术过硬,去年给外省市基地指导生产油用牡丹种苗超过10亿株。他负责为协会企业提供技术指导。
  “种苗和种子通常是在农历八九月份栽植。”李丰见介绍说,不同地区根据降水量、气候、土壤等条件的区别有所不同,这些基本知识对新企业还需要普及。他指出,播种生产的种子采收后要尽快播种,种子水分保持在25%至30%之间最好。在时间上,南方地区尤其注意不能栽植过早,否则容易发生“秋发”情况———如果秋季叶子发了出来,到第二年春天能提供的养分会减少,不利于苗木养根。反之,如果种苗种植时间过晚,苗木的新生根会比较少,体质弱,因此要增加叶面肥和生长调节剂的用量。
  茎腐病对油用牡丹的破坏性很大,一旦染病传播速度很快,可能导致成片死亡。尤其是之前根部有伤口的种苗,或者质量不好的种子,第二年开春如果气温突然升高,就很容易染病。生产者种植之前要深入了解土壤情况,比如打过除草剂的土地就不适合种植。“一旦出现病菌要马上喷施杀菌剂。”李丰见强调,最好的办法是机械化成片打药,适合现在大面积种植、苗圃集中连片的情况。很多苗圃是就病治病,若要根治需要与周边苗圃合作。
深加工产品需保质

  作为产业链的最后一环,深加工企业面对的是终端消费市场,对整个产业的发展和推广影响重大。不过,随着更多企业的加入,问题也随之出现。
  “产品质量是产业发展的根本。”菏泽瑞璞牡丹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是成立时间较长的深加工企业,公司总经理赵弟轩介绍说,在牡丹籽榨油的现有方式中,传统低温物理榨油形成的油质最好。但仅为16%至17%的出油率,显然不能“吸引”企业。很多企业选择其他高出油率的方式榨油,甚至有些方式对牡丹籽油的活性成分破坏严重。更有甚者,用其他种子榨油,充当牡丹籽油销售。
  采访中,赵弟轩还分享了一些技术经验。例如,8月20日左右采收的完全成熟的种子,所榨油质最好。如果是买回去播种育苗,可以稍微提早采购七八成成熟的种子。菏泽一些企业已制作出牡丹花蕊茶,正确采收花蕊对牡丹种子的生产和采收没有什么影响,不过要注意不伤害雌蕊,雄蕊的伤害量不要超过80%至90%。
  “油用牡丹产业尚未成熟,困难和机遇同样很多。”赵弟轩表示,无论种苗、种子销售方,还是产品深加工企业,秉持科学、稳健、负责任的态度,未来才有希望将产业做大做强。
 

正值盛花期的油用牡丹基地李丰见供
 

观赏牡丹,居安思危下的反思

“沾光”迎来高峰期


  在整个园林绿化行业不太景气的近两年,观赏牡丹却一直供不应求。在菏泽,观赏牡丹已经连续两三年种植量和销量大幅增加,去年当地种苗几乎销售一空。
  “主要是沾了油用牡丹的光。”成继敏介绍说,尤其是新近发展的油用牡丹基地,很多想结合花卉种植和花卉观光一起发展,由此直接拉动了观赏牡丹的销售。另外,全国各地兴起的花海、景区等项目,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观赏牡丹的市场。
  两三年前,菏泽观赏牡丹的年产量在300万至500万株之间,最近以每年1000万株的产量递增。到今年,存圃量已达到四五千万株。“三年生成品苗的年销量达到500万株。”孙文起表示,菏泽观赏牡丹种植面积已经过万亩,虽然现在行情不错,但这种速度发展下去,估计三年之后,情况就未必乐观了。当前,行业存在的问题并不少,从业者还需要居安思危。
 

发展之下问题显露


  缺乏对牡丹资源的整理、传统品种流失严重、新品种培育更新速度慢……品种问题成为观赏牡丹产业发展的重要障碍。“越是行情好的时候,大家越只盯着有限几个品种发展,缺乏长远考虑。”协会副会长李洪勇的观赏牡丹苗圃在当地发展得较好,此次协会分工中负责这部分市场的指导工作。
  很多品种,诸如‘豆绿’、‘姚黄’、‘魏紫’、‘赵粉’、‘多花罗汉’、‘襄阳大红’、‘宋白’等,不但基地里,甚至连种质资源圃里也难觅踪迹。菏泽市艳装牡丹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收集了上千个牡丹品种,是当地的生产大户。该公司总经理赵信军表示,像‘天香湛露’,适合盆栽和地栽,但现在很难找到种源。另一方面,虽然传统品种流失严重,菏泽的牡丹品种还是达到上千个,但却没有像‘洛阳红’这样知名度很高的品种。
  在菏泽,‘花王’、‘金阁’、‘乌金’、‘二乔’等常规品种几乎每个苗圃有种植,但产量不多,每种加起来也就数十万株,同质化竞争严重。“像我苗圃里一个品种达到上千株,就算多的了。”李洪勇介绍说,这种散乱种植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当地观赏牡丹产业的发展。
  牡丹生产周期长,市场波动比较明显。五六年前,观赏牡丹行情一度十分惨淡,菏泽当地种植量曾迅速萎缩,这两年又发展到面积超过万亩。赵信军认为,这一波的高峰期很像苗木产业,比以前每次波峰的发展规模都大,因此如果在品种、产量、面积上仍杂乱无章地发展下去,在接下来的低谷期从业者也将受到前所未有的打击。
 

出口市场有待提质


  中国牡丹出口量位居全世界第一,占总量的70%左右。而菏泽牡丹的出口量占全国出口总量的80%左右,是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一牡丹集散地。每年牡丹、芍药的出口量基本在350万株左右,其中牡丹约占一半。
  “产量大,但质量低,价格也就低。”中国国际商会菏泽商会牡丹分会会长吴勇华表示,近两三年虽然市场行情好,但有些问题不但没有解决,反倒有加剧的趋势。产品在花色、品质等方面达不到一流水平,所以价格比不上日本等国的产品售价。叶斑病、根腐病等病虫害是影响出口的关键因素,国内还做不到联合防治,苗木就很容易出现问题。国外要求用芍药根嫁接种苗,产品抗性更好,但国内苗圃为节省成本大多用牡丹根“冒充”。
  加工场地、机械设备的改善对产品质量影响很大。最近,菏泽黄河园艺有限公司总经理周长玉正在为牡丹加工示范园区的事奔忙。他的公司每年出口牡丹、芍药在250万株以上,超过全国出口量的一半。作为协会副会长,周长玉主要负责出口信息咨询。“菏泽目前有8家企业具备牡丹、芍药出口资质,但实际都还是小作坊的程度。”周长玉说,他已经联合了其中5家,计划兴建一个正规的牡丹加工示范园区。土地已经找好,目前正在办理手续。
  “出口市场还有很大发展空间。”周长玉表示,但需要解决上述问题才能在国际市场上更有竞争力。
 

突破升级多找出路


  种植量飞速增加,而且还在增长之中,如何给产品找出路?可作的文章很多,有些企业已经在探索尝试之中。
  李洪勇借鉴一些绿化苗圃的做法,在牡丹基地兴建了一座“样板间”———将不同牡丹品种搭配种植。“这对销售的帮助很大。”李洪勇表示,一般牡丹单个品种的花期在7天至10天之间,而通过品种设计,基地里牡丹开花的观赏期能从4月延续到6月,可最直观地向客户展示产品的观赏效果。
  一方面要避免产量过剩,另一方面要丰富产品类型拓宽市场。“牡丹用于绿化苗木和年宵盆花是传统,用作鲜切花和四季盆栽是趋势,终端市场的需求量很大。”赵信军说,他搜集品种就是在选择适合不同产品类型的品种,目前已选出几个适合四季盆栽的产品。
  最近几年,李洪勇也在致力于新品种选育,现在已经培育出适合做切花的品种。“普通牡丹一年生苗高度15厘米左右,新品种能长到40厘米至50厘米,且三年生苗能有5枝花。”他指出,下一步准备批量生产,正式进军鲜切花市场。
  经过多年发展,伴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和培育技术的进步,围绕观赏牡丹的种植、管理、销售以及相关产品的研发已经形成较为完善的体系,具备了升级发展的基础。赵信军表示,未来两三年内在油用牡丹市场的推动下,观赏牡丹较好的行情应该还会延续。在这期间,苗圃要做好产量、品种、产品类型、种植水平等多方面的调整与升级。推荐阅读:雏菊

关于网站  |  触屏版  |  网页版
首页 刷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