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APP下载
陇南打造苗木“绿色银行”
发布时间:2016-09-13 14:56  更新时间:2016-09-13 14:56  点击:958
 甘肃陇南地处秦巴山区,森林覆盖率高、树种多、经济林资源丰富。全市林地面积达2626万亩,自然生长的树种有1300多种,森林面积、森林蓄积量、森林覆盖率均居全省第一,是西北地区重要的物种基因库和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

9月9日,2016中国陇南(徽县)第三届苗木产销对接暨商贸洽谈会在地处徽县的陇东南苗木市场如期隆重开幕。期间成功策划组织了基地观摩、产品展示、营销论坛、洽谈贸易等一系列精彩纷呈的宣传推介活动。

这是自2013年起,陇南徽县连续举办的第三届届苗木产销对接洽,节会以产销对接、合作交流为重点,旨在构建苗木产业与精准扶贫互动发展新平台,通过平等沟通、互惠互利,发现商机、开展合作,实现共赢。

近年来,陇南徽县采取政府引导、大户带动、科技推广,建成了以生态苗木为主、珍稀树种苗木为特色、城市绿化苗木为补充的林木种苗标准化繁育示范基地,苗木面积占全市85%以上。截至目前,徽县各类苗木保有面积12.6万亩,苗木总产值达到14亿元,苗木收入已占到全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三分之一。并采取创新发展模式,加强品牌营销,建成了陇东南苗木交易市场,苗木畅销西北、东北等10个省市,带动全县1.26万户群众实现了增收和脱贫致富。

通过几届的成功的苗木推介,村民柴存莲尝到了甜头,他认为育苗是比种粮食更划算的选择。徽县高桥乡平均海拔1240米,属于高寒阴湿山区,气温太冷,再加上野生动物的破坏,原来他们种粮食,一亩地产粮400多斤,卖掉后,基本上保本不赚钱。而自从换成培育油松苗,她家一亩地可以纯收入1万元,一亩地的育苗收入相当于要种30亩粮食才能持平。“再加上我把一部分地流转给公司后,除了租地的收入,还能在公司打工,一年能挣3到4万元。”

为鼓励群众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苗木产业,徽县政府注入资金组建担保公司,协调金融机构落实双联贷款、妇女小额贷款、“三权”抵押贷款共计5.02亿元,并对实行土地流转的育苗大户给予补贴和奖励。通过土地租赁、入股、反租倒包等形式,流转土地7.2万亩。县上每年专门拿出100万元用于对育苗企业和农户流转土地进行奖励,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对流转土地100亩以上的育苗企业和农户每亩奖励100元,有效激发了育苗企业和农户发展苗木产业的热情。

据记者了解,经过十多年的不懈努力,徽县苗木产业已具规模,市场影响力不断扩大,各类苗木产品畅销西北,远销华北、西南等地区,徽县已成为甘肃省乃至西北地区重要的苗木生产基地。先后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县”、“国家珍贵树种培育示范县”、“国家侧柏良种基地”、“全省珍稀植物繁育示范县”等殊荣。

徽县县委书记王强告诉记者,近年来,徽县深入贯彻落实陇南“433”发展战略,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不断完善特色产业发展思路,把苗木繁育作为增加农民收入,助推精准扶贫,建成小康徽县的支柱性产业,举全县之力,持续做大做强做优苗木产业。王强表示,徽县将持续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加快推进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抢抓国家加强生态建设的大好机遇,把发展苗木作为产业扶贫的重大举措,力争到2020年底,全县苗木基地面积发展到16万亩,实现产值20亿元以上,基本实现全县农民群众“人均一亩苗,收入过万元”的目标,真正把徽县建设成为立足甘肃、服务西北、面向全国的“中国苗木之乡”。

陇南市市长陈青强调,近年来,陇南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不动摇,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加快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市建设,全市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明显。全市苗木基地面积达到14.5万亩,实现产值16亿元,苗木产业已经成为全市最具优势的特色支柱产业之一,成为贫困群众名副其实的“绿色银行”。
推荐阅读:虞美人

关于网站  |  触屏版  |  网页版
首页 刷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