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至是陕西省林木种苗大县,13万亩苗木花卉遍及全县所有平原镇,靠着栽植“绿树红花”,使1.9万农户脱贫致富。去年,全县销售苗木花卉1.8亿株,实现总产值3.2亿元,直接带动群众增收1.5亿元。目前,周至已成为西北地区规模最大的苗木花卉种植经营集散地,苗木价格直接影响着西部地区的价格走向。
立秋刚过,记者驱车穿行周至乡村,郁郁葱葱的片片苗圃,不时在眼前掠过,百日红、紫叶李、千层木槿、四季玉兰等各种各样的苗木,把关中大地打扮得靓丽多姿。这些生机勃勃、如火如荼的苗圃,助推着“国土增绿,农民增收”目标和“美丽陕西”建设。
苗木花卉成为增收亮点
进入周至县哑柏镇裕盛村,不由令人心情愉悦,村道两边满目葱郁,整个村庄被绿色紧紧包裹着。通过苗木花卉产业,让名不见经传的裕盛村名振省内外,成为县上第一个“无粮村”。
“全村1500余户5800余人,育苗1.5万亩,加上在杨凌、武功、岐山等周边地区流转的土地,苗木面积有3万亩呢。”村支书余来斌说,苗木花卉的可观收入,还促使村民们跑到甘肃、河南、青海等外省租地育苗,育成后再拉回来销售。
育苗规模的不断壮大,催生村上成立了一批绿化工程公司,有效带动了苗木销售和群众增收。目前,全村已成立各级资质的绿化公司70多家。村民李怀水,先后从事过刺绣、猕猴桃冷库等行业,后来也加入了育苗大军,由自家的13亩地起步,现已拥有苗木基地近300亩,涉及乔木、灌木、根木、草坪等,销往西北五省,亩均收入5000元,1996年他成立了西安怀水园林公司。
为带动更多群众增收,怀水园林公司为困难户广发树苗。裕盛村二组村民谭乃全,父亲早逝,母亲体弱多病,家中还有两个孩子,经济困难。公司先期为其发放树苗,待育成销售后再还本钱,解决了他的前期投入问题,工程需用苗木时,也会优先代销像他这样的贫困户的苗木。村民杨根水曾是被救助的对象,在公司的带动下,现已育苗20亩,每亩收入3000元至5000元,一年纯收入达到5万元。
在杨凌至哑柏的路旁,一座交易市场格外显眼,“中国西部裕盛花木城”字样特别醒目。据悉,占地500多亩的花木城,建设交易、展示大厅26万平方米,设有摊位1500个,年销售各类苗木花卉50亿余株,年交易额达30亿元。春秋交易旺季时,市场可带动剩余劳动力2000人。
“花木城由原来的门前马路边,发展到现在的集中交易区已走过20个年头,由起初的单打独斗发展成集苗木花卉展销、信息发布、电子商务、现代物流、旅游观光等一体的特大新品种研发中心。”余来斌说,花木城目前是西部唯一的、也是最大的花木交易市场,已有全国21个省(市、区)在市场交易采购。苗木花卉,让裕盛人走上了脱贫致富路,全村人均纯收入在2万元以上。
小树苗育出百亿元产值
苗木花卉,是周至县的传统产业,也是县域经济的一大支柱产业。近年来,县上通过政策扶持、科学规划、示范带动,大力推进产业发展,并确立了苗木花卉产业创西北第一的目标。
县上不断加强政策扶持,完善土地流转机制,鼓励和引导农民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整合土地资源,支持苗木花卉企业、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扩大种植规模,积极推进苗木花卉连片种植、规模经营。以沿渭苗木基地建设为重点,支持项目区道路硬化、水电设施、花卉交易市场等基础设施建设,累计完成固定投资1.5亿元。按照“公司+基地+协会+合作社”的经营模式,全县已注册苗木花卉企业185个,苗木花卉专业合作社47个,苗木花卉协会12个,从业人员达到6.8万人。
精品示范,带动更多农户赚上花木钱。周至充分发挥苗木花卉精品示范园和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引导扶持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开展专业化经营,提升产业化水平。通过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把农民组织起来,变分散经营为规模经营,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和市场风险,提高了育苗户的经济效益。
陕西富强园林集团公司,下设16个绿化队,有绿化苗圃17个、苗木3800余亩,年销售各类苗木1亿多株。过去以种粮为主的青化镇联集村,在公司的带动下,现在土地全部种上了苗木。公司承担的绿化工程,每年可帮种植户代销苗木5000万株左右,使群众走上了脱贫致富路。
林木种苗,是实施“三化”生态战略、推进林业生态建设的基础保障。陕西林业不断完善林木种苗供应体系,严把种苗市场准入,积极推进科技兴种,强化种苗社会化服务,林木种苗呈现出蓬勃发展态势。全省目前已建成国有苗圃340余个,民营和乡村苗圃5000余处,形成了以市场为导向,国有、民营和专业合作组织等多种形式共同发展的苗木生产供应体系。据悉,全省年均生产各类苗木37亿株,去年苗木花卉总产值突破了1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