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APP下载
我国绿化苗木行业继续在低谷中徘徊
发布时间:2016-12-13 16:50  更新时间:2016-12-13 16:51  点击:1081
  2016年,我国绿化苗木行业继续在低谷中徘徊,通过这一年的走访观察和交流沟通,笔者感觉,目前我国苗木产业主要存在两大突出问题。
一、我国绿化规划的滞后性,使得园林设计师与苗木生产者沟通不畅,苗木生产的盲目性难于避免。
苗木生产是基础,是为造林绿化工程服务的产业。从理论上讲,园林绿化工程应该先规划、设计,再根据规划、设计的苗木品种、数量、规格,组织苗木生产。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我国园林绿化项目的规划、设计是在其他市政工程之后进行的,还有国家及地方政府举办的各种运动会、世园会、绿博会、花博会场馆、道路的绿化等非计划项目,都是在绿化施工前一两年设计的。
我国近15年城市绿化使用的苗木,绿化苗生产周期一般需要3年至5年,园林苗生产周期要5年至10年甚至更长。由于苗木生产的超前性和园林绿化规划设计的滞后性、突发性严重相悖,长期以来尽管我国政府主管部门一贯倡导、专家也一直呼吁苗木实行“定向培育”、“订单生产”等,但一直没有解决或很难得到解决。
其次,苗木生产者多是苗农,由于苗农信息滞后或不灵通,再加上市场经济的驱动,苗木种植一哄而上、一哄而下的习惯难于改变。
园林绿化工程设计、应用的苗木,是根据绿化施工现场的环境、立地条件及工程预算确定的,完全不是苗圃现在有什么规格的苗木和品种,就设计、采用什么苗木。
由于设计师队伍中没经验的大学毕业生较多,对当前苗圃生产现状不甚了解,也没太多时间去苗圃走一走、看一看,因此设计的植物材料多来自于教科书或网络。大学教材本来就滞后于现实,网络信息又真假难辨,特别是苗木生产者与园林设计者信息沟通不畅,因此,园林绿化工程需用的苗木与苗圃生产的苗木,难于一致,更难于对接。
二、苗木生产总量大于苗木需求总量,苗木产品供需结构性余缺并存的现象依然严重。
苗木过剩2/3
当前全国苗木生产面积约1800万亩,600亿株。由于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整体放缓,东部沿海发达城区绿化基本结束,其他地区尽管生态绿化空间较大,尤其是我国西部地区、乡村建设,但是资金相对短缺,短时间内对苗木的需求量不大,预计5年至8年内全国苗木需求总量约200亿株,这意味着有400亿株左右的苗木需要出口外销或找其他出路。
  小苗缺、中苗多、大苗少 由于2012年至2014年新育苗面积较大,当前2年至4年生中小和中等规格的苗木,如米径2厘米至4厘米的亚乔木、胸径5厘米至8厘米的乔木最多。大规格苗木,如米径8厘米至10厘米的亚乔木、胸径12厘米以上的乔木,尤其是大规格一级苗很少。由于近两年繁育小苗的企业或苗农少,2017年春季也很少有储备种子、计划繁育小苗的从业者,故未来2年生以内的各种小苗即将断档。
  常见树种多、其他树种少 北方地区白皮松、国槐、白蜡、法桐、柳树、榆树、栾树、丝棉木元宝枫、樱花、海棠、紫叶李、紫薇等多或较多,其他树种少。
  大规格的一级苗货源少、一致性不强 大规格的乡土树种一级苗,如胸径12厘米以上的国槐、白蜡、法桐、银杏、元宝枫、栾树、垂柳等全冠苗和各规格指标一致的苗木需求量较大,特别是有二级以上分枝的全冠苗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外来树种、稀有乡土树种如北美红枫、欧洲红栎、七叶树、榉树、朴树、黄连木等,由于苗木规格一致性不强、移植成活率较低或价格偏高,影响了市场需求。
  苗圃种植密度普遍较大,严重影响一级苗的生产 因为苗木市场整体需求减少,价格降低,种植成本增加,本来需要扩大面积、移植定干的苗木长期留床,造成留床苗密度大,径高比小,一级苗产出率低。由于不能正常移植或断根,加上管理粗放,使苗木抗逆性降低,病虫害增加,移栽成活率不高。
这里指的苗圃管理粗放,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放弃管理,苗圃经营者看到市场不好,不施肥、不浇水、不修剪、不除草,有的苗圃夏季杂草比苗木长得高;二是“恨铁不成钢”,苗木栽植过深、施化肥过多、浇水过勤、修剪过重,使苗木徒长或不能正常生长,也称不上精细管理。如‘园蜡2号’、‘园槐1号’近期出现的病害、冻害,主要是水肥过量造成,不是品种原因。
关于网站  |  触屏版  |  网页版
首页 刷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