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APP下载
甘肃从造林苗到园林苗
发布时间:2017-01-05 19:09  更新时间:2017-01-05 19:10  点击:1004
 在全国范围的苗市低潮中,甘肃同样未能幸免。新常态下甘肃省从城市开发建设到地产开工项目都在萎缩,苗木需求量整体下滑。
与去年相比,甘肃省苗木交易量降幅在30%以上;苗木价格也是一路下滑,即使是用量很大的落叶乔木工程苗,在缺货状态下价格降幅也达到30%。当地主产的新疆杨速生柳、云杉等乔木小苗大量积压,无人接盘,几乎沦为烧火之柴。
苗木行情大幅度下滑

地处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三大高原交会处的甘肃,不仅是黄河、长江上游的重要水源补给区,还是国家“两屏三带”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国生态安全战略和发展稳定大局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由于甘肃生态环境相对脆弱,因而进行大规模生态环境治理对其而言十分必要,也十分紧迫。
在国家建设大西北以及“一带一路”开发建设热潮中,前几年很多业外资本转投苗木业,集中投资建设了一批千亩以上的苗圃。加上农民跟风种植,使得整个甘肃苗木产量骤增,其中绝大多数是小苗。
“不过现在的苗木行业仍然是结构性过剩,园林绿化工程所需要的部分乔木及地被苗依然短缺,不但价格相对稳定,甚至部分品种出现了价涨现象。”兰州红玫瑰园林绿化有限公司总经理施国钟解释道。据他介绍,目前当地大量存圃的工程苗主要是新疆杨和速生柳,胸径从3厘米至15厘米均有大量积压,胸径2厘米至3厘米的小苗已经无人问津,很多苗圃经营者为腾地甚至可以免费挖苗,只要对方自己出人工。
与之相反,胸径8厘米以上的国槐、白蜡、垂柳、北栾等工程苗仍然处于缺货状态,目前主要从山东、陕西、河北等地调运。不过,其价格也同比下滑。交通运输新规出台后成本的增加、长距离运输导致的苗木损伤、外地苗成活率低,加上绿化建设提出的全冠苗要求等因素,为当地苗圃经营者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会。
生态建设需特色品种

甘肃省林木种苗管理局信息中心主任赵刚告诉记者,甘肃省的生态环境脆弱,有太多荒山需要绿化,仅这一块对苗木的需求不仅量大而且比较持久,在去库存方面可发挥一定作用。
据甘肃梦绿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赵红洋介绍,荒山绿化在当地是硬骨头,主要制约因素是缺少水源,所以对植物的抗旱性要求极高。目前甘肃对这类绿化项目也开始采用PPP模式运作,今年赵红洋也承接了一个荒山绿化的PPP项目,虽说后期风险难料,但目前低迷的苗市对于他们采购苗木相当有利,尤其是云杉、樟子松等荒山造林常规用苗供大于求,价格大幅降低。
“给我供苗的合作伙伴,无论是当地的,还是外地的,报的苗价都很低,基本上是成本价,我都是直接成交没好意思再还价。”赵红洋告诉记者。苗价降低带来的工程成本下降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工程方的资金压力。
调整结构同时提品质

甘肃正仑生态建设有限公司总经理祁海仑出身花木世家,从爷爷辈就与花木打交道。虽然这些年祁海仑的精力主要在工程上,公司的主要盈利点在施工方面,但随着工程市场回款压力与日俱增,他开始关注苗木市场。在祁海仑看来,甘肃苗木市场不仅品种单一,苗木质量与山东等地也有很大差距,而这种差距预示着甘肃苗木业的潜力和未来所在。“有资金、有志于苗木生产的企业不妨利用此轮低谷谋划高标准的苗圃建设。”他说。
目前,虽然山东、河北等华北地区的海棠、樱花、碧桃、紫叶李等彩叶、观花苗木严重过剩,但在甘肃,从绿化到花化、彩化的城市建设理念才刚刚兴起,对这类苗木的应用正呈上升态势,而本地苗圃种植较少。一些资深从业者认为,当地苗企应合理利用时间差、地域差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到山东、河北、陕西等地精选一批品质高的开花小乔木,丰富当地绿化材料,提升本地苗圃的竞争力。
细究甘肃苗圃的产品结构,多年来沿袭的一直是造林用苗为主的产品生产方式,新疆杨、速生柳、云杉、樟子松是主打产品,产量大、品质低、价格也低,而城市绿化建设用苗主要依靠外调来解决。
当前全国城市绿化建设主战场正从东部发达城市向西部转移,以兰州为代表的西部城市也在积极申办国家园林城市,对城市绿化苗木的需求将趋向丰富多样和高品质。相应地,当地苗圃也应转变经营思路,调整产品结构,实现苗圃产品从造林苗向高品质园林绿化苗的转变。  
关于网站  |  触屏版  |  网页版
首页 刷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