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玉兴(中)向江西农业大学师生介绍基地情况。
江西省九江县城门乡金桥村第一书记胡玉兴2012年创建的200亩苗木基地,如今已扩大到500亩,苗木品种有50种30多万株。
虽然基地的投建成本还没有收回,但胡玉兴的富民成绩单很漂亮:26户村民加入了苗木合作社,其中6户贫困户,最少的一年能增收1.5万元。
村民刘进枝说:“到外面打工的话,人家根本看不上我们这些年纪大的。如今在小胡的基地里打工,不仅挣钱多,还可以在家带小孩,真好!”
赢得老百姓的口碑,胡玉兴靠的是扶贫带富的信念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2011年,胡玉兴任金桥村书记助理。除了处理日常村务,他还喜欢到处转转,看看自己能为村里做点什么。他发现,金桥村有大片闲置的荒山,该如何利用好这笔资源呢?胡玉兴的家乡与金桥村地质相似,山上种满了苗木花卉,村民的日子很滋润,为什么不在金桥村也搞个苗木种植项目呢?再加上自己的父母也是做苗木生意的,有他们丰富经验的支撑,完全可以尽情施展拳脚。
“嗨!我们这个地方啊鸟不生蛋。种苗木能卖得出去吗?”村民陈尚能提出了自己的担忧。决定做苗木基地后,胡玉兴专门到九江市濂溪区、安徽等地考察了项目技术、前景,当他兴冲冲地把美好蓝图展示给村民、希望大家跟着他一起干的时候,却没有人愿意加入。老百姓担心技术、担心效益。“我种棉花有人来收不愁卖,种芝麻我几个月就能见到效益,种苗木时间太长啦。”村民陈尚能摇头拒绝。
不仅村民不愿意加入,就连胡玉兴的父母也极力反对。当初报考大学生村官的时候,胡玉兴的父母就不乐意。农村出身的父母一辈子辛苦打拼好不容易在城里给儿子买了房子,可儿子偏偏又回到农村工作,现在又来折腾什么苗木基地,胡玉兴的父母觉得自己儿子咋就那么“傻”。
为什么要当村官?胡玉兴说,是被2010年的一次大学生村官校园宣讲感染了,他觉得村子虽然小,但是能做的事情非常多,决定把自己的青春和梦想安放在基层。胡玉兴告诉父母,金桥村的年轻人都外出打工去了,只剩下留守儿童和老人过着清贫的日子,看着心里就难受,就想做份实业让大家有事干有钱挣。看到儿子这份诚心,母亲松了口:“要是做成了,对百姓来说也是件好事。”
启动资金从哪里来?胡玉兴父母拿出了给儿子成家用的20万元。接着胡玉兴在村里找了两位合伙人,又筹款20万,并与农户签订荒山租用合同,开荒平地,在母亲的指导下种下第一批苗木。截至2013年4月,基地里种植了红枫、紫薇、樱花、桂花、红叶石楠等多种苗木,昔日的荒山披上新绿。
正当苗木基地逐渐走上正轨时,2013年一场罕见的干旱给豪情满满的胡玉兴当头一棒。连续50多天的高温天气,晒坏了苗木,枯的枯,死的死,人工浇水根本不顶用,胡玉兴急疯了。为了帮助儿子渡过难关,胡玉兴的父母赶到基地出谋划策。县委村建办送来“及时雨”,提供贷款帮助基地添置了两台灌溉机。老乡们知道胡玉兴资金短缺一时发不出工钱,依然冒着高温打理基地。幸运的是,一场台风带来了充沛降雨,胡玉兴的基地得救了。“当时真的很怕失败,失败了老百姓不信任我怎么办?”胡玉兴说自己在村里是吃百家饭的,和村民的感情好得很,他必须挺过这个难关,做出样子,才能不负老百姓的期待。
2014年4月,胡玉兴成立了合作社。由于他务实肯干,销售也有门路,看好他的人越来越多,有的村民投资入股,有的村民以土地入股,大家齐心协力搞好苗木产业,分红、领工资的时候村民都是喜笑颜开。胡玉兴因此被评为江西省优秀大学生村官、九江市优秀青年,然而在他心里这些美誉都比不上老百姓的日子美,“我的初心就是想带领全村人脱贫致富,这比什么都重要。”胡玉兴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