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APP下载
2017下半年南方苗木市场行情分析
发布时间:2017-09-26 18:07  更新时间:2017-09-26 18:07  点击:1781
  从掌握到的情况来看,2017上半年,南方诸地苗木市场欢乐收官。下半场开启在即,业内普遍预测,下半年绿化市场将持续向好。只是在宏观面向好过程中,微观地带依然诡谲多变。
大势

仔细想来,今年园林苗木行业牛市的源动力是“生态文明建设”。近期,中央不断释放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信号,主流媒体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关注度达到历史高位。地方上拿出实际行动来响应,铁腕加强生态环境修复及整治,相关项目扶摇而上,配套资金表现乐观。
各种信息都透露出,国家经济结构转型开始找新的发力点,生态文明建设是新的抓手,生态项目或将成为国家下一轮基础设施建设的主体,由此开启绿化行业的政策红利期。给园林苗木行业最大的感受是,“生态文明建设”不再摸不着了,绿化项目的增量将有效拉动苗木需求量。
而在生产方面,上一轮熊市让南方苗木行业在低迷期中盘整,江浙沪闽粤等地苗木不断转移到产业弱势区域,皖、赣、黔、滇成为主要接收地。次级产品不断被消化或淘汰,总体库存已经削减。在整个过程中,长江以北市场对南方行情贡献率在上升,皖北、苏北、湖北及河南是主要中转过渡地。
据权威部门宏观数据显示,2016年花木企业(包含花卉与苗木)减少6%,从业人数下降,但销售额反升了7%。由此或也说明,花木行业结构在不断优化,去库存进入尾部。不过记者在走访中观察到,当下从业者普遍还能感受到旧伤疤的痛,理性思维目前占据主动。大家愈发明白一件事:园林苗木行业市场与国家宏观经济连带关系强。
基于市场需求及产业形势变化判断,今年下半年绿化市场将有三方面转移深入,苗木行业势必受此影响。
转移

首先,转移有三大方面,其中市场主体转移是主因。
与前些年不同,今年“生态文明建设”到了大规模落地阶段。各地生态项目崛起,有效提振了绿化市场。园林公司不断深耕生态园林板块,尤其是上市园林企业,生态园林项目落地有效拉动上半年业绩与利润增长,个别上市园林企业在手订单已超过千亿元,在小区域形成“寡头市场”。
生态项目崛起让园林行业市场区域已经发生转移。以往市政园林与地产园林分割市场的格局已经被打破,园林市场跳出主要城市中心区域,开始大规模往县级以下城镇、城郊、郊野、山林地带等转移,河道治理、生态修复、新农村建设、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等是新市场区域———新概念加上资金卡位,地头蛇对过江的强龙也束手无策。
有意思的是,园林项目发包单位也变得多元化。在贵州等地,发包单位是环保部门的情况越来越多,而且,环保部门的职能范围在扩大,深入到林业、农业、扶贫等领域。
当然,向城市外围辐射并不意味着城市绿化已经饱和,在一些大型社会类项目的发力下,城市绿化市场仍有波动,如厦门的金砖会议对当地绿化市场就有积极影响。但这种影响具有阶段性,且不具有代表性,更具代表性的长期影响来自于新型城镇化的推进。总体看来,城市园林的投资体量增幅在减少,非城市基建成为新经济增长点之一,许多欠发达地区解决三农问题有仰仗于生态文明建设。
 其次,市场主体的转移带动了市场资金的转移。这里所说的资金分为两类,一类是政策资金,另一类是社会资金。
生态项目是需要花钱的,大部分依赖政府直接投资或兜底。
当前,大型项目大多数是通过PPP项目进行,以小量的政策资金撬动大量的社会资金,政府拉长回购时间。
曾有一位业内资深人士告诉记者,眼下许多区域的生态园林类PPP项目,杠杆率已经超过了10倍。也就是说,政府用1亿元自有资金,撬动超过10亿元的生态园林建设市场。
对于如此高的建设杠杆,前几年许多地方还在扭扭捏捏,今年各地明显都放开了步伐,即便是在富庶的江浙地带,也开始尝试融资型建设的方式。
因此可以预见,下半年这一现象还会加剧,特别是上半年几大部委对地方违规融资方式不断施压,PPP项目成为解决未来地方建设资金的有效途径。生态园林项目是当前主流建设风向,地方政府操作空间很大。
短期来看,这对于园林苗木行业是幸福的事,先期政府储备的撬动资金自然少不了。记者观察到,湖南、四川、江西、贵州、云南等地,有关生态、林业、扶贫方面的奖补资金十分可观,而且多以混合捆绑形式下放,一个县就以亿元计算,省级划拨则是上了千亿元台阶。
云南一个县湖泊治理加上湖岸绿化,据说今年已划拨两亿元资金支持,后期将带动30亿元的“政府+社会”资金进入,对该湖泊进行全面修复与提升,其他地区的资金如何由此可见一斑。
资金是园林苗木行业的基石。下半年是项目落地、结算的关键时期,目前很多区域的项目都处于初期,这一阶段的款项或许尚且乐观。不过当前项目回购周期普遍较长,尾款问题还有待观察,而且苗木结算相应滞后,建议业内人士审慎乐观。
还有,园林苗木行业具备自身特殊性,业内社会资金的转移跟产能骨肉相连。
广义园林苗木行业社会资金的转移,还包括园林公司的固定资产转移、苗木公司的苗木资产转移、交易平台及经纪人的垫资转移等方面。在地理区域上,江西、湖南、贵州等地是当前南方绿化项目的聚集地带,也是主要的苗木流向地,此外,陕西、甘肃、山东、新疆、内蒙古等地今年也吸收了不少来自长江以南的园林苗木产能,行业北上势头很旺。
在外围市场拓展的队伍中,来自浙江、上海、广东、江苏的力量最为强劲,除了上市园林企业外,许多中型企业也在拓展外围市场。在苏州,几家老一级园林企业已经联合,开始拓展贵州、山东生态园林市场;而杭州的园林企业也已经在贵州、陕西、江西等地扎根。需看到的是,园林产能转移还带动了苗木产能的转移———而且不少苗企从之前的纯供苗发展到跨区域生产。
可以说,现在发达地区的园林苗木行业形成了抱团式转移,以此增加异地作战的综合实力。从另一方面也发现,传统发达地区的行业优势或多或少在被削弱,苗木产品流通的方向发生了变化。
最明显的现象是,今年上半年,湖北、安徽的流通优势在加强,贵州、云南等被动市场有了更多主动出击外围市场的能力,产品能从弱势地区直接发送产地,而传统的浙江萧山、金华,江苏夏溪等集散地,成为了信息中转地。传统集散地的品牌、资金、技术、信息优势当前虽然还没法撼动,不过随着市场透明度增加、交易平台的兴起、经纪人的转向,交易格局的变化也会深入。
准备

三大转移环环相扣,对行业的影响也会由面及点,下半年影响会逐渐显现。不过可以判断,基于市场类型的不同,无论是精品苗还是次级苗,都会有空间,苗市好坏很难一概而论,最终操刀者在“市场”与“渠道”。种“好的苗”没有错,不过在“对的时间”种“对的苗”才是企业盈利的根本,市场会越来越证明这一点。
这其中强调的是一种客观思维,因为在以往的行业内,主观思维占据主导位置,各环节之间的渗透、信息的流通并不强,给了经纪人、交易平台成长的机会,行业的总体成本畸形偏高。所幸行业低迷的这几年给从业者上了一堂课,无论接下来是牛市还是熊市,优化行业结构的抓手在于上下游联动,多方位整合,精准定位———无论是市场区域还是产品类型。
一言以蔽,接下来苗木企业要裹好冬衣,还是享受艳阳?基于你做什么样的准备,因为市场分化还会加剧。 
关于网站  |  触屏版  |  网页版
首页 刷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