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APP下载
大兴苗木业的引路人
发布时间:2017-12-29 15:38  更新时间:2017-12-29 15:38  点击:1184
  大兴区位于北京市正南,地势平坦,交通便利,加上相对温和的气候条件,发展苗木种植得天独厚。但与北京其他几个区相比,这里的苗木业起步略晚,近4万亩的面积不算太大,好在从业者起点较高,具有一定后发优势。同时,有几家对行业发展趋势有清晰判断的“老司机”引路,提升了整体水平。
  本次记者走访的两家苗圃就是这样的引路人,其相同点很多:老板入行都接近20年时间,但真正专注于苗木生产只有几年;苗圃面积虽然都只有几百亩,但正在扩张之中,目标为2000亩左右;对苗木质量的追求达到了“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境界,为品质可以“不惜一起代价”……
  不过,这两家苗圃在选择品种时又有本质区别:北京安海之弋园林工程有限公司是典型的工程驱动型企业,“园林工程用什么我就种什么”被其董事长赵玉斌奉为圭臬,因此圃中以常规乡土乔灌木为主;北京宝山彩叶园林种植有限公司则几乎是纯生产型企业,工程只是比例很小的副业,所以其总经理于宝民在选择品种时考虑的是未来需求和市场变化,最终定位为彩叶乔木供应商。
 
安海之弋:精益求精没有尽头

“这些银杏,我一棵都看不上。”赵玉斌说这话的时候,表情淡定,语气坚决。而他嘴中看不上的银杏,正是他自己苗圃主干道两旁胸径近20厘米的大苗。
  事实上,这100多棵银杏无论规格、树形还是长势,在普通苗圃都算得上精品了。但赵玉斌仍然认为它们不够好,是因为这些年做工程的经验告诉他,高品质苗木是优秀工程的基础,只有不断提升品质,才能追上行业发展的步伐。
  18年前,赵玉斌下海投身园林行业,工程由小做到近亿元,一直有个100亩左右的小苗圃用于囤苗、假植。但三年前的一件事让他决定扩建苗圃,自产苗木。
  当时工程需要200棵高品质碧桃,他找遍北京、河北、山东也没凑齐,最终改了设计。“一个苗圃最多有十几棵过关的。”他说,那时就下决心要生产最好的苗木,首先是给自己的工程服务,同时为社会供应好苗。
  在管理苗圃时,赵玉斌总结出“五化”。精品化,无论乔灌木都要做精品;机械化,人工越来越贵,老龄化严重,用机械是方向;容器化,现在的工程七成以上是反季节施工,容器苗使用比例很大,目前考虑的是容器栽培胸径13厘米的乔木和地径6厘米的灌木;网络化,销售依靠网络和协会的力量;专业化,发展良种,尤其是常规乡土树种的良种选育前景看好。
  “最近有人说北京城的园林绿化做了十几年,马上就没得做了。我觉得根本不可能。”赵玉斌告诉记者,北京的绿化水平不断提高,活儿越做越精细是事实,但和欧美、日本等国家比起来差距还是很大。这种差距,既体现在园林设计和后期管理上,也包括植物材料的质量。所以,他在苗木质量上不断下工夫。
  在安海之弋公司的苗圃里,苗木定植普遍是两种株行距:2.7米×2.7米和5米×5米,前者苗子胸径在8厘米以下,达到8厘米就抽稀,以保证足够空间。“以前卖苗,采购商要的是粗度、高度,现在还要看树冠、树形、长势,没有空间是不行的。”赵玉斌说,定干高度2.8米以上是北京行道树的“市标”。
  但现在他已经不满足于这些了。记者看到,圃中有几块地苗子种得很密,规格也就是两三年生,但每一株树干都用铁棍支撑,还拉了铁丝防倒伏。品种倒是简单,国槐、白蜡、栾树等。
  “通过这几年做苗圃我发现,想出精品必须自己从小育苗。”赵玉斌说,之前他都是采购三四厘米粗的苗养大,或者嫁接彩叶品种,如金枝国槐、金叶白蜡等。可是虽然努力筛选,但砧木毕竟是从不同生产者手中收来的,一致性差。
  现在他每年都籽播几千棵国槐、白蜡、栾树等小苗,一年后平茬,开始选优、抽稀。达到“三年根两年干”再选,优中选优。最终把树干直、长势旺的按2.7米×2.7米定植,培育大苗或用作砧木。
  此外,赵玉斌对育种也很看重。“发达国家苗圃的科研力量强大,有很多自育品种。我们虽然在知识产权保护上有不足,但也要重视种质资源收集,为今后育种做准备。”他说,碧桃、榆叶梅、红枫、矾根等植物,每个树种自己都收集了几十个好品种。
 
宝山:三个连续的关键词

“圃如其名”,北京宝山彩叶园林种植有限公司的近600亩苗圃几乎全是彩叶树,其中彩叶白蜡占85%以上,主打品种有秋紫白蜡、金叶白蜡和美国白蜡等。此外,还有少量紫叶稠李和金叶复叶槭等。
  不过,“彩叶”只是宝山苗圃三个关键词之一。
  “秋紫白蜡叶片变色效果最好,鲜艳,而且适应性强,耐瘠薄,病虫少,缺点是长得太慢;美国白蜡绿期长,符合北京增彩延绿的需求,但低接不稳定,易抽条,高接没问题;金叶白蜡其他都好,但金叶期在春天,不如秋季变色的品种有优势。”这几年从事苗木生产,于宝民深感不能控制市场,而是要适应市场,要想市场5年后、8年后是什么样子。因此他看好彩叶白蜡,也对各个品种的特点以及在北京市场的表现认识深刻。
  在生产彩叶白蜡过程中,于宝民不断思考,怎么才能让苗子长得更好更快,“从小控制质量”是他得出的结论。
  首先必须保证苗木纯度。在宝山苗圃记者看到,除了平整的地面和规范的管理外,很多胸径3厘米的苗株行距也达到4.8米×4.8米。“这些都是三四年生的扦插苗,有秋紫白蜡,也有金叶白蜡。”于宝民告诉记者,高接苗虽然出圃快,但树冠效果比原生苗差太多,不如自己从小扦插。
  “只要管得好,扦插苗效益更高。”他指着路边两排胸径近10厘米的金叶白蜡说:“这2000棵原生金叶白蜡售价能达到1500元以上,但我不准备卖了,等15厘米以上再出。用不了几年。”
  据了解,这些彩叶白蜡扦插苗最初都是按照1.2米×1米栽植的,然后“去2留1”,变成3.6米×2米。随着生长,再去除中间的一列,变成3.6米×4米。最终,挑选好的按照4.8米×4.8米定植。每次抽稀都是筛选的过程,留下精品。
  “品质”是第二个关键词。保证空间和不断筛选只是于宝民提高彩叶白蜡品质的手段之一。很多基础工作属于苗木生产的“里子”,不会被一眼看到,但确实有效。
  “和种菜、种果树比起来,种苗木要轻松很多。”于宝民认为,只要管好土、水、肥、植保和修剪就够了,但不能将就,不能凑合。
  “比如土这项基础先要打好,”他说,“要有足够的有机肥。”建圃之前,于宝民就给每亩地施了2吨羊粪。在此后生产中,他几乎每年都从内蒙古购买羊粪增加土壤肥力。“400吨羊粪30万元,我能接受,再加上政府每年补贴的300吨有机肥和40吨复合肥,就够用了。”
  除草时,于宝民不用除草剂,机械化作业加上养鹅,也是为了不造成土壤板结。在他看来,“有定性”的人才适合搞苗圃,需要实力支撑和平和的心态,那些做“短平快”产品的人属于投机。
  “成本”是宝山苗圃的第三个关键词。很多人认为生产苗木,品质和成本是一对儿成正比的冤家,很难此消彼长,但于宝民做到了。不久前,北京林木种苗协会组织会员单位来宝山苗圃参观,就是来学习其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节水灌溉技术。
  于宝民的做法是使用微喷带。在每片苗木靠近园路处安排一个出水口,通过地下作业给每排苗木一个分出水口,将微喷带铺至每棵树下。“和挖沟灌溉比起来,节水效率在60%至90%之间,不同品种效果有差别。”他说,现在北京农业用水价格正转为阶梯制,用得越多价格越高,所以节水是趋势。“现在几百亩地一个人就能浇完,不到3小时。”
  如今已是冬季,为减少损耗,增加使用年限,苗圃中一排排的黑色微喷带被卷起,埋入路边的土里,形成一个个小土包。只有地头的出水口,隐约从土包中露出。
  除了除草,于宝民在植保方面也开始尝试机械化,目的同样是降低成本。“人工越来越贵,而且从业者逐渐老龄化,年轻人不愿意干,这是很严重的问题。”他说,必须从现在就向机械化转型。
  目前宝山苗圃在打药时的装备是一人一台打药机,加上除草,一个人负责60亩地。“什么时候你的苗圃里看不到人,但地面还特别干净,那你就赢了。”于宝民说,如今他的目标是一个工人轻松管理130亩地。
关于网站  |  触屏版  |  网页版
首页 刷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