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APP下载
北京工程对苗木质量要求更高
发布时间:2018-03-06 14:42  更新时间:2018-03-06 14:42  点击:1038
  2016年,通州副中心开始建设,大家一个直观感觉就是对苗木的要求更高了。副中心新城建设伊始便规划了许多高楼大厦与宽阔马路,这相应地导致了工程树种规格提高。京彩燕园采购部经理刘朋介绍,2017年北京工程苗规格普遍在胸径15厘米以上,胸径18厘米至20厘米的苗子也用得不少。
  除了规格,工程用苗还新增了许多方面的限制:分枝点大多要求2.8米,而过去只需达到2.3米左右即可;对树干、树冠的要求更高了,许多树即使规格符合要求,也会因树形不好而被拒。这使得大规格苗木持有量本来就不多的苗圃处境更加艰难。
  面对这种用苗趋势,标准化又一次成为热议的话题。目前北京大中型苗圃普遍采用的都是大株行距标准化育苗法,株行距均为3米×3米、3米×4米甚至更大,这种株行距足以确保大规格苗木生长所需的空间。
  但是,不同苗圃由于生产理念不同,培育的苗木在分枝点与冠形之间必定存在差异。
  单一苗圃很难提供一批工程所需的全部苗木,那么圃间苗木的差异就造成了工程苗的采购困难。所以,是否能形成一个公认的苗木培育标准,许多机构也在探索。
  2017年,北京林木种苗产业协会成立京通联盟分会,京通联盟分会秘书长周晓杰表示,希望能发挥联盟的合力一起供苗,形成统一规范的苗木生产标准。这样,才能满足工程苗规模与标准的双提升,使本地苗圃均能享受大工程动工带来的福利。
  刘朋表示,用苗标准提高后,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供应商送货的风险,种种细节使得采购方很难找到合适的苗子。“送货时,如果有一棵退树,就会增加其经营成本。”为保证苗木合格率,园林公司采购更侧重中大型苗圃,小苗圃及农户的生意更不好做。
 
生产与生态

除了用苗标准提高,北京苗市的另一特点在于过高的生产成本。除了昂贵的地租与灌溉费用,人工费用开销也不少。
  随着现有工人的老去,补充的工人量并不能满足苗圃的用工需求,人工费逐年提高。此外,北京的气候对苗木生长也有些消极影响。种种原因,北京苗木销往外地几乎没有优势,定位本地“精品大苗”市场是苗圃的唯一选择。
  受生产成本与市场需求的限制,北京苗圃内基本不种小苗,定植苗规格均在胸径4厘米以上。“养大一棵树的成本很高,从小苗养大的成本就更高了。”北京华源盛景园林绿化工程公司总经理张大伟表示,想在北京做好苗圃,要有相当的资金积累。许多苗企都有自己的工程项目,以此带动消化圃内的苗木,缓解部分“高标准”工程苗带来的供给困境。
  由于经常承接绿化工程,也造成了北京苗圃的一个特点:许多苗圃的园艺化程度非常高。虽然北京对圃地硬化的要求很严,但苗圃仍很重视植物搭配,致力打造优良的植物景观,圃内景观普遍达到“微小公园”标准。尤其是主营彩叶树和造型树的苗圃,多彩精巧的植物常令参观者流连忘返。张大伟介绍,在苗圃中经营园艺化景观,是一家公司艺术水准和能力的展示,反映了企业形象。
  目前,在京的中大型苗圃大部分均有园艺化展示。北京市林业种子苗木管理总站种苗科科长沙海峰介绍,北京市自2014年开始鼓励建设规模化苗圃,此举兼具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苗圃合约到期后既能保留苗木形成生态景观林,也能为周边村民提供生态游憩功能。园艺化的苗圃建设不仅能满足其经营需要,还实现了生态效益功能,是很好的尝试。
 
品种与规模

作为首都,北京的城市绿化已经做了好几轮。基本的绿化要求已能满足,2015年开始的“增彩延绿”项目旨在将首都绿期和观赏期尽量延长,耐寒、彩叶植物引起了新一轮关注。
  张大伟表示,楸树流苏等夏季开花树木,这两年引种效果良好,弥补了北京夏花少的不足。元宝枫、天目琼花、火焰卫矛等新兴彩色观赏树也效果很好。植物引种到北京参与绿化建设,不仅要求颜色亮丽,还对其抗逆性有很高要求,这需要长期的适应性考验。
  新植物引进,不仅需要时间,还需要育苗产业的背后支撑。
  北京温泉苗圃作为“延绿增彩”项目的坚定践行者,从多地引种了金叶鹿角桧、金叶疏枝欧洲刺柏、蓝杉等多个彩叶针叶树种并已开始自主扩繁。该苗圃技术总监李菁认为,对于引进的树种,从繁殖到越冬保护均需要形成完善体系,才能确保景观上的良好应用效果。目前温泉苗圃的彩叶针叶树繁育已经进行了4年,许多栽植实验还在进行中。
  引种需谨慎,是许多从业者的共识。针对更多彩的北京建设,许多苗圃也均购入了一些外来的新品种,但上工程效果如何,还有待证实。沙海峰告诉记者,对于引进的植物,品种将只是一个考虑因素,种源地、繁育方式都将列入未来评估范围,以确保“外来和尚”也能“念好经”。
  沙海峰表示,新一轮绿化树种的首选是性状良好的乡土树种。许多经营者也逐渐意识到,按现在的工程量看,一家苗圃统一规格的一种苗木,至少要种植500棵以上才能销得动。
  调查数据显示,北京共有苗圃面积26.9万亩,大小苗圃1200多家,其中一百余家规模化苗圃的面积占全市总苗圃面积的五成左右。一些小型苗圃“自家土地自家种”的经营形式将很难维持。
 
“永恒的春天”在哪里?

提到2018年,一件大事是备受关注的,那就是北京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行动计划。
  许多人担心,觉得造林苗青睐中小规格苗(胸径8厘米至12厘米),这一部分苗木目前较为缺乏,可能错过此次机会。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局长邓乃平表示,“新百万亩造林”与过去相比范围更大,不仅包括平原地区,也包括浅山区以及城市核心区和中心城区,对应的苗木选择也将呈现更多样化的趋势。“相信新一轮百万亩造林将带动更多苗木需求。”他说。
  去年,苗市的好转有目共睹,这次苗市抬头惠及的是那些手中有“好苗”的生产者。“精品苗不愁卖,普通苗没市场”的现象全国通吃,在北京表现更显著。虽然市场需求波动不定,但随着需求增加,更多样性的精品苗木会在北京建设中找到一席之地,精品苗会迎来更广阔的市场。当务之急,当然是积攒力量,在标准化、规模化上投入,探索机械化可实现程度,精益求精,追求卓越。
推荐阅读:胶东卫矛
关于网站  |  触屏版  |  网页版
首页 刷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