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春,山东省滨州市将传承发扬“塞罕坝精神”,紧盯创森规划五大目标任务,以林水会战提档升级为主线,全面开展国土绿化行动,将突出绿色廊道、森林镇村和水系生态绿化等重点工程,目标完成新造林15万亩,启动市级森林乡镇、森林村居创建,积极参与省级森林乡镇、森林村居创建,重点沿河流干渠等水体两侧绿化。
一是实施生态绿化工程,见缝插绿,着力打造城市森林网络。突出抓好城区增绿增靓工程,重点对城区街道、公园绿地、居住小区、单位庭院、城乡结合部等进行绿化提升,确保三年内中心城区及各县区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以上,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1平方米以上;突出抓好森林生态廊道工程,重点对高速公路、国省道、铁路及县区与滨州城区连接道路沿线绿色通道提档升级,以及中心城区环城林带和主要河流水系防护林带建设;突出抓好森林乡镇森林村居建设工程。结合美丽乡村建设,以进村路绿化、街道绿化、庭院经济和围村林建设为重点,加大省级森林乡镇森林村居创建力度,启动市级森林乡镇森林村居建设,全市每年建设森林乡镇(街道)10个以上,森林村居100个以上;突出抓好荒滩绿化攻坚工程。积极利用盐松(乔木柽柳)、柽柳等耐盐碱树种,采取植苗造林、封滩育林等方式,加快重盐碱区域植被恢复;突出抓好湿地保护修复工程。加强生态退化湿地的保护与修复,加快国家级、省级湿地公园建设,到2020年,力争国家级湿地公园达到4处以上,省级湿地公园达到16处以上;突出抓好生态林场提升工程。充分利用14处万亩生态林场资源优势,大力开展林下种养、生态旅游、森林康养等多种经营,加强林木管护,完善基础设施,积极开展国家和省级森林公园申建。
二是提升绿化档次水平,着力提高森林城市建设的内涵和质量。强化规划引领,尽快形成高标准、高档次、现代化的城市、郊区、村镇等各类森林生态板块,连通道路、水系、农田的森林生态网络系统。突出体现和反映滨州黄河文化、红色文化、兵圣文化、汉孝文化的积淀、地域特征。干线道路、环城林带、重点水系等生态廊道建设工程,既要适合本地生态环境,又具有较高绿化、美化和经济价值,多树种、宽林带,混交造林,每侧林带宽度100米以上。
三是培育惠民生态产业,着力实施特色林果、林木种苗、林下经济、生态旅游、林产加工等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发挥冬枣树苗、鸭梨树苗、蜜桃树苗、水杏树苗等产业优势,大力推进基地化、标准化、园区化生产,实现特色林果业由数量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借助黄河三角洲绿化苗木博览会平台,优化布局、调整结构、强化基础、转换机制,重点培育惠民、无棣、博兴园林绿化苗木与耐盐碱苗木生产集群,邹平、滨州经济开发区花卉和观赏苗木生产集群;探索发展立体林业、循环林业等多种林下复合经营模式,培育一批林下经济产业集群和现代园区,创建一批林下经济产品特色品牌;以林果基地、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生态林场、美丽乡村为载体,打造森林生态旅游品牌,让农民群众从绿水青山中持续收获“金山银山”;支持培育一批规模大、档次高、品牌响的林果产业龙头企业,加强花卉、果品、木材、柳蜡等产品精深加工的研发,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民结成稳固的经营合作关系,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共同体。
四是提升森林保护能力,着力解决有人造、没人管的问题。坚持造管并重,按照“谁栽植、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建立林木管护常态化长效机制,确保“栽一片、活一片、成林一片”;建立健全森林资源有偿使用、生态补偿、生态红线和破坏森林湿地资源责任追究制度,推进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创新林地经营机制,搞好造林土地流转,绿色通道等重点生态造林工程全面推行政府租赁土地造林,公司或大户承包经营模式,解决好绿化用地问题;加强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和护林防火队伍建设;加快林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和先进实用技术推广,尽快突破重盐碱地造林、重大病虫害防控等技术,推动林业创新驱动发展。
五是繁荣城市生态文化,着力做好“心中播绿”文章。加快森林文化主题园、森林科普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湿地博物馆等生态科普基地建设,不断增强群众生态文化观念;加强古树名木的保护,积极挖掘其美学、认知、游憩、文化价值;启动市树、市花评选,提升城市品位和知名度、美誉度;大力倡导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3月12日植树节,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光峰带领几大班子领导和市直有关部门干部群众600余人参加义务植树活动,现场栽植海棠、金叶榆、元宝枫、白蜡等4000余株,全市当天共一万余人参与植树活动,种植各类树苗近十万株。
推荐阅读:红心苹果苗
山东省滨州市今春再造15万亩聚力奋战造林开门红
发布时间:2018-03-21 16:24 更新时间:2018-03-21 16:26 点击: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