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现状
2017年全国苗圃发展相对平稳,种植面积初步统计约为135万公顷至140万公顷,其中绿化观赏苗木占比为58%左右。山东、江苏、浙江、河南等苗木大省继续保持第一梯队阵营优势,苗圃面积分别为304万亩、294.1万亩、232.16万亩、194.34万亩。其他苗木产区如四川、江西、广东、河北、陕西、安徽、湖南、湖北以及辽宁等苗圃面积和存圃量有增有减,但增减幅度不大,苗木产业结构调整态势明显,苗圃建设回归理性。
苗木产业产品结构上,有竞争优势的品种和大规格、优质高端苗木存量不足,供应紧张。而苗圃产品却主要集中在中小常规低端苗木和速生品种上,标准化、精品化、大规格苗木以及特色高端工程用苗依然是俏销且稀缺的资源,远远满足不了市场日益增长的多样化与个性化需求。
两极分化
受宏观经济向好和园林市场复苏强劲拉动,2017年,全国苗木销量和价格较2016年均有大幅度增长提升。一些常规苗木品种价格触底反弹,大规格优质乔木和花灌木、色叶和观果品种、适应生态环境建设的乡土树种和功能化苗木、原冠苗和造型苗木、部分绿篱球和色块苗新优品种需求强劲,价格上扬出现脱销,有的高档特色苗木甚至要从国外采购。
不过,同质化中小规格苗、部分速生苗、低质量苗行情低迷滞销,野生大树市场则陷于冰冻,难以逆转。过去几年苗圃大扩张、同质化的负面效应逐渐显现,苗木的结构性过剩问题非常突出,普通中小规格苗和速生品种存圃量巨大,苗木产销区域不平衡、产品结构不平衡、市场不平衡现象依然存在。
五个变化
国内苗木产业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必须重新定位,调整结构,转型升级。总结近来的市场表现,苗木产销经营发生了五个变化。
首先,种植面积趋于稳定,苗圃扩张势头遏止,办苗圃少了冲动多了理性。苗圃转型升级,产品培养走高干、造型和容器化等精品路线;专类苗圃经营红火,苗木的品质效益取代规模数量;进行跨界三产融合,苗旅结合、林苗一体模式出现;机械化设施化开始大量应用于苗圃生产。互联网新营销兴起,尤其是年轻的苗木人利用专业知识、现代商业模式和互联网进行苗木营销成效显著。运输成本增加,运输新规和营改增影响,增加苗木销售的难度和成本。
尤其要关注的是,巨大的城市造林市场成为促进苗木发展的新机遇。如北京制定了新一轮的百万亩造林规划,预计到2020年,新增森林面积100万亩。到2020年,全国要建成6个国家级森林城市群、200个国家森林城市、1000个示范森林村镇。
高端苗木
供需两端供需变化,形成了低端产品严重过剩,高端产品非常稀缺的市场格局。大力发展高端苗木产品,才能满足未来市场的新需求。从近几年工程实例看,国家重点景观工程、高端地产酒店、庭院别墅、旅游景区及校园景观等都是高端苗木应用的主要市场。
何谓“高端苗木”?
一般指珍稀、生长周期长、大规格、造型优美或树形独特、高价值的苗木,也包括新优彩叶观花观果树种、具有生态功能的苗木和树体优美的大规格苗木,不能简单理解为只是珍贵价高,更主要的是苗木品种品质和标准化程度是否达到较高的水平。
我国苗木种植面积是世界之最,但工程适用的优质大规格苗和高端精品苗木严重供应不足。而高端苗木通常生产周期长、培育困难,在短期内难以“复制”,因此呈现僧多粥少的状况。当前苗木市场的需求趋势,已从一般绿化、上升到美化环境以及功能化和生态化的更高层面。一般苗木产品虽供过于求,但对于用时间积淀和技术培育出来的高端、精品苗木,则是供不应求。可以说,优质高端苗木将是未来园林苗木市场决胜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