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APP下载
探访中国首个红树林湿地自然保护区
发布时间:2018-06-12 19:02  更新时间:2018-06-12 19:02  点击:737
 红树林其实并不是红色,而是绿色?这种植物能怀孕、会排汗,还流血,什么情况?带着上述疑问,记者日前走访了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海南岛北部,是中国建立的第一个以保护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为主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红树林为何并不红?

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助理工程师冯尔辉介绍,红树林是生长于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的木本植物群落,常见于港湾、河口咸淡水交汇区平均海平面以上的滩涂。

虽然叫红树林,但整体看上去并不是红色,而是绿色,这是为什么?

冯尔辉解释称,红树林组主要组成植物为红树科植物,其树皮富含单宁酸,该物质遇空气中的氧气后会发生氧化反应而呈红色。

能怀孕、会排汗,还流血?

守护红树林多年的冯尔辉,对该物种了解颇多,他形象地总结出三大特征,即能怀孕、会排汗,还流血。

说它“能怀孕”,是因为其独特的繁殖方式——部分红树植物的种子在母树上发芽形成新的个体后才脱离母树,常称之为胎生现象。

说它“会排汗”,是因为其对盐渍的适应——红树植物的根系具有拒盐的功能,部分植物如老鼠簕、桐花树、白骨壤等还可通过叶片表面盐腺将多余的盐分排出体外。

说它“还流血”,是因为其富含单宁酸——红树植物树皮富含单宁酸,当与空气接触会发生氧化反应,使树皮呈红色,看起来像流血一样。

红树林守护者:泥滩里的行者

在该保护区,有这样一群人,数十年如一日地守护着这片林地。

冯尔辉就是其中一员,他向记者表示,由于自己热爱这份守林护鸟的工作,很多同事直接喊他“鸟人”。

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林业管理局工程师李诗川,上世纪90年代末来到该保护区工作,一干就是20余年。

他说,红树林生态修复确实很难,在红树林泥滩地里,人进去种树的话,膝盖以下都会陷进泥里,撒种、播苗、种苗每走一步都很难。

不过李诗川表示,保护、修复红树林湿地及其生态系统是自己的职责,每当看到湿地中的树木愈加茂盛,鸟类、底栖动物们在这里成长繁衍,觉得一切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看到这些树林能够很好地长起来,那我们就有很愉快的心情,而且也有一定的成就感。”李诗川说。

从破坏者到守护者,当地居民意识之变

像李诗川一样的“守护者”有很多,他们付出的艰辛及红树林湿地的变化让当地居民看在眼中,使得居民对红树林湿地的保护意识不断增强。渐渐的,一些当地居民也成为了红树林的“守护者”。

海口市演丰镇林市村村民黄宏远就是其中一位,从一名红树林的破坏者变成了守护者,目前在保护区从事水电工相关工作,是一名义务护林员。

今年75岁的黄宏远说,自己小时候看到的红树林比不上现在,没有那么大片。那时候没有人保护,人们砍拉回家烧火,现在没有人砍,也没有人在里面抓鱼、抓螃蟹。

通过“守护者”们的不懈努力,东寨港红树林成为迄今为止中国保护最完好、连片面积最大、物种最丰富、群落结构最好的红树林。蜿蜒几十公里的海岸线上,生长着19科36种红树植物,占全国红树植物种的97%,160种鱼类、115种软体动物及208种鸟类在这里生存。

一度危情:珍稀濒危物种红榄李的告急

冯尔辉说,丰富的物种资源使东寨港成为中国最主要的珍稀濒危红树植物保存地和国内红树林生态系统重要研究基地。

说到珍稀濒危,就不得不说说红榄李的故事。4年前,红榄李一度被列为珍稀濒危红树植物物种。中国红树林保育联盟(CMCN)2014年发布的《中国濒危红树植物红榄李调查报告》显示,红榄李国内仅剩下14株,分布在海南三亚铁炉港和陵水大墩村。

这个珍贵的“红树家庭”在东寨港保护区实现从无到有,从1株娇弱的小苗到700多株健康的红榄李,离不开王式军及其团队的努力。

王式军是东寨港保护区的一名退休职工,已在这里工作了30多年。

“这些红榄李都是我亲自参与培育的,像自己的孩子一样,虽然早在两年前就退休了,但还是放心不下。现在返聘回岗之后,我打算直到自己干不动了为止,都会一直陪伴它们成长。”王式军说。

王式军呼吁,相关方面应加大对红榄李等红树科植物保护的支持,因为这些物种的研究、培育成本很高,并且一旦危急,修复的成本更高。
推荐阅读:花柏

 
关于网站  |  触屏版  |  网页版
首页 刷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