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APP下载
三峡坝区引种珍稀植物436种 保护长江生物多样性
发布时间:2018-08-03 17:09  更新时间:2018-08-03 17:10  点击:954
 “别看它们现在好像蔫了,其实只是‘睡’了。”近日,望着发黄的疏花水柏枝,长江珍稀植物研究所高级工程师黄桂云告诉中新社记者,它们正处于“半休眠”状态,待9月份“苏醒”后便会迅速生长繁殖。

  疏花水柏枝是三峡库区特有的植物种类,其根系发达,对河滩水位涨落带能起到固土护岸和绿化作用,具有重要科研和保护价值。三峡水库蓄水后,疏花水柏枝原产地被悉数淹没,成为极度濒危物种。

 

  曾有人断言,疏花水柏枝将在三峡蓄水后灭绝。如今,科研人员通过迁地、传统繁殖和克隆技术保护,在三峡坝区繁育疏花水柏枝幼苗2万余株,为长江流域生态修复做好苗木储备。

  疏花水柏枝的“死而复生”是三峡库区珍稀植物引种保护成果的缩影。

  三峡区域是中国重要的自然物种资源宝库,也是世界重要的物种基因库之一。三峡工程蓄水后,在库区淹没线下和移民迁建区内的特有植物生长繁殖受到影响。

  黄桂云说,早在1992年,科研人员就对三峡库区的珍稀植物进行跟踪观测,掌握了这些植物的分布情况和原生环境。随后,科研人员根据每种植物生长特性,对它们进行模拟植物野外生长环境,开展批量繁殖。

  “经过多年驯化、种植,这些植物已基本适应本地生长环境,成活率达到90%以上。”黄桂云告诉记者,三峡库区内直接受淹没影响的陆生植物物种共560种,目前已有436种得到迁地保护。

  2017年,三峡集团在三峡苗圃研究中心的基础上成立长江珍稀植物研究所,每年下拨500万元人民币支持科研和保护工作,加大对可能受到工程影响的三峡库区陆生、水生植物的保护力度。目前,研究所已具有2个研究基地,占地70万平方米,已成为全国最大的三峡特有珍稀植物研究与保育基地。

  “未来,我们的珍稀植物保护工作将不再局限于三峡地区,范围将扩大到整个长江流域,到‘十三五’末,植物引种将达到1000个品种。”黄桂云说,在保护的基础上,这些引种培育的苗木将大量应用于葛洲坝防淤堤、三峡大坝右岸84平台和鸡公岭生态修复等工程。

  不仅如此,长江珍稀植物研究所还将通过人工手段,让疏花水柏枝、荷叶铁线蕨等三峡珍稀植物回归其原始分布区域,扩充其种群数量,保护长江生物多样性。
推荐阅读:花柏价格

关于网站  |  触屏版  |  网页版
首页 刷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