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APP下载
甘肃民乐:用绿色转型破解发展难题
发布时间:2018-08-20 17:39  更新时间:2018-08-20 17:40  点击:932
 位于祁连山北麓的民乐县,在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中雷厉风行,坚决打好打赢祁连山生态环境问题整改攻坚战。涉及民乐县的7项探采矿项目全部关停退出,采取矿洞封堵、设施清除、植被恢复、围栏管护等措施,完成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海潮坝省级森林公园经省林业厅批准关闭退出,严禁一切无关人员和车辆进入;扁都口旅游景区调整规划,开展保护区草原生态环境专项整治行动,提前完成6.84万羊单位三年减畜任务,封山禁牧,让草原休养生息。

顺应大势的绿色转型

一直以来,生活在祁连山沿山地带的民乐人靠着祁连山环境资源生存,受自然条件的制约,靠山吃山的观念已深入骨髓。然而随着祁连山生态环境问题整改的深入,要保护祁连山生态屏障,要科学有序地减畜,原来的生产方式便不能继续沿袭。如何实现绿色转型,成为沿山村民必须思考的问题,实现绿色转型跨越发展,也成为了民乐县的当务之急。

不转型没有出路,农业不转型不能富民,工业不转型不能实现强县,发展不转型不能和谐。寻根问底,沿山群众穷在靠天吃饭,弱在传统农业。

转型就要转变发展方式,转变“一年只种一月田,春种秋收十五天,一年只种两样田,油菜大麦和牛羊,种完田来就放羊,抛下牛羊去收田”的生产方式,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民乐县最南端的南丰镇,地处祁连山腹地,平均海拔2600米,终年气候冷凉,是典型的传统农业大镇,在祁连山生态环境问题整改中波及面最广。

南丰镇引进安徽井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中药材龙头企业,聚力打造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的绿色有机中药材产业基地,积极动员群众将土地经营权入股生产企业,持续走好土地长期性流转、规模化经营、专业化运作的跨越发展路子,全镇中药材种植面积突破5.5万亩。前些年每亩50元租金的土地无人问津,今年土地流转租金每亩350元,南丰镇黑土地变成了名副其实的香饽饽,无法外出务工的农民就近在企业和流转土地中务工,形成了“土地租金+务工收入+效益分红”的多元收益模式,实现了“失地不失权,失地不失业,失地不失利”,从根本上实现了“牧户向农户”“农民向股民”的历史转变。

对于那些不愿放弃自己老本行的人,南丰镇适时引进陇华藏燕麦科技有限公司,引导部分养殖农户进区圈养,走“种草养畜”的新兴养殖路子,整体流转山坡旱地,建成以青割燕麦为主的优质饲草连片种植基地2万亩,动员养殖户新建家庭分散养殖暖棚360间,带动全镇发展前宅后圈式养殖户120多户。南丰镇群众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保护理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保颜值  促幸福

民乐的绿色转型,让蓝天永驻,绿水欢唱,不仅有了钢筋水泥的强健骨骼,更有了莺飞燕舞、安居乐业的和谐发展环境。

扁都口景区的规划调整,看似让民乐少了一些旅游资源,但却让旅游投资者目光更加长远。在景区拉马兜售小商品赚点辛苦钱的小商贩摇身一变成了最美国道227线旁的生态休闲园老板。国内知名企业更是看到民乐南北落差大,荒漠戈壁、田园绿洲、森林草原、高山峡谷、雪山冰川等特色迥异、雄浑壮美的全景式高原生态景观资源丰富,一二三产融合前景广阔的优势,纷纷落户民乐。

民乐县变“景点旅游”为“全域旅游”“全线旅游”和多产融合旅游,将旅游产业目标定位为打造“高原生态旅游体验区”,旅游产业转型更是阔步向前。该县充分发挥国道227线和民南公路商流、人流、物流密集的优势,鼓励和引导开发花卉观光、特色餐饮、休闲垂钓、果蔬采摘、礼佛朝拜、户外运动、民俗体验等多业态乡村旅游项目,初步形成了以扁都口景区为龙头,国道227线、民南公路为轴线,秦之园、东寨村、金山公园、青龙寺、马蹄小镇等为节点的全域旅游、全线旅游新格局,国道227线和民南公路一步一景,一镇一特色。今年前五个月全县共接待境内外游客50.32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17亿元,同比增长34.3%和30%。

“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正推动着民乐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双重变奏。一个绿色转型的鲜活民乐,正吸引着外界惊羡的目光。
推荐阅读:1米白皮松价格-

关于网站  |  触屏版  |  网页版
首页 刷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