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APP下载
朱绍远是怎么做紫藤的?
发布时间:2018-10-30 17:25  更新时间:2018-10-30 17:25  点击:1657
 明珠蒙尘多年,紫藤能火起来不稀奇,稀奇在于她的走红是从应用开始,而非种苗。每年四五月间,上海嘉定、日本足利等几大紫藤网红景点刷屏朋友圈,惹得园林人眼馋,一众人看到了紫藤的远大前程。山东昌邑花木场负责人朱绍远就是其中一个,这几年他总把紫藤挂嘴边。前几日在昌邑,这位花甲老者与记者又聊了一上午的紫藤。
从应用火起来的植物有个优势,生产方不用刻意引导应用形式、制造市场需求;但也有劣势,那就是产品打造缺乏生产基础根基,技术与标准空白一片。在两方面作用下,如果不探索出从产到用的窍门,就容易导致海市蜃楼的市场假象。
朱绍远看到了这一点,所以他发展紫藤是在整个产业体系上下功夫,要点是产品化、抠细节、造生态。
 
产品化

  每次参观昌邑花木场都不会让人失望,那里总在不断推陈出新,这两年最多的是紫藤DIY产品:紫藤座椅、紫藤“停车位”、紫藤花架、紫藤“棒棒糖”、紫藤“蒙古包”等,大放其彩。与记者去年参观相比,今年的紫藤又添不少花样,据说达到了21种。
把一个植物做出21种产品不容易,更何况都是规模化成品。朱绍远把装订好的产品册子往记者眼前一摊,琳琅满目;顺带拎上了一提自制的紫藤香皂礼盒,暗香浮动。紫藤领域缺少的就是这种“产品化”。
如何理解“产品化”?以昌邑花木场的紫藤为例,其中有三层含义:第一层体现在产品生产与销售,其中涉及技术策略、销售策略、价格策略等;第二层则含有生产与使用的标准。起先,昌邑花木场做的是自己的企业标准,由于标准在业内的稀缺,所以企业标准将有很大概率成长为行业标准。第三层是衍生产品的打造,其中包括文化产品。
对于植物,朱绍远很“能侃”,他可以把紫藤文化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像说书一样。可相较于“能侃”而言,朱绍远更“能挖”,他所挖掘不仅是植物种植与市场本身,更多是将背后的整套产业形成体系,一流企业定标准,就是这个道理。
 
抠细节

  抠细节上,记者发现了两个要点,一个是品种细化,一个是技术细化。
除了有21种紫藤产品形式,昌邑花木场更具有34个紫藤品种,“品种化”是公司产品化的基础。公司每年都会率队到日本及国内考察紫藤,收集品种,针对品种的不同属性,公司会开发不同的产品。
对于每一个产品形式,公司都有对应的品种,譬如紫藤廊架,适合的品种主要有‘牛岛’、‘九尺’、‘开东阁’等十余种;适合做紫藤盆景的也有‘大唐’、‘安了寺’、‘阿知’、‘紫水晶’等十余种……产品分类做到了最大细化。
技术上的钻研有一个量变到质变过程,包括基质配比、种植技术、培养技术等,他提到过好几次“原来……后来……”显然,朱绍远这位老手也交了不少学费。目前公司的不少紫藤产品采用半容器化基质生产,以方案形式整套出售,具有家装行业到家拼装的形式。
比如紫藤廊架,有人好奇为什么昌邑花木场要让紫藤爬到7米高。使用下来发现,这是为了方便紫藤适用不同高度的廊架。比如廊架有4米高,紫藤就从4米处打个弯盖顶,当即就出效果。
抠细节的例子不胜枚举,更厉害的是一个直达市场要害的技术要点:行业内紫藤嫁接成活率不高,但昌邑花木场能达到95%。朱绍远说,他们是学习的日本技术和理念,嫁接刀也是进口的。
 
造生态

  “生态”在朱绍远的眼里有多层含义,而对于企业来说最应该具备的是“产品生态”。
朱绍远在做紫藤的同时,他还开发了玉簪、杜梨、月季、大果榉等五花八门的产品。他并非不务正业,而是研究能与紫藤形成“产品生态”的树种。因为一个景观项目对于植物的需求不会是单一的,需要成为组合,昌邑花木场正是在研究这种组合。
再接下来是“市场生态”。了解昌邑花木场的人都知道,公司于几年前牵手了上市园林企业,形成了“产设用”一体的市场生态模式,对于苗木企业来说这是不错的归宿,再加上工程总包化趋势的助力,让好产品与好景观更近了一步。
最终要打造的是“自然生态”。朱绍远喜欢看古树,他认为树木是园林人能给大地留下的资产,而古树是瑰宝。可近年来无论是工程领域还是苗木领域,都有令人扼腕的怪现象,让本该属于大地的“资产”,反倒成了“欠账”。
“我们做园林的人,应该认真思考,要给大地留下些什么?”朱绍远发此一问。他两鬓微霜,却目光犀利。
推荐阅读:
落叶松树苗价格
关于网站  |  触屏版  |  网页版
首页 刷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