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亮的数据没法说明一切,本次活动的价值主要体现在行业价值,结合武汉建设大背景,苗交会探讨了“行业协会”与“乡土品种”,从市场角度去剖析会议的背后逻辑,透露出的是行业进化中的抱团与分工。
一、选武汉:中心点的信息流辐射
六七年前,湖北王女士在山西做煤矿生意失败,贷款500万元,心灰意冷的她回到家乡做园林工程,如今公司年产值超过6000万元。
华中崛起让湖北起势,有效拉动基建,特别是交通及公园建设,造福一方园林产业。
武汉市园林绿化建设管理站副站长余钢公布了武汉数据:仅在2017年,武汉全市新改扩建公园广场17座、街心公园46处,建设林荫道140条、绿道332公里,建设绿地860万平方米,新增造林4.53万亩。
从金额上计算,武汉市在2017年在绿化投入达91.98亿元,其中花木原材料约占投资总额约计36.79亿元,在2018年的计划中,这两个数字分别是117.78亿元及47.11亿元。
强需求之下,苗木市场也不弱,据湖北省花木盆景协会种苗分会秘书长张志敏统计,湖北苗木产区主要分鄂南、鄂中及鄂北三地,武汉位于鄂南地区。2017年,全省花木生产面积超过10万公顷,其中观赏苗木占比6.51公顷,同比2016年上升24%。
当地苗木增量不仅体现在种植,更体现在交易流通。这两年,武汉花卉博览园的苗木交易逐渐起势,给中部苗木流通出力。花木市场的流通效应加速了产业集群带的形成,有四川参会者发现:花博园所处的江夏区,居然还有地租五六百元一亩的基地。
显然,产业集群带的生产成本边际效应,在武汉地区尚不明显,仍有交易“中心化”聚拢的趋势。不过武汉地区很大,林林总总加起来已逼近3万公顷,排全省第二位。后续更多需考虑市场消化问题。
消化靠两方面:一是市场体量,二是流通能力。市场体量能有多大?余钢结合各类项目做了武汉的预测,表示花木采购体量将达100亿元;流通能力如何加强?业内主流趋势是依托平台,武汉也是。
9日下午的“中部(武汉)园林苗木行业产设用发展论坛”环节,两家花木交易平台做了展示,分别是“花木易购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与武汉花卉博览园旗下的“华字号中部花卉苗木电子拍卖中心”,两家平台分别与当地6家园林企业签约,对方多家具有国资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