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APP下载
从一贫如洗到资产达百万元以上,他走出了一条艰辛的创业路
发布时间:2018-12-21 16:58  更新时间:2018-12-21 16:58  点击:1200
 杨明春,出生于蔡甸区大集镇黄虎村,家有兄弟7个,父亲很早就去世了,家庭十分贫困。高中毕业后,由熟人介绍,进了离家较远的一个林场当了一名临时工。

日子平平稳稳地过了4年,他也由一般工人被提拔为生产队长。慢慢的,他开始觉得这个市场有可为,但当时还没有自己创业的想法,到了1992年,林场的效益开始滑坡,他又开始每个月只能领到近80元钱。

无奈之下,杨明春终于迈出了创业的第一步,辞职后,为了让家人过上好生活,第一年,他向村里租种了5亩地,说好每年只需缴纳普通的农业税。

因为种地收成不高,很少人耕种,地里杂草丛生。没有钱请人,他和爱人就每天泡在地里,拔草、挖地,浇水、整土。整整1个月,他们两个人几乎每天都要在地里干12个小时以上。

他们那儿满山遍野生长着一种绿化树种———樟树, 为了采集樟树苗,他经常一个人爬荒山,翻野岭;他骑着一辆自行车跑遍了全区的乡村、学校、工厂,只要发现需要的树种,他都要说尽好话,剪几根枝条,采几把种子。

之后,他便一心扑在花木种植上。到1995年12月,第一批树苗终于可以出货了。他通过原来林业系统的朋友,很快就找到了买家。那一次,他一共卖出了600棵樟树苗,400棵大叶黄杨苗,还有少量其他品种,总价近1万元钱。

1997年,他真正遇上了一个发展机遇:当时武汉市开展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绿化达标活动,要求每个学校都要种花、种草,搞好绿化。

经过努力,由于他们的坚持不懈,最后终于和二十多所中、小学校签订了总价值14万元的苗木种植合同,遍及整个蔡甸区。

接着他们在村里招集了15个人,花了1个半月的时间,完成了所有的种植任务。除去成本和各项开支,这一次他赚了近10万元。

从那以后,他在花木种植和承接工程两方面进行发展,生意做得越来越顺手。到1998年底,他在黄虎村的种植基地面积已达60多亩,花木品种也达80多个。

1998年10月,他在交通便捷的西板桥村征地50亩,建起了第二个花木种植基地,并注册成立了春晖花木有限公司。

经过政府的协调,再加上他自己的努力,他终于抢在种植的最佳季节5月之前把苗全部布下去。当年,光花木销售一项他便创收14.8万元,纯收入达到10.7万元。

经过近10年的探索,他在花木生产、承接工程方面都已有了一套成熟的经验,生意也做得得心应手。目前,他的公司已有花木基地两处,总面积300余亩,花木品种100余个,固定资产达百万元以上。
推荐阅读:中东海枣

关于网站  |  触屏版  |  网页版
首页 刷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