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APP下载
小成株背后有大智慧我市今年首批自产时花苗木出场
发布时间:2019-05-09 20:53  更新时间:2019-05-09 20:53  点击:1645  来源:小成株背后有大智慧我市今年首批自产时花苗木出场
 首批自产时花苗木为城市添新色

再过两个月,珠海大道绿化带上的玉米就会结穗,将成为一道别致的城市景观;而不远处的狼尾草也将迎来“第二生长期”,呈现风波绿浪般的景致。眼下,这些才1米高、生机勃勃的小成株,让人不禁产生疑问,它们从何而来?有什么特别之处?5月7日,记者在珠海正方市政建设有限公司梅溪苗圃找到了答案。

占地7万多平方米的苗圃正在补种新一批种苗,园艺工人们争分夺秒进行保湿、追肥;一批木本大花海棠、醉蝶已经完成移栽,长势喜人。“就在几天前,我们自产的首批时花苗木出场了。”该苗圃生产主管罗鹏飞对记者说,首批出场苗木达50余万株,全部用于珠海的市政绿化、城市景观以及各大公园建设。上述观赏性农作物——玉米、绿化植物——狼尾草都是出自该苗圃。此外,还有香彩雀、旱稻、穗冠、向日葵等植物,全部“自产自销”。

降低成本10%至30%

自育自培让城市景观更“环保”

“一定要自给自足吗?”“不一定,也可以大量采购,从外面引进。不过这样做成本高,一些苗木因水土不服,难成活。”该苗圃负责人张涛告诉记者,为降低成本,提高苗木成活率,减少浪费,真正服务市民生活,在市政府指导下,该苗圃于2018年底启动规划建设,今年3月正式投苗,4月底5月初首批成株顺利出场,耗时不到两个月。在此期间,通过种子育苗、引进种苗繁育、扦插分株三种方式,降低了引种成本。“除自行培育的时花降低了采购、引种成本外,我们还培育、选用生长周期较长、耐寒耐热的农作物如旱稻、玉米,大大降低了苗木更换的频率,也节省了不少费用。”加上自有人工、车辆自运等,相较于过去依靠市场采购成株,以及无农作物种植补进、频繁更换等情况,此批自产苗木实现了综合成本降低10%-30%。与此同时,省下的经费用于保证种苗繁育核心工作的开展,带动苗木品质提升,打造更好的城市景观。

科学性培育

增强苗株适应性及抵抗力

以时花香彩雀为例,它属于一年生草本植物,广泛栽种于珠海主干道及社区公园。过去,市民可以观赏香彩雀的时间只有两个月,且一年一季。现在,苗圃自行培育、成株投放,香彩雀长高后,可通过修剪促进其二次生长;剪下来的枝茎可用作扦插,促进其二次开花。就这样一育一剪一收,实现了香彩雀花期一年两季,观赏时间延长一倍。

此外,本土培育还提高了苗株的适应性,增强其抵抗力。姹紫嫣红的醉蝶深受人们喜爱,但在园艺人眼里它却是“娇小姐”,因为其根系浅,容易死亡,雨季汛期很少下种。但在暴雨频发的近期,我市苗圃单位几茬醉蝶都成功投放。原来,通过自行培育,改善土质、肥力,相关工作人员有意识地改良了醉蝶根系,使之发达,出场苗株不再易受灾害天气影响。

除时花之外,我市也有专门的场地用于培育乔木。位于南屏水库附近的一处花木场,正对一批乔木进行保护性培育。这批乔木都是在市政绿化及改造过程中受伤、残损的大树,通过保护性培育,等待实现再次利用。

张涛表示,接下来,无论时令花草、绿化乔木,还是观赏性作物都将按照节约、优质、高效的原则,用于珠海大道、情侣路及主城区社区公园绿化美化项目。目前,珠海主城区苗木自培自供率已达到全部绿化、美化用量的50%以上,直接采购量已不足一半。通过苗圃扩建、设施完善与技术攻关,预计未来1年内可实现80%自给自足。

关于网站  |  触屏版  |  网页版
首页 刷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