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改形对象
20 世纪 90 年代后栽植的苹果园, 乔化果园普遍存在栽植密度过大,行间接头、株间交叉 ,群体通风透光不良;矮站果园中间站全部入土,矮化变为乔化;密植园树形选配不当,整形技术不规范,树冠过高 、过大,个体通风透光差;树体结构不合理,生长不协调,主干低、中干细,中央领导干优势不明显;枝或枝组普遍是多轴延伸、冠幅大,结果部位外移;大枝多而粗壮,角度偏小,小枝少而细弱,分布不均匀;营养枝和结果枝比例失调。 由此,造成果园光照差、成花难、结果晚、品质差、病虫害严重;田间操作管理不方便,生产成本增加,效益下滑。鉴此,改形是改善果园通风透光,提高优果率的一条重要途径。
1. 改形目标
果园的地面覆盖率为 75%~85%,树高=行距 x0.8;行间保持1.0~1.5 m 的作业道;冬剪后到萌芽前 667 而留枝量 6 万 ~8 万个,长、中、短枝的比例为 1 : 2 : 7; 夏季树冠透光率为 25%~40%, 叶面积系数为 2.5~3.0;667 m2 产果狱旱源区果园为2 000~2 500 kg, 灌区果园为 3 000~4 000 kg; 横径在 75# 以上的优质果率达到75%以上,全红果率在 50%以上。
2. 改形对象
(1)密度较大果园。 乔化果胆每 667 旷栽植 60 株以上,矮化果园每 667 而栽植 80 株以上,枝条交接严重,果园光照条件差,田间作业困难。
(2)透光率低、产量和优果率低的果园。树冠内光照强度低于30%的部分占到树冠体积 45%以上的果园;冬剪后到萌芽前每667而枝量超过10万个的果园;每667而产扯在1500 kg以下,优果率在50%以下,全红果率在30%以下的果园;树冠下部几乎没有产量的果园。
(3)主干太低果园。主枝着生部位低,一般在 70cm 以下,下强上弱,裙枝较多,冠下透光不良,田间作业不便的果园。
(4) 主枝过多和过大的树。中心干上着生的 主枝数量过多,而且 主枝的粗度与中心干相近或者超过中心干粗度1/2以上, 骨干枝之间势力不平衡,叶幕层过厚,叶幕间距过小,冠内光照不良。
(5)结果枝组过大的树。结果枝组体积过大,长度超过树形要求,分布过密,多头延伸,出现枝组交接,交接长度超过20%,严重影响主枝生长和树形结构。
(6)枝条直立、树冠直立、树冠抱合的果园。主枝和结果枝组放任生长,枝条直立,分枝角度小,拉枝不到位,造成长枝多、短枝少,花芽形成困难。
(7)树冠过高的树。树冠高度超过标准树形要求高度,且树冠上部留枝太多,长势强,上层遮光严重。
3. 原则要求
(1)改形原则。栽稠的挖稀,长高的落低;留密的疏稀,动态的管理;早期重丰产,后期重优质。实际操作中,必须坚持“因地制宜,一园一策;一树一法,分类定形;永久临时,株枝分清;动态管理,逐步实施;因树修剪,随枝造型;有形不死,无形不乱”和“三让路”(即临时株一边结果一边给永久株让路,临时 主枝为永久 主枝让路,临时枝结果枝组为永久枝结果枝组让路)的原则,配套管理技术措施及时跟进,才能保证改形成功。 总之“三分改,七分管,十分操心才保险”,万不可“虎头蛇尾”或树形”一次到位”。
(2)改形要求。通过挖树间伐、去除大枝、瘦身缩冠、逐年落头、低接换头等措施,培养合理的树体结构,改善通风透光条件,调整果树个、群体结构关系,解决生长与结果的矛盾,均衡树势,平衡营养,优质高效。 达到调整行株距离,降低栽植密度;抬高主干,加强中心干;控制树高,调整冠幅;减少大枝,增加小枝;加大角度,调控方位;减少级次,加大枝差;主枝单轴直线延伸,螺旋排列,不竞争、不轮生、不对生、不重叠、不交叉;枝组大、中、小相间,斜、平、背共生多以下垂、松散方式均匀分布,做到“叶叶见光,枝枝有效,果果优质”。
(3)改形反应。陇东果区的改形实践表明,对红富士乔站密闭园多年瘦身修剪(提干、落头、开心、降枝等),可促进根系(侧根)向较深和更广土层发展, 主要原因是产生了大量的吸收根系,而生长根也会出现部分更新,在 20~50 cm土层中,根的数目显著高千对照,增加了 42.9%;叶片质量显著提高,叶面积、百叶厚、百叶重和叶片干鲜比分别提高 7.9%、25.8%、9.2%和 12.8%; 枝类组成及总枝拭更趋于红富士苹果优质高效栽培的要求;改形树对光照的利用率更高,中部内膛、下部外围和下部内膛的相对光强均有显著提高。
(4)改形步骤:冬剪时,注意及时调整结果树的树体结构,树形可依据栽植密度,分别选用改良纺锤形、多主枝开心形或高纺锤形等动态树形。基本思路是:4年生以下的幼园,突出一个“早”字,抓透光树形培养;5~9 年生的初结果园, 关键是按照标准树形要求,抓透光树形规范;10年生以上的成园,核心是优化树体结构,抓树形改造,突出透光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