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APP下载
青海:让绿色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广
发布时间:2019-08-20 22:10  更新时间:2019-08-20 22:10  点击:1191  来源:青海新闻网
 这是一场头脑风暴,更是一次智慧交锋;这是一场观念碰撞,更是一次文化交流互动。在19日召开的主题为“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国家公园主论坛上,“生态”“环保”“绿色”“青海蓝”“高原绿”“江河清”成为高频词和关键词。

论坛的举办,“让我们更加懂得了以一颗谦卑的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极端重要性,懂得了面向全国、走向世界、宣传推介青海生态文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

如今,国家公园论坛大幕已开启,智慧力量已凝聚,生态保护铭记于心,600多万青海儿女齐心协力,鼓足干劲,勇往直前,让绿色发展之路越走越坚定、越走越宽广!

绿水青山就是生产力

演讲嘉宾: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 杨伟民

在首届国家公园论坛上,杨伟民强调,保护绿水青山,就是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的过程,就是增值自然价值、自然资本的过程,就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他指出,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要把握四个关键词。一是整合设立,是将原来各部门各地区分头设立的各类自然保护地整合成国家公园。二是主体功能,是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建立国家公园,不以旅游为目的,但不是绝对地排斥旅游。既是为了给子孙后代留下一些自然遗产,也是为了让当代人享用这些自然遗产。三是主体地位,国家公园要在各类自然保护地中占主体。四是空间管制,建立国家公园体制的目的之一是将对耕地的用途管制,拓展到对生态空间的空间管制。

这里有世界顶级的自然和文化资源

演讲嘉宾: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公园公众与生物多样性研究所执行主任、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原局长 乔纳森·贾维斯

乔纳森·贾维斯数十年来致力于将科学应用到解决世界各地公园和保护区面临的诸多问题。他提到:“具全球重要性的三江源国家公园试点区完全符合杰出国家公园划建标准。”

他和研讨团队在看到守护在三江源的可可西里索南达杰保护站等一线的生态巡护员们,他们良好的职业形象、专业素养和规范执法让乔纳森深为叹服。不仅如此,当地牧民们在保护生态系统,融合了世代传承的传统原生态文化管理国家公园方面,中国走在了世界前沿。中国建设国家公园体制,有助于保护全球生物多样性和适应气候变化,彰显了中国在维护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大国风范。

国家公园是最理想的户外课堂

演讲嘉宾:清华大学党委书记、清华大学国家公园研究院领导小组联合组长 陈旭

作为唯一一位女性主旨演讲嘉宾,陈旭以自己多年的经验和科研实践,提出了独到的观点和见解。她提出,建立国家公园体制,必须坚持生态保护第一、国家代表性、全民公益性三大理念,以实现国家所有、全民共享、世代传承的目标。

国家公园作为最为珍贵稀有的自然文化遗产,是我们从祖先处继承,还要完整地传递给子孙万世的“绿水青山”。因此必须保证这些无价遗产的全民利益最大化、国家利益最大化、民族利益最大化和人类利益最大化。

大学是国家公园最好的合作伙伴。大学能够为国家公园提供多学科合作科研基础,提供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的研究。国家公园能够为大学提供重要的科研场所、实践平台与人才培养基地。国家公园是最理想的户外课堂。

中国自然保护地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演讲嘉宾: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科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副院长 王毅

王毅在主旨演讲中形象生动地诠释了中国自然保护地的前世今生。他指出:自1956年起,我国就着手自然保护地的建设,已形成了数量众多、类型丰富、功能多样的自然保护地,在保护重要自然生态系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我国开展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正在逐步形成“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系统安排,国家公园体制改革也在不断改革和发展中。

未来,自然保护地体系改革与发展还有很大的空间。我国将坚持建设国家公园及自然保护地体系定位和方向,循序渐进地提高自然保护地治理能力,完善治理体系。未来5—10年,进行资源环境平台和社会经济转型;至2030—2035年,进行结构重组、创新与体系完善,形成高质量保护模式;2035—2050年,形成规模稳定成长,实现自然保护地面积占国土1/3以上。

愿每个世界遗产都达到绿色名录标准

演讲嘉宾: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亚洲区主席 阿班·卡布拉基

中国14项世界自然遗产和文化自然双重遗产申请得到了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支持,呈现出了中国精彩。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成立于1948年,坚持以科学为基础,影响全球环境政策和保护行动,因此,永久地保护这些遗产是整个国际社会最重要的议题。自2017年可可西里被列入其中,如何有效提高管理水平,需要长时间的实践与探索,作为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我们将继续开发各种工具来对接世界遗产评估与全球绿色名录标准,同时根据不同国家的国情开展工具的本土化。从而达到每一个世界遗产地都达到IUCN绿色名录标准。

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

演讲嘉宾: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自然保护地管理司司长 杨超

经过60多年的不懈努力,截至2018年我国已有各类自然保护地15类,总数量约1.18万个,形成了数量众多、门类齐全的自然保护地,可可西里作为我国世界遗产地之一,更是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于取得的成绩,我们感到欣慰与骄傲,但随着世界遗产申报条件的改变,我们也需要正视在自然保护地中出现的破碎化、孤岛化以及历史遗留下的问题。青海作为国家公园建设示范省,更应该注重自然保护地的管理与保护,通过加强体制改革、进行分类施策、整合优化各类自然保护地,明确保护对象、完善法律法规建设等手段,不断深化世界遗产的保护。

让保护三江源成为永续目标

演讲嘉宾: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资深科学家 乔治·夏勒

1984年是我第一次来青海,这次是我第24次来青海与林业部门合作。青海三江源地区形成了近40万平方公里的保护景观,这是一个面积相当大的保护地区。境内有大量野生牦牛、藏羚羊、西藏野生驴等独特的高原物种受到保护。在未来几年,对三江源地区的治理,将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为了在这些需求之间取得平衡,我们必须把保持该地区的自然美和生物多样性作为长久目标。 

建立国家公园体制亟待解决6大问题

演讲嘉宾: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司副司长 彭福伟

彭福伟指出,我国的自然生态系统和自然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快速发展,形成了以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自然文化遗产、森林公园、地质公园等为代表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基本覆盖了我国绝大多数重要的自然生态系统和自然文化遗产资源,各类保护地约占我国陆地国土面积的18%。但同时,也应该看到还存在缺乏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仅按照生态要素类型而不是按保护目标设立各类保护地,难以从主体功能区角度进行空间规划的统筹,法律法规不健全,多头管理、碎片化现象严重等6大主要问题。

他认为,从《建立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实施,到《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出台,到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再到组建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加挂国家公园管理局牌子,标志着国家公园体制建设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气候变化背景下如何保护三江源生态

演讲嘉宾:中国科学院院士、青海大学校长 王广谦

王广谦在论坛上表示,近40年来三江源年均地表温度低于-2℃和0.5℃区域面积均呈缩减趋势,且近10年来缩减趋势有所加快。未来百年三江源地区气温有明显的上升趋势,本世纪末气温将突破历史最高值;三江源地区降水量波动较为稳定,未来降水基本保持不变;三江源地区气候变暖显著,2000年以来气温增速加快;长江源区1994年后径流增加趋势较为显著,黄河源区径流呈减少趋势。

他认为,升温迟滞效应、正反馈效应等叠加,三江源区未来气温升高进一步加快,蒸发耗水需求增加。黄河源降水增加量不足抵消耗水增加,未来荒漠化风险高(暖干化),径流将进一步减少。

为此,他提出,三江源南部地区有植被变差趋势,需要合理管控人类活动影响。同时,黄河源区荒漠化风险高,需要储备减缓应对的技术措施等。

创新国家公园群建设模式意义重大

演讲嘉宾: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副院长 樊杰

由于具有全球魅力,生态资源、社会文化资源、旅游景观资源极其富集,各个区域各具特色,青藏高原外缘已经成为全球国家公园分布最密集的地带。

建设第三极国家公园群,是青藏高原在大尺度空间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佳路径,是实现第三极地区重要自然资源国家所有、全民共享、世代传承的根本途径。为此,借鉴国外国家公园建设经验,创新国家公园群建设模式意义重大。研究第三极国家公园群建设的科学方案,对探索生态敏感地区绿色发展规律、开发合理环境容量测算方法与生态修复提升发展潜力工程技术、探索大数据智能化条件下国家公园现代化建设和管理运行新模式具有全球示范意义。

把青藏高原建成展示生态文明的窗口

演讲嘉宾:青海师范大学校长 史培军

青藏高原是中国最大、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也是我国的水塔和最重要的生态屏障。建设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意义重大,必须下大力气,多措并举,把青藏高原建设成我国践行“两山论”、展示生态文明成就的最主要窗口。

史培军认为,建设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和发展大生态产业是促进青藏高原在大尺度地理空间实现可持续发展,探索地球第三极地区重要自然资源国家所有、全民共享、世代传承的重要途径,确保青藏高原重要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在此基础上,有序开展生态保护、修复、建设,系统开展科研、教育、游憩与观光和体验等活动。 (作者:樊娅楠)

让地球健康人类必须变革

演讲嘉宾: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驻华代表 涂瑞和

《全球环境展望》是联合国环境署组织编写的,全球唯一一份对全球环境进行全面评估的报告,相当于对地球生态环境做的“体检”,每五至六年发布下一期报告。涂瑞和代表从报告着手,分析了自2012年以来的全球环境状况和今后的态势。他指出,只有采取生物多样性保护技术路线,才能让地球健康,而让地球健康,未来的路,人类必须要进行变革,因为健康的地球是支持所有生命形式的基础。目前人类的健康已经受到严重影响,因此人类要紧急、持续、包容性行动,采取综合性方法进行系统性转型创新,着眼更可持续的未来发展路径的长期益处。

自然教育助推国家公园建设

演讲嘉宾:北京林业大学校长 安黎哲

安黎哲校长指出,自然教育是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的基本职能,蓬勃开展的自然保护地建设为开展自然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国家公园体制改革也为自然教育创造了新的机遇,而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一个重要功能也是自然教育,因为它让国家公园及保护地游憩利用、游客行为管理、提效资源环境保护的功能更有特色、更加丰富。只有合理的自然教育解说系统规划设计才可以提升景观美感和认知美感。此外,自然教育系统还是决定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地建设水准的重要方面,事关建设美丽中国,展现国家文化软实力,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因此,要重视人才培养,为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提供智力支撑。 

关于网站  |  触屏版  |  网页版
首页 刷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