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7苗木网2010年11月28日资讯:年初,哈尔滨市计划投资5.5亿元用于绿化,新增绿地800公顷,新植树木100万株。时至年末秋冬补植已经完成,这庞大数字的面前,专家看到却是外地苗少得可怜的境遇。近日记者采访多部门了解到外地育苗基地缺乏扶植、价格战上屡屡败北,冰城绿化多年未树立特有品牌等原因,导致外地树抢占了外地市场;也直接导致冰城年年种、难成林的窘境。
哈尔滨被称为榆树之都,丁香之城,可走在大街上很难再看到外地的榆树和丁香了东北林业大学植物生态学教授聂绍荃告诉记者,外地树种除了榆树之外,还包括杨树、蒙古栎、水曲柳、椴树、槭树等,可他走访许多路段,甚至刚刚新修好的街路,发现城区大范围新栽树木虽然依旧以榆树为主,但多是南方榆”
植物具有三度性,经度、纬度以及高度地带性,一旦超出这‘三度’树木就不易存活,这就能解释,为什么学府路、花园街、红旗大街、机场路等许多街路移植来的大树会相继死亡的原因。外地树种大行其道,其产生的水土不服、带来的病虫害等诱因必将蚕食有限的绿化效果。聂教授为此很担忧。
外来树种也不能说不好,但很多小型苗圃在不掌握专业技术的前提下,盲目栽培外来苗,不驯化或者采取密植驯化,短则数月即可上市,再通过低价售卖占领市场,这样的苗木只会影响乡村绿化形象。黑龙江新天地市政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周经理说,该公司多年从事道路绿化设计以及园林景观施工等工程,对外地驯化树种不合规范深有感触。
对此,聂绍荃教授说,对引进树种如果能进行实用驯化,可以在外乡栽培胜利的比方哈市的市花丁香,就是一种外来的灌木品种,采取科学手段,经过临时驯化,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外地驯化过程要在专业性的苗圃内完成,不能随意进行实验,一些公司没有经过驯化或者短期驯化就直接栽植,成活率低是必定的
据了解,哈尔滨市有近50家园林公司,30家苗圃,许多商家以增加乡村绿化多样性的名目,大量引进外来品种,这些品种未经外地驯化,种植后生长速度慢,死亡率高,使城市的绿化园林总是处于新生期,无法形成较大规模的生态效应。
采访中,专家们认为,利润最大化是造成哈市外地苗始终无法占有一席之地的主因。
记者从市乡村绿化办了解到目前,哈尔滨市国营苗圃有5家,占地面积400公顷左右,每年可出土苗木约150万株。
如今哈市苗木供应已经完全市场化,尽管国营苗圃苗木质量要好于私营苗圃,但在价格上没有优势,所以经营非常困难。市一苗圃有着30年育苗经验的吉女士告诉记者,乡村绿化面向市场招标,一些小型私营苗圃以低价中标,尽管国营苗木质优,但因价高而不被认可。
市二苗圃负责业务工作的戴先生说,国营与私营的价格就差在培育本钱上,国营培育的灌木最少4年、最长要达到10多年,种苗经久耐用;而私营的通过短期催肥二三年就能成活,价格自然就悬殊。
采访中,多年从事植物经营的吴经理也对国营苗圃质量表示认可。说,以紫丁香为例,周边小苗圃最便宜的2元,而正规苗圃多年生的紫丁香少则数十元,多则百元。曾推销过呼兰、利民等私营苗圃的种苗,确实价格很低,但质量难保证,因为都是短期栽培进去的许多树木连一年都熬不过去。可是没办法,利益决定一切,质量与价格,只能选后者。吴经理说。
市政协委员周颉认为,一直以来,哈尔滨市没有培育出一支从事绿化的品牌队伍,多年无序竞争的状态才会让乡村始终没有独树一帜的绿化风格。
道里区工厂街儿童影院旁的小公园是典型的上世纪80年代商业运作前的园林绿化,因为以乡土树种为主,再加上维护得当,形成很好的生态效益。而近些年哈尔滨市大量使用引进树种,每年因死亡更新需大量投入,实际成果并不显著。聂教授说,苗木市场化在一定水平上促进了哈市绿化事业的发展,但由于缺乏统一的管理和计划性,苗圃发展良莠不齐,苗木质量整齐不齐。乡村绿化是一个远期工程,加大对国有苗木基地的投入,提高育苗基地的科技含量的指导各苗木基地科学、健康、有序发展,才干让冰城的绿化有所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