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APP下载
福建:激活“绿色不动产”
发布时间:2019-12-06 23:15  更新时间:2019-12-06 23:19  点击:811  来源:福建日报
 前几天,永泰县的陈正祖等近百户林农收到了一笔446万元合同款。
  今年10月,近百户林农与永泰县国有林业开发公司签订赎买合同,将林农联合承包的2500多亩商品林流转给对方。合同总价款744万元,剩余的40%钱款将在权属变更完成后支付。
  这片成熟的商品林位于永泰县嵩口镇里洋村,营造于上世纪80年代末。“老老少少投工投劳,一心盼着杉木、马尾松尽快成材。”67岁的陈正祖说,自打林子被划入重点生态区位后,严格的限伐政策,让林农们只能“捧着金饭碗讨饭吃”。为谋生路,陈正祖跟着侄子赴上海务工。
  重点生态区位是交通主干线两侧、城市周边一重山、水源保护地等生态敏感脆弱地。2012年,我省开展重点生态区位区划工作,规定其中的商品林不得皆伐,只能适度择伐。
  “比起剃光头式的皆伐,择伐需要更高的技术难度和采伐成本,林农大多望而却步。”永泰国有林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其梭说。
  采伐受限,生态补偿又跟不上。林农守着商品林却不能变现,怨声渐起,生态保护压力日增。
  如何“绿”“利”兼得?2017年,福建在全国首先开展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赎买等改革试点,沉睡已久的绿色资产得以唤醒。
  “林权所有者提出赎买申请,我们经过调查评估后,通过公开竞价或者协商一致的方式,一次性将林木所有权、使用权和林地经营权收归国有,林地所有权仍归属村集体。”赵其梭说,永泰是第一批试点县。为规范流程,县里专门成立了国有林业开发公司负责赎买事宜,加快资源流转。
  赎买资金不足,怎么办?
  直接赎买,林农肯定欢迎。但面对存量巨大的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财政资金难免捉襟见肘。
  “根据摸底调查和评估测算,全省评估赎买参考价格为每亩3500元,赎买改革所需资金量很大。”省森林资源监测总站工作人员刘晖说,为此,福建积极探索建立以财政资金为主、受益者合理负担、广泛吸引社会资金参与的多元化资金筹集机制。
  2014年,永安市在全省率先启动重点区位商品林赎买改革。“财政只挤出1500万元配套资金,要完成当年试点任务,缺口还将近一半。”永安市生态文明建设志愿者协会的黄如楚说。为此,当地发起成立非营利性的生态文明建设志愿者协会,导入社会资本协同参与生态建设。第一年,志愿者协会募集资金超过1600万元。几年下来,全市共募集志愿者资金6466万元,累计筹集资金1.19亿元,完成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赎买面积4.4万亩。
  武夷山市则从旅游景区门票收入中提取资金,对部分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参照生态公益林的补偿办法,按年给予林农一定补偿金。
  除拓展资金来源渠道,各地还在赎买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摸索出了租赁、置换、改造提升等多元方案。
  沙县采取“我补贴,你来改”的办法。林农可按照商品林政策采伐原有效益低下的单树种针叶林,采伐收入归林农所有,林业部门给予一定补贴。采伐完成后,林农必须按约定进行补植改造,营造生态效益更高的乡土阔叶树种和混交林,其中50%必须为阔叶树,以优化林分结构。
  顺昌依托县国有林场,开办森林生态银行。“我们通过赎买、租赁、合作经营、托管等方式,收储碎片化、分散化的林木、林地资源,形成优质的森林资源资产包,而后进行规模化、集约化的经营和开发,以提升森林经营效益,改善林分质量,保障林农收益。”顺昌县县长余向红说。自2018年投入运营以来,森林生态银行已收储林地林木面积6.06万亩,其中赎买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0.8万亩。
  赎买后的森林管护,怎么做?
  通过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赎买等改革,林农收益与生态保护的矛盾逐步得到化解。但生态保护不是一买了之,森林的后续经营管理怎么做?
  “对于有适宜的国有林场或国有森林经营单位的,交由统一管护;对没有合适森林经营的,探索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加强管护。”黄如楚说,永安探索社会化服务,委托金盾森林资源管护有限公司负责赎买林的日常管护,“每亩每年管护价格约4.35元,远低于传统方式”。
  加强管护的同时,更要通过科学经营,优化林分结构,提高林分质量。
  “对针叶纯林,适时采用抚育间伐、择伐、林下补植乡土阔叶树等营林措施,逐步改培成针阔混交林或以阔叶树为优势树种的林分,改善和提升其生态功能和景观功能。”黄如楚说,永安与省林科院合作,将近自然森林经营理念导入赎买林,并以此为示范,在全市形成示范效应,改变“把山当田耕”的传统林业经营方式。
  激活“绿色不动产”,更要探索“不砍树也致富”的新路径,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换的通道。
  去年,永泰县国有林业开发公司以赎买林地入股,与福州市绿色金融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联合成立绿金(永泰)乡村产业发展投资有限公司。按计划,双方将共同开发林下种养、森林旅游、林业碳汇等项目,为赎买注入造血功能。
  永安市西洋镇则利用赎买资金,赋能乡村振兴。西洋镇很多农户从事笋竹生产,但由于交通不便,运输成本居高不下。吉岭村村委会副主任李新凤说,2016年,村里计划新修一条3.3公里的水泥路,但资金缺口40多万元,而“村集体收入几乎为零”。赎买,解了燃眉之急。通过赎买,村里的140亩人工商品林卖了40多万元。很快,全新的村道便修了起来,笋竹的运输成本一下降了一半多。
  据了解,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通过赎买、租赁、置换等改革后,最终将逐步调整为生态公益林。“我们建立了生态公益林储备库,并将按生态公益林布局优化调整、建设项目使用生态公益林地‘占一补一’等政策规定,及时调整为生态公益林,力争实现重点生态区位生态公益林集中连片。”省林业局有关负责人说。
关于网站  |  触屏版  |  网页版
首页 刷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