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APP下载
滁河两岸苗木缘
发布时间:2020-09-16 23:36  更新时间:2020-09-16 23:36  点击:788  来源:滁州日报
 每天一大早,家住南谯区乌衣镇黄圩村的樊子会和老伴来到自家8亩苗木地里,锄草两个小时,然后收工回家,开启一天的幸福生活:打打牌、下下棋、跳跳广场舞……“种苗木不受季节影响,时间比较自由,锄草、修枝还能锻炼身体,一年10万元左右的收入,这样的日子美得很哦!”72岁的樊子会说起种苗木致富的经历,满脸的幸福感。

乌衣镇与南京市浦口区汤泉镇隔滁河相望,两地群众交往由来已久。受汤泉街道发展苗木产业的影响,乌衣人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学着种植苗木,伴随着城镇化发展,越来越多的乌衣人靠苗木发家致富了,两地群众携手奔小康的精彩故事演绎至今。

“多亏了我的姑丈,要不是他劝我,靠十几亩传统的水稻、小麦,哪有现在的好日子!”樊子会告诉记者,1998年之前,他家一直靠种地维持生计,日子过得紧巴巴。逢年过节,樊子会到汤泉街道走亲戚时,已是苗木大户、住着小洋楼的姑丈总劝他改种苗木。1998年拜年的时候,姑丈正在起苗,樊子会和老伴决定买点苗子回去,在收成不好的油菜田、房前屋后的菜园里种一两亩试试。他俩掏出身上仅有的120元钱,按2毛钱一棵的价格,买了600棵雪松幼苗。对这批小苗,樊子会像自己孩子一样看待,整天泡在苗地里,施肥、治病、修枝、打杈……两年后,苗子长到1米多高,4元多一棵。樊子会一盘算,两年时间,增值20倍。就是靠着这最初的雪松苗卖树养树、滚动发展,到2010年前后,樊子会家除了留两亩口粮田外,其余16亩田全部栽种各种苗木,日子一天天富足起来。

与樊子会同为本家兄弟的59岁的樊子木,说起自己转行栽种苗木的经历,却是另一段故事。上世纪80年代,汤泉街道一位叫陈家发的农民,买了一台拖拉机,每逢午秋两季农忙时,便来到黄圩村给各家各户打场。其间,陈家发就住在樊子木家,两人处得像亲兄弟一样。1996年,陈家发看到樊子木家十多年无变化,生活比较贫困,就提议合作栽树。两人一拍即合,樊子木想方设法捡了一些抛荒地,同时用自家比较肥沃的水田与其他农户低效益的山田置换,一次性拿出约7亩地块与陈家发合作种植雪松、蜀桧等苗木。

陈家发出钱出苗,樊子木出地出管理,效益均分。在陈家发手把手指导下,樊子木完整地学会了种植、苗木管理技术。5年后,两人各获得10多万元收入,这让樊子木信心大增。此后,他逐步扩大到20亩的规模。年份好,苗木价格高的时候,可以有20万的年收入。

樊子会、樊子木等敢于“吃螃蟹”的人,起到极佳的示范作用,村民纷纷将效益低的山田转栽效益高的雪松、广玉兰、蜀桧、朴树、红叶石楠等苗木。经过近20年发展,黄圩村800多户村民几乎家家户户都种有苗木,面积达3000多亩,并形成了栽树、挖树、吊树、修剪、卖树一条龙产业链。

今年年逾五十的张如奇是黄圩村最早的苗木种植户之一,一手创办了黄圩园林苗圃,高峰年收入超百万元。为保障货源供应,张如奇将黄圩村大大小小的种植户“团结”起来,组团向外界供货。“客户要什么货,我在群里说一声就有人把树苗的图片、视频发来,点一点,一笔生意就谈成了。”张如奇带着大伙将苗木生意从线下搬到了线上。现在,他的两个儿子在汤泉街道成立了苗木销售公司,父子两代完成了从种植户到经营者的转变。

在苗木发展过程中,黄圩村逐渐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栽树、挖树、短途运输、找车、装树……一棵小树苗从落地生根到“走”出黄圩,每一个环节在村里都可以找到对应的“执行团队”,每一个工种都明码标价。“标价越来越细化,比如修苗一天100来块钱,挖树的价格根据大小变化。”张如奇说。据统计,黄圩村苗木产业共带动就业1500人左右,人均年劳务收入达4万元。2000年,黄圩村农民人均年收入仅有400元,2019年达到1.5万元。

为引导苗木产业良性发展,黄圩村2008年成立了苗木花卉专业合作社,此后又新建了苗木花卉装车货场。“苗木产业已成为黄圩村的特色产业之一,未来将进一步发挥合作社的示范带动作用,不断更新苗木品种,生产出市场行情看好的新品种,进一步提高村民收入。”黄圩村党总支书记李克来对记者说

关于网站  |  触屏版  |  网页版
首页 刷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