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APP下载
安徽:保护好山好水 提升生态“颜值”
发布时间:2020-09-17 23:32  更新时间:2020-09-17 23:33  点击:697  来源:安徽日报
  “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不是矛盾对立的关系,而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把生态保护好,把生态优势发挥出来,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时强调。

  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我省坚定不移践行“两山”理念,把保护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突出位置,纵深推进“三大一强”专项攻坚行动,继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加快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奋力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整改环境“顽疾” 护一江碧水东流

  江水浩荡奔流,岸线绿意葱茏。马鞍山薛家洼生态园地处长江岸边,过去长期乱搭乱建、污水横流,经过整治,如今已成为百姓亲江亲水亲绿的美丽岸线。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薛家洼生态园,实地察看长江水势和岸线生态环境。他强调,要增强爱护长江、保护长江的意识,实现“人民保护长江、长江造福人民”的良性循环,早日重现“一江碧水向东流”的胜景。

  长江在江淮大地蜿蜒416公里,素有“八百里皖江”之称。省委、省政府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把保护修复长江生态摆在突出位置,全面打造水清岸绿产业优美丽长江(安徽)经济带。

  提升生态“颜值”,整改突出环境问题势在必行。去年4月以来,我省强力推进“长江安徽段生态环境大保护大治理大修复、强化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落实”专项攻坚行动,聚力突出环境问题整改、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城镇污水处理等重点任务,全面提升长江生态功能。

  沿江各市把突出环境问题整改作为重中之重来抓,采取超常规举措、超常规力度进行攻坚,尤其注重项目方式推动,实施进园区、纳统管、关污源、生态修复等一大批项目,确保问题真改真见效。

  从长江流域推开到全省,我省对各类关联性问题及风险隐患进行大起底,挂图作战、对账销号。截至目前,梳理出的1747个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已完成整改的有1386个,占比79.3%。

  长江“十年禁渔”是扭转长江生态环境恶化趋势的关键之举。6月下旬以来,我省多次召开会议部署长江安徽段禁捕退捕。沿江各地强力推进,截至8月底,我省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建档立卡持证捕捞渔船已全部退出,12284本捕捞证全部注销,注销率100%。

  保护生态,生态也会回馈。2019年,我省长江流域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85%,同比提高8.3个百分点,为国家考核以来最好水平。今年前7个月,我省长江流域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同比提高1.6个百分点,劣Ⅴ类断面全部消除。

  “我们要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统筹做好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以水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以排污口管控为突破口,推动污染治理,注重生态修复,护一江碧水东流。”省生态环境厅水生态环境处处长许建表示。

  “作为‘长江卫士’,我们将和相关部门一道,落实好长江‘十年禁渔’计划,把港口岸线整治成果巩固好。”铜陵市水上交通综合执法大队大队长丁琪斌表示。

 污染防治攻坚 让天更蓝水更清

  “烟尘监测值0.170mg/m3,二氧化硫监测值0.410mg/m3,氮氧化物监测值41.870mg/m3。”9月7日,天瑞集团萧县水泥有限公司大门口,一块大屏幕实时显示着窑尾排口的实时排放数据。经过提标改造,该公司污染排放浓度大幅下降,实现超低排放。如同该公司,随着强制性地方标准——《安徽省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实施,全省水泥企业全面实施超低排放改造。据估算,今年秋冬季水泥行业氮氧化物将同比减排约60%。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污染防治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攻坚战之一,是群众的热切期盼。

  打赢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精准、科学、依法是“要诀”。

  精准治污,让生态环境治理精细化,我省深入分析全省PM2.5和优良天数比例与目标差距,将目标分解至控制单元,分别实施“一季一策”“一企一策”“一区一策”“一城一策”;紧盯重点流域国考断面水质变化,对少数不达标断面成因逐个分析,根据改善难易,合理制定达标期限,确保全省水环境质量稳定趋好;建立疑似污染地块和污染地块清单,推进土壤环境“由点到面”管控等。

  科学治污,我省打造生态环境监管智慧化平台,实施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安装、联网、运维监管“三个全覆盖,加强重污染天气、巢湖综合治理等领域科技攻关等;依法治污,我省推深做实河(湖)长、林长制、生态补偿机制,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责追究”,依法查处超标排放企业等。

  一组跃动的数据,直观展现环境质量改善。2019年,全省PM2.5平均浓度为46微克/立方米,16市重污染天数同比减少50%。今年前7个月,全省PM2.5平均浓度3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2.4%,比全国平均降幅高11.6个百分点,降幅居全国第三位。全省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83.9%,同比提高12.8个百分点,增幅居全国第五位。全省地表水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80.2%,同比提高5.7个百分点。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也是完成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任务的“交账”之年。省生态环境厅厅长贺泽群表示,将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确保江淮大地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

携手共保联治 打造美丽长三角

  高质量一体化的长三角,生态绿色成为主基调。

  习近平总书记在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强调,长三角地区是长江经济带的龙头,不仅要在经济发展上走在前列,也要在生态保护和建设上带好头。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具有极大的区域带动和示范作用,在生态环境领域带好头是题中应有之义。”合肥工业大学文法学院教授任雪萍表示,长三角地区在生态保护上实行共保联治策略,有助于实现生态保护系统效应。

  近年来,三省一市携手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一体化,实行共保联治,建立长三角区域大气与水污染防治领导小组工作机制,在改善区域环境、建设生态屏障等方面进一步强化协同性,共同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秋冬季是重污染天气易发多发的季节。长三角地区连续多年开展秋冬季大气污染治理攻坚行动,我省重点实施柴油货车污染治理、工业炉窑综合整治、挥发性有机物专项治理等重大专项行动。2019年至2020年秋冬季期间,全省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16.4%,各地累计重污染天数同比减少68天,圆满完成长三角大气污染治理攻坚任务。

  一江碧水出新安,百转千回下钱塘。发源于休宁六股尖的新安江,是长三角重要的战略水源地和绿色生态屏障。皖浙两省在新安江流域实施全国首个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形成“新安江模式”。新安江上游水质为优,连年达到补偿标准。目前,新安江生态补偿工作正处于第三轮合作。安徽推出排污权管理、开发区发展等十大工程,支撑“新安江模式”长效版。当前,我省正把新一轮改革试点完善升级为新安江—千岛湖生态补偿试验区建设,努力把新安江流域打造成生态环境共保联治新样板、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新典范等。

  贺泽群表示,将围绕长江大保护、大气污染防治等,与长三角其他省市一道,加强信息共享、联防联控,通过共保联治,形成生态环境多赢局面,夯实绿色发展基础,共建共享绿色美丽长三角。

关于网站  |  触屏版  |  网页版
首页 刷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