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APP下载
苗木基地里的“致富经”
发布时间:2021-01-29 00:13  更新时间:2021-01-29 00:13  点击:526

消费日报网讯  天蒙蒙亮,张凤英起床打扫家里卫生,做好饭之后叫醒家人,自己也细细咀嚼着。吃完饭后,她将碗筷洗刷干净,张凤英拿着水杯出门上班去了。

不一样的张凤英

她上班的地方离家只有几百米远,每日她都步行来到上班的地方,她跟负责签到打卡的文员小刘打了声招呼,随后跟附近村庄在一起工作的工友聊了聊家常。在大家印象里,以前的张凤英在别人面前总感觉自己低人一等,话也不多,不好意思看着大家,眉头总是紧锁着,装满了心事。现在的她自信多了,每天很开心地和大家聊着天,相互问候。原来紧锁的眉头不在了,现在是上扬的。由于身体原因,她不能聊太久,要不然一口气堵在胃边上难受。

埋藏心中的愿望

2018年,张凤英因胃癌来到了南京治疗。手术之后回到家中,每日还需要用药物维持着。对于原本没有多少收入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她对自己很懊恼,自己的儿子都28岁了,虽然做了医生,但是因为现有的家庭情况还未结婚,张凤英在居家自悔中调养术后的身体,日常打扫着卫生,看着丈夫和儿子进进出出的身影。看着桌上从南京寄回来的药,她心里想着如何能多做一点事,分担家里的压力,想让自己的儿子早一点结婚。

送上门来的希望

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亦解晴。“有一天村领导带着碧桂园的领导到我家里,问我有没有意向去苗木基地上班,当时我都不知道有个苗木基地,说我们贫困户去工作优先”,张凤英回忆起那天碧桂园上门招工的场景,“我那段时间恢复的很好,但是不能过度劳累,想不到这里是工时制的,还在家门口,我就立马答应去了。”

碧桂园在埠头乡龙砂村乌龙一组建起了苗木花卉基地,解决了周边村庄91人家门口就业问题,91人之中贫困户有30人,张凤英就是这30人中的一位。

在家门口务工的人

碧桂园苗木基地于2018年6月在埠头乡龙砂村乌龙一组正式签约落地,占地116.4亩,种植苗木近128万株,包括香樟朴树榉树栾树红叶石楠金森女贞等40种品种,基地规划打造集苗木花卉生产、培训、销售于一体综合苗木园。张凤英回忆起在基地上班的第一天,很拘束,怕自己做不好。“碧桂园的领导对我很好,组织我们一群人在培训,让我有困难就说出来,经常鼓励我,让我对日子有了新的盼头,真的很感谢他们。”现在,苗木基地成了当地的固定产业,不仅解决了周边人员就业问题,更是以基地为依托探索推进了党建扶贫扶志、产业扶贫扶富、教育扶贫扶智、就业扶贫扶技及其他创新举措在内的“4+X”扶贫模式,助力兴国打赢了这场脱贫攻坚战,越来越多的外出务工人员渐渐回到了自己的家乡。

▲碧桂园苗木基地

充满希望的每一天

在家做完家务之后的第一件事,张凤英就是来到苗木基地干活。作为苗木基地的元老,张凤英手脚麻利、做事勤劳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原来一张忧愁而又黝黑的脸上现如今写满了笑容。“在这里工作是按工时计算工资的,每天我们都有专人会给来这里工作的人登记,工资条也会发给他们先进行核对,我都学会了写自己的名字了,而且这里老板人很好,有事都会给我请假,家里和这里的事情都可以兼顾。”张凤英开心地说道,一辆大卡车开进来了,要开始将苗木装车了,张凤英跟打了下招呼后立马投入工作之中。以前的她想过就此了却遗生不拖累家人,现在的她能为家里承担更多了,家里的收入比起以前来说大有涨幅,生活的幸福让她早早断了这个轻生的念头。2019年儿子结婚了,儿媳妇是位老师,现在的她每天回去看着熟睡的孙子,她的心里多了许多盼头。

▲绽放笑容的张凤英

会有更好的未来

碧桂园集团创始人杨国强说:“得益于改革开放带来的社会发展,使碧桂园有机会做更多的事帮更多的人。我们伟大的党提出2020年全面脱贫,这是一件伟大的事情,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史都没有的,对于全国贫困人口而言是极大的幸事。我们有能力有条件就会多做一点,我们听党和政府的,努力地参与到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事业中去,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尽我们应尽的责任!”

碧桂园在兴国县埠头乡龙砂村建立的苗木产业基地每年上交村集体经济收益5万元,通过村就业务工、土地流转等方式与226户农户建立利益联结,其中贫困户53户。截至2020年12月31日发放工资133万余元,其中增收最高者收入达6.84万元,收入达1万元以上者34人。碧桂园结合自身产业优势,激活了该地内生动力,利用集团全国分布的区位优势,将基地生产的苗木销往江西省、福建省、湖南省等地的碧桂园楼盘。自2018年9月,基地迎来首批订单,现今已完成出货320批次,累计销售苗木1077万元,库存苗木产值达500万元以上。现在的苗木基地在逐渐地做大做强,形成该地强大产业链。从根本上解决了村民就业、乡村产业发展等问题。

▲碧桂园苗木基地

以碧桂园苗木花卉基地为起点,碧桂园在两年来的扶贫路中,进一步立足兴国县贫困实际,挖掘各个乡镇特色发展资源,在兴国县成功落地博瑞恩智能建造产业基地、兴国灰鹅产业、竹狸特色产业、水稻种植基地等产业项目。让产业在这里可持续可造血可复制,让村里收益,捐交由村民自主打理,做到了让产业扎根在乡里。

关于网站  |  触屏版  |  网页版
首页 刷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