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间,密云5家铁矿全部退出生产
密云城区往东,十余公里距离,就到了首云矿业矿区。经过长期开采,这里产出了3000余万吨铁矿石,但同时也留下了一座巨大的露天矿坑。首云矿业总经理周庆忠介绍,这家铁矿始建于1959年,前期为露天开采,2012年开始井下开采。作为北京市最大的铁矿开采企业之一,首云矿业2020年共生产铁精粉62.7万吨。
近年来的勘探查明,北京超九成的铁矿总储量都集中在密云区,储量高达9.5亿吨。密云区国资委副主任姚建国介绍,经过多年整合治理,密云共有5家铁矿企业,自2005年以来,累计上缴税金近50亿元。
然而,密云是首都重要的生态涵养区。为了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密云区决定关停相关矿山企业——2018年3月,位于密云水库上游的北京云冶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正式关闭,随后,放马峪铁矿、建昌矿业相继关停。
剩余两家铁矿要不要关停?这也是最让人纠结的。两家铁矿位于密云水库下游,并非水源保护区。同时,环保监测显示,这两家企业工业废水全部循环使用,各生产环节均采取封闭处理防止扬尘污染,尾矿库及排洪系统运行正常。
但另一方面,密云区生态环境局副局长齐力也表示,挖矿毕竟会对当地生态环境产生影响,如果将这两家企业关停,无疑会实现当地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提升。最终,北京市、密云区决定,对非水源保护区的两家矿山企业也一并实施关停退出,实现北京全面退出采矿行业。
部分治理项目,被纳入新一轮百万亩造林
“矿区废弃地主要包括开采坑、排土场、尾矿库三种类型,普遍存在地形破碎、土壤贫瘠,缺少植物生长的情况。为了创造植物生长的有利条件,必须进行地形整理、土壤改良作业,提供植物生长的适宜土壤基质条件。”密云冶金矿山公司事业发展部部长、原建昌矿业总工程师徐兴华告诉记者,早在关停之前,建昌矿业就有计划有步骤、分期分批实施土地复垦、生态修复治理工程,2010年—2020年累计投入资金2100多万元,实施了芦头矿区、头道岭矿区、桑园矿区和尾矿库治理等一系列项目。
在经过治理的芦头矿区,一排排、一行行枣树矗立在山坡上。很难想象,这里以前是矿区的排土场。“所谓排土场,其实就是堆放废石的地方,地表几乎全部由废石构成,土壤贫瘠,保水保肥力差。”徐兴华说。
而在云冶矿业矿区白枣峪尾矿库,记者看到,昔日裸露堆积的尾矿砂滩面已经按照设计完成覆土。密云冶金矿山公司主管负责人田继军介绍,尾矿库滩面平均覆土0.8米,377亩新增耕地共计覆土量达到20万立方米。通过对尾矿库滩面的土地复垦,不仅防治了风沙,还增加了耕种作业的土地。
密云区规自分局副局长王国辅介绍,5个关停矿山安全治理和生态恢复项目已全面启动,2020年完成土地复垦项目9个、新增耕地面积约1170亩,完成安全治理土地面积600余亩。接下来,有12个安全治理和生态修复项目将开展,修复治理范围面积约5500亩。
根据关停矿山不同情况,明确不同转型方向
“1万多亩国有工矿用地、10余万平方米的工业厂房、大量可以综合处理利用的尾矿废石,这些都将成为密云矿山关停后实施绿色转型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有效发展空间。”姚建国表示。
初步统计,这几家关停矿山光是尾矿废石就有8000万吨,经过加工后可成为优质的砂石骨料。砂石骨料是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原材料,据介绍,仅北京每年需求量就达1亿吨。
2020年3月,按照“循环利用、变废为宝”的思路,北京首个建筑砂石绿色基地在威克公司矿区挂牌成立。“经过机器粉碎处理后的砂石大小颗粒均匀,抗压、渗透性也较好。”该绿色基地技术组组长何平说,为了避免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粉尘,基地采用了除尘工艺,在运输方面也投入了45辆纯电动重卡实现砂石绿色运输。2020年,威克公司共生产砂石骨料247万吨、销售160万吨,实现销售收入6377万元。
“我们还根据关停矿山的不同情况,明确了不同转型方向。”姚建国介绍,对密云水库上游的云冶矿业、放马峪铁矿、建昌矿业3家关停矿山,提出的要求是全面做好生态修复和土地复耕复垦;对不在水源保护区范围的“首云+威克”矿区,将充分利用其良好的条件和区位交通优势,在6平方公里的矿区范围内打造高端文旅综合体产业集群。
“目前总体方向已经确定,就是引进符合首都城市功能定位和密云绿色发展要求的高端文旅综合体项目、高水平体育运动产业项目。”密云区委常委、宣传部长葛俊凯说。(记者 贺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