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APP下载
新会建成新会柑无病苗木繁育基地
发布时间:2021-05-10 22:42  更新时间:2021-05-10 22:43  点击:910
 在新会会城石涧的新会柑无病苗木繁育基地,9个大棚里的新会柑无病苗通过喷淋装置,嫩绿的春芽已经萌发,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经过4年多的建设,新会柑无病苗木繁育基地已建成,目前培育出10万株茶枝柑无病苗,新会柑(陈皮)产业终于有了自己保护与储存的基因库。

集苗木繁育、科研、示范、技术推广为一体

新会是“中国陈皮之乡”,新会柑种植历史悠久,新会柑、新会陈皮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新会种(种源),新会种(种植),新会藏(陈化)”,这是新会陈皮行业的共识。新会柑从分布于新会山脉河谷地带野生种群驯化而来。现今大面积种植的大种油身品系,则是上世纪60年代复壮繁育后的良种。数十年间,良种无病苗木繁育从未中断,使新会柑种质资源得到保护。2020年7月1日起施行的《江门市新会陈皮保护条例》明确规定,依法对新会柑天然种质资源进行保护,符合条件的柑树将纳入古树名木保护目录,建档挂牌。

2016年,为加快新会陈皮产业的发展,新会区政府批准新会林业科学研究所负责在会城石涧建立了集苗木繁育、科研、示范、技术推广为一体的新会柑种质资源中心和无病苗木繁育基地,面积150亩。基地周边生态条件和自然隔离条件较好,适宜茶枝柑苗木生长。种质资源中心和无病苗木繁育基地得到了新会陈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和《岭南中药材保护专项——江门市新会区2017年广东省岭南中药材保护项目》的支持,前期投资600多万元。新会柑无病苗木繁育基地以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为主要技术支撑单位,按照柑桔无病苗圃建设标准的总体要求,建成了9个面积约1.3万平方米的高标准钢架防虫大棚,每年可培育茶枝柑无病容器苗50万株以上。

区林科所技术人员介绍,防虫网棚能有效防止柑橘黄龙病主要虫媒柑橘木虱等病虫的入侵,配套的自动喷淋系统保证了科学肥水管理。基地按功能分类,设有脱毒原种保存库、种质资源保存圃、无病采穗圃、砧木播种圃、无病苗繁育圃,并建立了完善的分类标志和数据库档案。同时建立了新会柑核心种植示范区30多亩,新会柑网式栽培示范区3600多平方米,全部配套水肥一体化、智能监控系统等现代化数字农业设施,为新会区逐步实现茶枝柑绿色高效栽培提供基础。

尽可能保留新会柑种质的多样性

新会柑桔栽培历史悠久,是中国柑桔老产区之一。新会陈皮有近千年历史传承,是不可多得的药食同源、食养俱佳的著名地方特产,是中国地理标志产品,是广东省岭南中药材立法保护品种和广东十大传统道地中药材之一。上世纪90年代的黄龙病对新会柑的打击是毁灭性的,所以对于新会柑的种质资源保护重之又重。

据介绍,基地现阶段重要任务是尽可能保留新会柑种质的多样性,搜集各乡镇的优良品种(苗木基因),尽量繁殖优良品种的无病苗木,以供新会的农户种植需要。目前已对会城、大泽、司前、罗坑、双水、崖门、沙堆、古井、三江共9个镇(街)的茶枝柑品系和特色单株进行了现场标定、园艺性状调查、黄龙病检测等工作。

4年来,科技人员已收集了大种油身、细种油身、大蒂、高笃和短枝密叶5个品系共99份茶枝柑优良株系,对可能带病的种质资源应用热处理+茎尖嫁接技术进行脱毒处理,并保存于茶枝柑种质资源保存库,还通过植物学特征和生物学特性的观察及评价,分单株建立档案管理。

基地还担当交流合作的场地,与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中山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的教学实习基地,进行学术交流,2020年接待学习交流调研的省市单位团体60多个。

下一步,将推进种质资源保护的工作,选取更加优质的单株,繁育更多的无病茶枝柑苗,推动新会柑的健康发展。

【来源:江门市新会区人民政府】

关于网站  |  触屏版  |  网页版
首页 刷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