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为更高质量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贯彻落实,新华日报·交汇点新闻开设“村书记话乡村振兴”栏目,邀请各方力量畅谈未来乡村振兴干什么、怎么干,敬请关注。
位于句容市茅山风景区西南部的唐陵村,环境优美、交通便利,有着江南“绿色银行”、“森林村庄”等美誉。
站在这里,你很难想象十几年前这还是一个“穷出名”的贫困村——全村3418人,人均纯收入不足3000元,村级集体经济负债100多万元。
看到家乡发展不顺,刘树安坐不住了。那一年,坐拥千万资产企业的刘树安放弃了在南京的百万年薪工作,在镇党委的殷切期望下返乡任职担任村书记。“当时家里子女都反对我这么做,觉得全家辛辛苦苦奋斗了十几年,好不容易在大城市站稳脚过上了富裕的生活,怎么突然要辞职。”
刘树安告诉记者,虽然子女并不理解自己的做法,但爱人却跟他有着同样家乡情结,想要回去为家乡做点事情。“乡村要振兴,需要有人去做实事,我们的家乡我们自己更要一马当先。”如今,已经是他干村书记的第15个年头了。
刘树安没有辜负大家的信任,上任以后,他积极进行改革创新,在抓好村“两委”班子建设的同时,不断探索适合家乡发展的产业类型。
经过考察,他敏锐地发现苗木产业具有很好的商业前景,加上村里得天独厚的丘陵岗坡地资源优势,很适合发展苗木产业。经过再三斟酌考察,刘树安觉得“这事可行,干!”
随后,唐陵村便将“种植苗木”作为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刘树安动员村里家家户户种植花卉苗木,发展“绿色”生意。在天王镇苗木产业大发展中,唐陵村党委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率先走上了苗木市场化发展道路。
在他的带领下,村里大力发展苗木产业,打造唐陵木易园,形成了以苗木种植销售为主及苗木经纪人、住宿餐饮等为辅的产业链,在木易园的特色产业上为村民搭建了致富平台,带动全村农民致富。经过数年的发展,一跃成为了句容全市最富裕的行政村之一。
2020年底,全村储蓄苗木近万亩,是名副其实的“森林村庄”,苗木及相关产业销售53亿元,吸引2家上市公司落户,4家银行入驻,集体年收入725万元,人均收入5.5万元。
如今这里已经成为苗木产业聚集地:拥有1个华东森林产品电商城、1个花木交易市场、2个园林上市公司、2个苗木专业合作社、9个经济合作社和200多家苗木注册公司,市场带动周边发展苗木30万亩,从事苗木经营5万余人。
凭借“一根苗木”,唐陵村走上了振兴道路。
“唐陵村的振兴不是一种偶然,更不是一蹴而就。”刘树安解释,如今村里已经形成以党建为引领,推行村社合一管理,村“两委”干部到合作社党组织、理事会任职,合作社成员到村“两委”任职,实行村“两委”和合作社主要领导职务“一肩挑”,定位一个主产业,辐射其他产业的“乡村振兴”之路,才成就了今天的“富美唐陵”。
为呵护“富美唐陵”的这方“青山绿水”,唐陵村总投入资金1.67亿元,对村庄进行全面整治:安装太阳能路灯468盏,整洁渠道3000米,清淤水塘42座......目前,唐陵村各项指标基本达到省级最美乡村示范村的创建标准,学校养老院等公共服务设施一应俱全。
“2021年,唐陵村苗木产业总销售额要达到60亿元,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将达100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将不低于6万元。”谈到未来发展,刘树安满怀信心,“下一步,村党委将带着唐陵人民,搭载上新时代的‘复兴号’再次提速,向着全面建成高水平小康社会奋勇前进!”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李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