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APP下载
如何提高黄土高原区,秋冬季苹果建园成活率
发布时间:2021-10-31 23:28  更新时间:2021-10-31 23:28  点击:771
 黄土高原区冬季寒冷,春季干早,影响苹果新建园成活率。大部分建园者选择秋冬季建园,主要是想利用秋季雨水充沛、地墒好的优势,但有时候秋冬季建园苗木成活率也不尽如人意。结合近几年的建园经验,小编总结了黄土高原产区秋冬季苹果苗木成活率低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办法。

一、苗木成活率低的原因

1.苗木越冬保护不力,受到低温冻害致死。渭北早塬冬季最低温度达-15℃,长期低温造成部分苗木由于栽植较浅,其根系处于冻土层,最终失水干枯;还有些苗木的木质化程度不高,栽植后如果不对苗干进行涂刷保护,也会使苗木上部由于低温影响而发生表皮受冻干枯。小编曾调査过一个2020年秋冬季新建的苹果园。当年冬季最低温度达到-13℃,栽植后园主未对苗干采取任何保护措施,2021年春季检查苗木成活率时发现,一些木质化程度不好的苗木上部受冻干枯,嫁接口处于土壤层的苗干发芽。此种情况占死亡苗木的90%。唯一办法只有将上部干枯的苗干剪掉,促使其从基部未失水部分重新发芽,最终结果必然是园貌不整齐。

2.苗木栽植前后水分供应不及时,导致缺水干枯。在黄土高原区,尤其是早塬地带建园,水是保证苗木成活的关键所在。如果栽植前不对苗木进行泡根处理,栽植后不及时灌定根水,使苗木处于半干渴状态,树体和土壤中的水分不足以维持苗木生命到次年春季,树体内部水分供应不上,必然导致冬季苗木失水干枯死亡。

3.苗木质量差,病害多发,影响成活率。新建园的苗木质量问题近年来特别突出。育苗技术和生产操作不规范,导致苗木出圃时就带有病菌,苗圃地高水肥使苗木本身隐藏的病害未扩散,病菌在苗木上处于潜伏期。一旦出圃栽植,苗木处于水肥半饥饿状态,自身抗病能力下降,导致自身带有的病菌加快扩散。

小编发现此种情况在苗木品种嫁接口部位表现尤为突出,苗木死亡大部分是由于嫁接口处腐烂或干枯,原因是在苗木嫁接时未进行规范化操作,嫁接人员对嫁接工具和接穗未进行消毒处理,导致苗木感染病菌。

二、提高建园成活率的办法

严把苗木质量关。苗木质量是后期开展苹果生产管理的基础和关键,因此新建园在苗木选择上一定要谨慎,选用高质量的苗木会避免后期生产中许多不必要的麻烦。近年来苹果建园大多选用自根砧苗木,自根砧苗木又分为压条自根砧苗木和组培自根砧苗木两类。通过春季调查对比笔者发现,压条自根砧苗木成活率可以达到90%~93%,组培自根砧苗木成活率一般为96%~98%,对比之下,后者显然建园成活率更高。而组培自根砧苗木一般都是正规企业生产的苗木,个人不具备生产组培苗的条件。

如果是规模化建园,建议还是选择大型苗木企业,如华圣、海升、四川易冠林等生产的苗木,切不可为降低建园成本采购质量无保证的个体户苗木,导致建园后园貌不整齐,生产管理不方便。

2.栽植前后确保苗木水分饱和。栽植前对苗木根系进行浸泡处理,用清水泡根24~48小时,确保苗木根系吸取足够的水分后再栽植。栽植后及时浇水,定根水尤为重要,栽植后苗木根系与土壤并非完全紧密接触,通过浇水可使根系与土壤紧密结合,对根系形成保护作用,同时能及时吸取土壤中的有效水分。般栽植后每亩需要浇水4~-5,一次性浇透浇足,间隔10天左右土壤封冻前再浇1次,然后覆膜保墒,这样才能确保苗木不失水,安全越冬。

近年来推广的自根砧苗木栽植较浅(栽植深度30cm左右),而旱塬地带冻土层深度一般为30-50cm,这样容易将新栽苗木置于冻土层中,影响栽植成活率。因此自根砧苗栽植后一定要覆膜,既能保墒,还能提高地温保护根系,从而极显著地提高苗木成活率。

3.加强新栽苗木的越冬保护。秋冬季苗木栽植后,一定要把安全越冬问题作为建园后的重点来抓,特别是海拔1100m以上地区尤为重要。

4.建议早塬地带改秋冬季建园为春季建园。旱塬地带之所以春季建园成活率低,是因为早塬区气候相对冷凉,春季土壤解冻晚,而一些地处平原的苗木主产区春季气温回升早,苗木蓢动发芽早,购买这样的苗木往往会错过最佳栽植期。

近年来,一些专业育苗企业会在苗木萌发前采用冷库0~5℃恒温储存措施,使苗木一直处于休眠状态,这样就大大延长了春季苗木供应时间,因此旱塬地带建园时间可以延长到5月份。春季建园不受苗木安全越冬问题影响,将会极大地提高成活率。

关于网站  |  触屏版  |  网页版
首页 刷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