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APP下载
中国农科院北方草甸草原生态修复等新技术获得突破
发布时间:2021-11-03 22:05  更新时间:2021-11-03 22:05  点击:609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牵头的“北方草甸退化草地治理技术与示范”项目成果——“北方草甸草原生态修复与智慧管理技术”亮相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该成果系统介绍了天然割草场植被土壤定向修复技术、退耕地修复与快速重建技术和智慧生态牧场技术。该项目的实施,对服务未来我国草原生态治理和修复后草原智慧管理实践具有重要意义和重要的研究价值。

中国农科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相关负责人闫瑞瑞介绍,该成果突破了草原生态修复与高效利用中存在的生态-生产难以兼容的技术瓶颈,首创了天然割草场土壤定向修复技术和数字牧场技术,构建了草甸草原系统性修复和智慧生态牧场技术体系,为区域草原畜牧业与草原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牧民收入的稳定持续增长提供技术支撑,为传统草原畜牧业现代化转型提供强劲动力。

据了解,我国北方草甸和草甸草原是北方牧区生产力最高、多样性最丰富的草场,家畜承载力相当于其他温带草原类型的总和,其生态生产价值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气候变化等因素导致草地生产力和承载力下降、生物多样性丧失,制约了草地生态功能正常发挥,影响了草原生产发展和牧民生活。

该项目重点针对我国北方草甸和草甸草原生态系统退化机理、恢复机制及有效治理技术缺乏等问题,着重开展了草地退化恢复机理、退耕地快速重建、生态修复与智慧牧场管理技术以及生态产业技术创新应用等研究,进一步将退化生态系统治理修复和智慧合理利用有机结合,支撑人与生态系统的共生、共荣和持续发展。该项目成果在呼伦贝尔、科尔沁等北方草甸及草甸草原地区开展大面积技术应用示范,使天然草原产草量增加2.5-3倍,优良牧草比例提高5-10倍,效果可保持5-7年。退耕地栽培草地平均产量提高20%以上,经济效益提高15%以上。智慧生态牧场技术的实施,大幅提升牧场信息化管理水平,提高牧草利用效率25%以上,增加草畜生产效益15%-20%,为牧民草畜精准生产管理提供决策参考。

关于网站  |  触屏版  |  网页版
首页 刷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