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APP下载
新时代雨花农民李德桂:30年种苗木“种”出3项专利
发布时间:2022-06-11 00:58  更新时间:2022-06-11 00:58  点击:573
重专利,拿专利,长沙市雨花区农民李德桂今年拿了3项专利。 红网时刻新闻 记者 胡芳 长沙报道 芒种时节,长沙市雨花区跳马镇的“土专家”李德桂又忙活起来了。 “紫薇苗子长到5公分,就要第一次间苗,长到10公分,开始第二次间苗”……6月10日,李德桂高兴地告诉记者,他的这种提根培育方法已于5月17日拿到了国家发明专利。 把苗木强大的根系养在地面之上,每一盆就都成了“艺术品”,这就是李德桂口中的“提根”。 跳马镇是“花木之乡”。今年59岁的李德桂种了30年苗木,是远近闻名的提根高手,尝试了提根工艺20多年。今年以来,李德桂拿到了3项专利。 李德桂并不想躺在专利权上收取专利费,而是计划把技术免费向苗木从业者传授。“只要有人愿意来学,我愿意倾囊相授。希望咱们农民少走弯路,日子越过越好!” 提根:方法和装置都不简单 “传统的提根,是把一棵苗木移植到盆里,再逐年翻盆、换土、换盆,不仅时间长,而且成本高……”李德桂指着院里的一棵培育了20年的紫薇说。记者看到,提根了的紫薇大概1.5米高,上部根系粗壮,下部须根茂密。 图片 李德桂培育20年的紫薇提根。 如今,李德桂则是直接在盆里撒种子,200株苗的根同时向下生长,互相交错,最后连结成一株成型的提根紫薇,就像是一株巨大古树的主杆一样结实。“只需3-5年就能长两米高。相比移植的树苗,直接撒种子的根系更发达,而且不会有须根乱长。” 说起提根培育方法,不能不提李德桂另一项专利——提根培育装置。 图片 李德桂研究的提根培育装置。 “培育装置材料的选择有讲究,既要能吸收阳光让根系生长,又要确保高温下不过于吸热导致‘烧根’。”李德桂说,此前,他尝试过不下于百次,如用塑料桶、木桶固定,或者用波纹管做绑扎,但效果都不好。一直到去年,他才找到用彩钢材质箍成桶状装置的方法。 施肥:有机更“养土”,提速增效降成本 今年2月18日,李德桂获得了“有机肥水一体化灌溉系统”实用新型专利,解决的是苗木施肥这一老大难问题。 此前,村民大多施用复合肥等化学肥料。遇上大雨,肥料流失、农民“钱包受损”;遇上持续性太阳,肥料可能引起“烧根”。大面积的施肥也让村里臭气熏天、苍蝇乱飞、土壤板结。 这显然不利于新农村的发展。李德桂萌生出想要精准施肥的想法,他想通过建封闭发酵池,以实现自主控制肥料的形成和施用。 2021年9月,李德桂拿出79万元,并向上级部门申请32万余元的补助,探索建立有机肥水一体化灌溉系统。李德桂搭建了发酵池。池的上方是禽畜养殖房,禽畜的粪便在池内发酵、溶解、过滤、混匀后,通过管道将形成的有机肥水输送到苗圃。 “从去年到现在,这套系统为我节约了8万元肥料成本和3万元的人工工资,生产出的苗木较往年同期增值150万元。”李德桂笑着说。 重技术、拿专利,“李德桂们”的新追求 重技术、拿专利,是新时代新农民的新追求。李德桂在雨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科的帮助下,历时一年多,捧回了由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3项专利。 申请专利的过程一波三折。李德桂找到了雨花区知识产权科,反映了他的困难与诉求。雨花区知识产权科立刻联系了区里的专门顾问单位——长沙七源专利代理事务所帮助他申请专利。 随后,雨花区知识产权科带领七源专利代理团队,多次前往跳马镇种植基地查看苗木情况,倾听李德桂的思考与实验过程,了解他的技术创新点和种植成果,并与相关技术人员沟通,共同商讨专利申请事宜。 “提根培育方法”发明专利的第一次审查意见下来后,代理师周晓艳和谢恩杰分析,答复的难度较大,通过率不高。他们多番沟通,最终找到了一个非常好的突破口,使得该专利申请最终顺利通过。 雨花区重视并帮助李德桂成功申请专利,能够起到示范作用,让更多的老百姓加入到乡村振兴、知识产权保护的队伍中来。围绕落实“强省会”战略,雨花区以打造绿心地区乡村振兴样板为目标,用更高标准推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关于网站  |  触屏版  |  网页版
首页 刷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