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APP下载
常绿阔叶植物为北京冬季增添更多生机
发布时间:2023-02-13 23:58  更新时间:2023-02-13 23:59  点击:1353  来源:中国花卉报
 在多数人的印象中,北京的冬天应该是草木干枯,万物萧瑟的景象。然而,当你走进某个公园,路过某个街角,偶尔也会惊奇地发现,一片绿色傲然挺立。它既不是人们常见的青松,也不是熟悉的翠柏,而是早应随着凛冽寒风枯萎凋零的阔叶植物,于是有人甚至质疑,“这不会是假的吧?”

  “这是我今天在中国林科院拍的红叶石楠冬态,看看它的叶片,多好啊!”
“国家植物园(北园)办公区的荷花玉兰和石楠,冬季表现也不错。”
“这是在北海公园北岸,阐福寺和小西天之间拍摄的欧亚火棘,冬天的景观效果非常棒。”
“大家的展示仅仅是北京常绿阔叶植物的冰山一角,看到这些,我在想‘优地优用’应该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
……
这几天,北京的天气日益寒冷,而“北京常绿阔叶植物交流”群里却异常火热。常年致力于引进和栽培常绿阔叶植物的专家、学者、业内人士纷纷晒出了北京常绿阔叶植物在冬季的靓照,也为他们多年来在这一领域的辛勤付出,交上了一份令人惊喜的答卷。
在北京常绿阔叶植物研究领域,不得不提北京园林绿化专家许联瑛。
20世纪90年代中期,身为北京原崇文区园林局技术干部的许联瑛注意到,在全球气候变暖、城市热岛效应及城市建设发展的背景下,北京市一些地区率先成功引种了常绿阔叶植物,这对该市的绿化和生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从那时起,许联瑛便开始对北京市常绿阔叶植物的引种和栽培进行研究。重点围绕三个方面:一是收集散见于北京各处的植物资料,二是坚持参加引种实践,三是研究北京引种常绿阔叶植物的历史。
在长期实践和理论研究的过程中,许联瑛建立的气候变化与植物变迁的研究方向,以及利用灾难(全球气候变暖)转化和抑制灾难的观点,得到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20多年的潜心研究和实地调研、收集,北京历史上第一部以常绿阔叶植物为主题的园林植物学专著,同时也是一部具有深度人文情怀和社会责任感的科学著作———《北京常绿阔叶植物》,于2021年2月在科学出版社出版。
书中内容涵盖了北京自然地理环境概述、气候变化与城市园林植物变迁、北京常绿阔叶植物引种历史、北京常绿阔叶植物生长表现与园林应用等,同时收录83种及种下分类单位植物。其中,不少都成为科学发展北京地区常绿阔叶植物的种质资源。我国著名分类学家王文采院士认为,该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前瞻性和现实的应用价值”。
据许联瑛介绍,目前北京市已成功引种的常绿阔叶植物至少有22科36属83种及种下分类单位,其中乔木13种(含小乔木)、灌木45种(含灌木状乔木)、藤本7种、竹类12种、草本6种。
《北京常绿阔叶植物》一书所收集的北京常绿阔叶植物标本,已被国家植物标本馆(PE)永久收藏和公开使用,并列作专项管理。王文采院士认为:“这些标本所具有的重要价值之一,在于它们忠实地记录了北京城市这一历史时期气候及其环境所发生的变化。这样的工作,以前没有人做过。”
许联瑛表示,北京常绿阔叶植物除个别乡土植物以外,主要是引种的外来植物,以“南树北移”为主,也有极少量“北树南移”。
经过系统收集和分类,目前北京市已形成第一批常绿阔叶植物种质资源,同时多家单位开展了以种质资源保护和生产利用为目标的规模生产试验。经过从业者持续多年的努力,为改善北京及其相关城市园林应用树种不多、绿量结构脆弱、冬季绿量不足,提供了新的树种选择。

中国科学院力学所的小叶荷花玉兰

北京通州华源发市场里的大叶黄杨

北京东城区的石楠

北京中山公园种植的南天竹

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院内的银桂

(本文图片来源:刘育俭、马建、郭翎、李永利、许联瑛)
来源:中国花卉报

关于网站  |  触屏版  |  网页版
首页 刷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