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7苗木网2011年4月21日资讯:4月28日,2011年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将正式开园。以此为起点,未来数年内一系列国际性园林展将在国内几个乡村依次亮相,掀起一波又一波“园林展会热”为何此类展会“扎堆”中国?展会们能给行业以及举办乡村带来什么?
因为数量众多,恐怕连很多业内人士对其来由都难搞清楚。今年的西安世园会、2014年的青岛世园会、2016年的唐山世园会与2006年的沈阳世园会相同,由国际园艺生产者协会(AIPH批准举办的A2/B1类国际专业展会。1999年的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和它师出同门”不过属于级别更高的A1类展会,还同时需要国际展览局的认定,原则上每个国家至少10年才干举办一次。另外,2013年辽宁锦州还将举办国际风景师联合会主办的世界园林博览会。面对以上眼花缭乱的国际展会,有些人开始发生疑问:国际”园林展会何时成了中国会”
1999年的昆明世博会将美丽的云南展示在世界面前,昆明国际知名度大幅提高,当地人普遍这样评价那届展会—将昆明的发展速度加快了10年。实际上此类展览最早出现在19世纪初的欧洲,也取得了丰硕效果,包括改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乡村绿地系统、促进乡村新区发展、推进园林行业进步等。
作为专业展览,除了展示园林艺术,世界性的园林展会还应该为园林研究、资料生产、技术研发、施工、花卉苗圃企业等园林相关产业提供产品展示的平台。但是从此前展览的内容看,业内人士普遍反映专业内容所占比例较小,很难体现国际国内本行业的发展状况;展出方式大多是参展乡村把各自的某个著名景点缩小后照搬过来,使园林展办成单纯的微缩景观展览,园林艺术含量也值得商榷。上一届沈阳世园会和西安世园会中,国内外乡村展园也都占据了展出的主要局部。其中西安世园会国际乡村展园28个,内地乡村展园40个。这种展出形式与国内的中国国际园林博览会、中国花卉博览会两大展会大同小异。微缩景观唱“主角”这种形式对市民短时间内有一定吸引力,时间长了只是不同乡村重复建设“世界公园”而已。
费时费力举办规模如此大的展会,经济投入和产出自然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以西安世园会为例,占地面积418公顷,官方公布的总投资金额为20亿元。而据记者了解,很多同类展会的投入不止于此,仅园区征地弥补就是一笔不小的投入。国外此类展会都依照市场规律运作,建造展园的费用一般通过门票和参展厂商的参展费得到弥补;参展商不只要花钱买展位,还要自己出钱建造展园;建造展园的资料很多由展商提供,这大大减少了政府的投入。
国的园林展尽管开始走向市场,但仍有很深的行政色彩,展园越建越大,投资越来越多。由于大多定位于长期的乡村展园,建造本钱较高,给参展乡村带来较大负担,以企业为单位的参展商少之又少。因为大部分展园是永久性的展会过后如何管理经营日益成为一大难题。以较成功的昆明世博会为例,因为距市区较远等原因,园区的人气不时降低,既不是当地市民休闲的首选,也难以吸引外地游客。而作为一个占地218公顷的大型“公园”只要一开门,每天的运营本钱就需20万元。
也有人说,环境的改善至少提升了展园周边的投资竞争力,带动了房地产等产业的发展,算下来还是拉动了乡村GDP指数的但临时算下来,这种几十亿、上百亿的投入,实际上只换取了短时期内的政绩”对于普通市民来讲,往往要面临随之而来的生活居住本钱上升的压力。
直接参与世界园艺博览会申办、举办到后期管理的当事者,云南省园艺博览局原局长、云南省园艺博览集团有限公司原董事长郭方明在接受《新民晚报》采访时说,世博会这些年开始走下坡路,国外申办局面已经比拟冷清。如今面对中国乡村的趋之若鹜,包括园林类展会在内的很多国际展会又享受到大牌的感觉”作为国内主办方之一,中国花卉协会2008年发布了申办世界园艺博览会暂行办法》规定A1类之外的展会原则上间隔3年以上举办。协会相关负责人颇显矛盾地向记者透露到各地的申办热情很高,协会一直在试图控制,希望频率降低。行业需要一定时间的沉淀,才干展示出与之前不同的东西,如此一窝蜂式的举办,也许只会过犹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