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APP下载
北京山区筑起绿色屏障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实施十年
发布时间:2011-08-15 17:42  更新时间:2011-08-15 17:42  点击:1570
   597苗木网2011年8月15日讯: 8月3日,记者从北京市园林绿化局组织的京津风沙源治理成果发布活动中了解到,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实施10年来,全市累计完成造林营林550.8万亩,形成了绵延200多公里的山区绿色生态屏障,有效抑制了北京境内风沙源的形成和外来风沙的入侵。 

作为首都的第一道生态屏障,记者在延庆县四海镇看到,昔日的荒滩沙地早已被葱绿的植被覆盖,一条条绿色走廊萦绕山间,将村庄掩映得若隐若现。据北京市防沙治沙办公室副主任胡俊介绍,这里的自然条件非常恶劣,土层瘠薄,山势陡峻,岩石裸露,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用一传统方法多次造林都难以成功。从2000年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启动以来,延庆县通过爆破造林、保水涵养等超常规手段,硬是在石滩地上建起了6万余亩林地,森林覆盖率达到52%,打造出古崖居、玉渡山、龙庆峡、山戎墓、野山峡等多个风景旅游区。 

据了解,北京市京津风沙源治理范围包括昌平、门头沟、怀柔、平谷、密云和延庆6个区县,面积107万公顷,涉及人口约220万。经过十余年的不懈努力,北京市山区林木绿化率大幅度提高,区域生态环境明显好转,植被覆盖大幅度增加。据监测,目前全市山区林木绿化率达到71.35%,森林覆盖率达到51.75%,分别比2000年增加14%和10%。随着植被覆盖率的提高,京郊山区空气负氧离子浓度较治理前增加了1倍,2010年北京市空气质量二级和好于二级的天数累计达到286天,占78.4%,创十年来最好水平,实现了空气质量连续12年持续改善。 

这道绿色的生态屏障,不仅有效抑制了境内风沙源的形成和外来风沙的入侵,而且还增加了森林碳汇,使物种多样性进一步丰富,多年不见的野生动物和鸟类又回到了山间林地。全市沙化土地面积有效改善和降低,根据2009年北京市第四次土地荒漠化和沙化监测结果显示,北京市沙化土地面积全部为固定沙地,沙化土地从2004年普查结果的中度和轻度沙化全部转化为轻度,沙化程度总体明显降低。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的实施,不仅加快了北京山区产业结构调整,也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北京山区逐渐形成了以特色林果业、绿色种养业和生态休闲旅游业为主的三大主导产业。通过退耕还林、人工造林、小流域治理、生态移民等一系列工程措施,山区环境面貌发生了巨大改变,延庆、平谷、密云、门头沟、怀柔先后被评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山区天更蓝了、水更清了、山更绿了。 

随之而来的以观光采摘、休闲体验为主体的山区生态旅游产业也蓬勃发展起来。据统计,全市京津风沙源工程区生产总值由2000年的207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828亿元,平均每年增长近70亿元。2009年旅游收入突破90亿元,接待游客比2000年增加2000万人次,增幅达63%。工程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971元,比2000年增长了6284元,平均每年增长14.9%。山区农民富裕了,城里人也找到了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关于网站  |  触屏版  |  网页版
首页 刷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