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步行300米就能见到面积不少于400平方米的公园绿地;步行500米有个1000平方米的公园,步行1000米就见到一个城市公园,亚运之后花城之美不但不会褪色,反而城将更美!昨日,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邀请各方专家就《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十二五”发展规划(2011~2015年)》(以下简称“《规划》”)进行研讨。记者获悉,在未来五年,广州全市计划将在“一城二围三纵五横”的总体布局下,通过7大体系,包括“森林围城”工程、“千里绿道”工程、“生态屏障”工程、“生态修复”工程、“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锦上添花”工程、“出门见绿”工程、“立体绿化”工程、“园林精品”工程、“园林文化”工程等数十个大工程在内的系统性工程,将花城装扮得更加美丽。规划至2015年,使我市森林覆盖率达42.00%、全市森林蓄积量达1426万立方米、建成区绿地率达36.00%、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1.50%、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6.50平方米。广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苏泽群出席了研讨会。
近年“热岛效应”逐年下降
“要多用本地树种,多用乡土树种。”昨日,广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苏泽群对“十二五”林业和园林规划提出了建议。苏泽群指出,根据专家给出的数据,目前广州市的热岛效应面积正在下降、正在缩小,园林绿化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苏泽群说,城市绿化量的增加和质的提升,使广州城市生态承载力明显增强,近年来“热岛效应”呈逐年下降趋势,温差大于1.2℃热岛面积已停止扩大,温差大于1.6℃热岛面积呈缩小之势。据最新数据,全市森林生态系统年固定二氧化碳1949.91万吨,占全市年释放二氧化碳总量的35.40%,同时释放氧气1418.12万吨;现有森林年出水量76.38亿吨,占全市年产水量的58.11%,城市森林地区地下径流占城市总径流的49.63%;年净化大气中的二氧化硫10.29万吨,为全市二氧化硫排放总量的60.39%;吸收氟化物3263.86吨;实际滞尘量1.33万吨,为全市工业排放总量的21.99%。
另外, 苏泽群还要求,要增加绿地,增加开花植物的种植,郊外的景观要增加乔木的种植。苏泽群特别要求机场高速必须种有开花植物。苏泽群还要求增加公园建设,增加小区公园的建设和配套设施建设,提高公园的养生效益。
昨日,有关专家指出广州水体绿化还是非常单调,湖岸边、江边没有景色很单调,例如在珠江边,榕树数量比较多,显得太单调。专家建议,水体绿化、湿地绿化可以种植水榕、水蒲桃这些亲水植物。
“还记得我那时拍拖看到,岸边柳树长得很好看,如果广州水岸边种植柳树如何呢?”苏泽群忆起往事,向专家虚心“请教”。专家表示,柳树不是广州乡土树种,而且是温带植物,不适合在广州生长,加上本身病虫害较多,恐怕在广州生长不易成活。对此,苏泽群再建议,请专家考虑建议,对柳树进行改良,试点在南方种植。
数十大工程装扮广州
按照《规划》,广州市将发展城市森林生态体系、林业产业体系、森林生态文化体系、林业支撑服务体系、园林建设工程体系、园林管理体系、园林支撑体系等7大体系,通过数十个大工程把广州装扮得更加美丽、更加妖娆。
在 “十二五”期间,城市森林生态体系主要通过推进“森林围城”、“千里绿道”、“生态屏障”、“生态修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五项工程,完善城市森林生态体系,提升林业对城市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贡献能力。
据悉,“十二五”期间,重点保护建设白云山、帽峰山、凤凰山、火炉山、龙头山、中新知识城、大夫山、香江野生动物园、万亩果园等近郊森林、生态板块;完善环城高速、北二环等道路林带和森林片区建设。同时,广州市将开展包括南部沿海湿地、北部山地和沿江生态屏障建设,构筑多层次、多功能、立体化、网络式的森林生态系统。另外,将对番禺区500公顷丘岗地,采用乡土植物进行改造升级。
将建立“绿色慢行系统”
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园林建设工程体系是“十二五”期间园林发展的核心内容,具体包括“锦上添花”、“出门见绿”、“立体绿化”、“园林精品”、“园林文化”等五大建设工程。
其中最受关注的是,以“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基本目标,建设街头小游园、带状绿地、专类公园、社区公园、城市公园等五个层次的公园绿地。有关负责人表示,各级各类公园绿地与步行道等城市慢行交通系统交织,形成完善、连续的“绿色慢行系统”,使居民和游人能在城市绿地系统中自由畅行。规划至2015年,公园绿地成为市民户外活动的主要场所:步行300米半径内就可以到达一个面积不小于400平方米的公园绿地;步行500米半径内可以到达一个面积不小于1000平方米的公园绿地;步行1000米半径内可以到达一个城市公园。
另外,广州还将加强“立体绿化”建设。据介绍,“十二五”期间,继续结合新建桥梁、建筑墙面、坡面、屋顶、天台、阳台、挡土墙及城市各类构筑物表面,选择攀援植物及其它植物栽植,进一步增加城市绿量,丰富城市园林绿化空间结构层次和立体景观艺术效果,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中科院华南植物园首席研究员邢福武在研讨会上提出了营造地带性人工气候的概念,“广州森林的片林相比发达国家,还是差了一点。” 邢福武说,可以在南沙的城市边缘地带和城乡结合部,营造像德国那样的城市森林。值得关注的是,邢福武提出机动车道中间隔离带可以加强建设。“在南沙有一些中间隔离带非常漂亮,不仅宽度大,而且物种非常多样。”他建议今后机动车道中间隔离带可以建设得宽一些,多种不同的植物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