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APP下载
救活万棵青梅 惠及五千农户 吴晓红为红梅而痴狂
发布时间:2019-04-26 20:12  更新时间:2019-04-26 20:12  点击:1590  来源:浙江在线
 淡淡梅花香自凝,料峭春寒傲风骨。早春时节,蒙蒙细雨间,幽幽梅花坞,那疏影横斜的千亩梅园里,万株梅景煞是好看。进入4月,虽然已过赏梅期,但湖州长兴东方梅园里赏梅的游客依然络绎不绝。都说“青出于蓝”,可在吴晓红的梅花世界里,却是“红出于青”。这其中的故事,还要从吴晓红救下的万棵青梅老树说起。

  变废为宝

  残根老梅开新花

  早在本世纪初,长兴已有“青梅之乡”的美誉,全县青梅种植面积达5万多亩,年产鲜果6000多吨。而在2001年,大丰收的青梅却遭遇市场“滑铁卢”——收购价从每公斤4元一路跌到0.4元。看着市场一年不如一年,许多梅农没了信心,拿起斧头砍掉上百年的梅树当柴烧。烧不完的木柴,便以每百斤三、四元的价格贱卖。

  这一幕幕,吴晓红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他酷爱老树,平日喜欢在全国各地收藏老树。在他看来,这些虬枝屈伸、造型独特的老树无一不是珍宝。于是,他开始挨家挨户做村民的思想工作,希望能留下青梅老林。

  “梅子卖不了钱,留着树做什么?”面对村民的质问,吴晓红茶饭不思,终日琢磨怎么保留老树,让青梅有销路。农民出身的他,要说捣鼓花卉苗木还行,市场营销哪里懂?正当一筹莫展之时,自家梅园里一朵含苞待放的红梅花给了他灵感。

  原来,之前吴晓红在自己的林园里试着用红梅枝条嫁接青梅老树。偏巧,此时这棵树开出了花。寒风中,一粒小小的花苞已露出一点红。他灵光一闪:如果把更多青梅老树进行嫁接,变成红梅林用作园艺,是不是就能诞生一个新的产业?

  说干就干,在尝试大量嫁接老树后,他对这一想法越来越笃定。吴晓红发现,红梅树干生长缓慢,直径都较细,虽然花好看可树干造型不够有力。当它与青梅老树嫁接后,就可弥补这一短板,也能释放“老树配红花”的韵味。

  吴晓红欣喜若狂,可当他把“不卖青梅卖红梅”的点子告诉乡亲们时,大伙儿却不买账,纷纷反问:“青梅都不好卖,靠着几朵花就能赚钱?”

  其实吴晓红心里也没底,可不管怎样,他都想试试。他以一棵树5元钱的价格买下大量原本要被当做柴火的老树。除了收购青梅树,他还把那些种青梅树的1000多亩地也一并流转了过来。为此,他甚至卖了房子来筹钱。

  赴沪办展

  新梅红遍全中国

  卖房买青梅,当时没人看得懂吴晓红这个“操作”。也不管别人怎么说,吴晓红一门心思对青梅进行高位嫁接。第二年春天,他亲手栽培的2000株梅花吐芳争艳。“残桩新梅”变美景,吸引了杭州、上海、江苏等地的花卉经销商前来采购,但吴晓红却并不急于售卖。相反,他又做了一件让梅农看不懂的事——到上海免费开梅花展。

  有一回,中国工程院院士、“梅花泰斗”陈俊愉老先生在和吴晓红交流时,希望他的梅花能在上海“安家”。早在上世纪50年代初,陈俊愉院士就想在上海举办梅花节,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成功。看到吴晓红的红梅,陈老又看到了希望。

  吴晓红对这一建议颇为心动,开始物色适合的公园。他首先将目光对准了上海当时最大的城市公园:浦东新区的世纪公园。吴晓红想着:如果能在这里建一个免费的梅花园,既能满足市民在家门口赏梅的需求,又能提高长兴梅花的知名度,以便打开更广阔的市场。但公园的规划和建设都是按标准严格执行,他的想法被公园负责人婉拒了。

  可吴晓红并不甘心,提出“找一个角落免费搞梅展,先看看效果”。他回绝各地前来买花的客商,留住精品梅花树以便展示,又贴钱将它们运到上海开梅展,免费供游客参观。也许是被吴晓红的诚意和执着打动,公园方面竟同意了他布展。

  于是,2006年初春的上海世纪公园里,来自长兴的梅花开了,“红萼”披翠、“朱砂”起舞、“玉蝶”纷飞……数十万市民争相来公园赏梅。之后两年,吴晓红继续自费把梅花运到公园展出。2009年,他的付出终于有了回报:浦东新区政府和世纪公园决定共同出资,规划一个大型梅园,所需的1万多株梅花,全部向吴晓红采购。

  也是在同期,吴晓红的近万株长兴红梅也“嫁”给了杭城,点缀杭州西溪湿地公园的梅竹山庄、西溪梅墅和梅花河道。随后,北京明长城下的梅花、武汉的东湖梅园,以及南京、苏州、宜兴、无锡、南阳、长沙、奉化等全国20多个城市的公园中,陆续出现了长兴红梅的身影。

  短短几年间,吴晓红将东方梅园基地扩大到了3000多亩,在上海、云南、河南、安徽、江苏等地也分别建立10多个梅园。现如今,梅花已是长兴的“县花”,长兴也变成了中国最大的“梅园”。全县共有1.2万余亩红梅,品种60多个,约200万株,惠及农户5000余户。每年销往全国各地的红梅就达10万株以上,年产值逾两亿元。

  保护古木

  建起五座博物馆

  除了种梅、赏梅,如今吴晓红还在研制梅花香薰、作诗咏词。一本厚厚的《历代名人咏梅诗词五百首》,是他用两年时间,查阅众多资料才整理、汇编的500首咏梅诗词。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在与吴晓红交谈中,这般诗句不时从他口中蹦出来。除了红梅,他谈到最多的便是古木保护。他希望,在湖州等地创建更多的古木博物馆和关于古木的研究体系,成就古木产业,让“枯木逢春”。

  吴晓红年轻时是一名木匠,做木头物件不循常理、大胆创新,年纪轻轻已练就一身好手艺。为了寻找好的原料,平时一空下来,他带个饭团就往山上跑,在山上一待就是一整天。渐渐地,他对各种古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他走遍各地收集各种古木:松花江的浪木、四川盆地的乌木、缅甸的树化玉……多年后,他在长兴等地建起古木博物馆,展示他心中的这些宝贝。

  “这些古木都是自然界的杰作,随时间的推移、环境的破坏,会越来越稀少。”吴晓红认为,把它们聚在一起,不但可以研究每一棵植物的生长和变迁过程,还可以让下一代读懂这些木头身上的历史和故事,从而达到森林科普、森林文化、森林艺术的宣传效果。

  如今,这位年逾七旬的老人一边操劳红梅产业,一边还要往全国各地跑,寻找古木、谋划更多古木博物馆。眼下,面积6000多平方米的古木博物馆已在长兴的太湖龙之梦乐园动工。这是吴晓红建的第5座古木博物馆。

  虽然一把年纪,老吴却依旧饱含着少年般的激情。他的运动显示,在建设古木园、梅花园的工地上,他每天要走上两万步。

  “我吃过苦、受过累,明白努力不一定能成功,但不努力肯定不能成功。”吴晓红这样说,梅花香自苦寒来,这句话他比谁都理解得更深。他更希望这种梅花精神,能触动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关于网站  |  触屏版  |  网页版
首页 刷新 顶部